C++--类中this指针的讲解
一,引言
在C++类中,类的内存存储中为了减少内存的使用,类中的成员函数并不存储在类对象中,当不同的类对象调用相同的成员函数时,成员函数是如何进行区分究竟是哪一个类对象进行调用的呢,C++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入了this指针的概念。
二,底层讲解
每一个成员函数,由编译器自动生成第一个参数,传入类对象的地址,专门负责确定由那个类对象进行调用的成员函数。举个例子:
class date
{
public:void Init(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_year = year;_month = month;_day = day;}
private:int _day;int _month;int _year;
};
int main()
{date s1;date s2;s1.Init(1900, 2, 2);s2.Init(1900, 2, 3);return 0;
}
s1和s2分别进行调用init函数,类中的成员函数是如何知道s1和s2呢。来看一下Init的函数原型:
void Init(Date* const this,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编译器在进行编译的过程中,将s1或者s2的地址传给了this,进而函数找到了对应的类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this是编译器自动生成的,不能在形参或者实参写出来,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例如:
class date
{
public:void Init(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这里面不可以写{// _year = year;this->_month = month;this->_day = day;}
private:int _day;int _month;int _year;
};
int main()
{date s1;date s2;s1.Init(1900, 2, 2);s2.Init(1900, 2, 3);return 0;
}
三,练习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void Print(){cout << "A::Print()" << endl;}private:int _a;};int main(){A* p = nullptr;p->Print();return 0;}
针对上述代码的运行结果是什么呢?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void Print(){cout << "A::Print()" << endl;cout << _a << endl;}private:int _a;};int main(){A* p = nullptr;p->Print();return 0;}
这次运行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第一个程序,当调用成员函数时,需要传入类对象的地址也就是指针,不管这个指针是什么无所谓,只要找到就行了,所以第一个是正常运行。
第二个程序,前面都是一样的,当调用到成员变量是需要对这个指针进行解引用,nullptr不能解引用进而会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