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人车交叉作业防撞系统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功能
UWB脉冲测距技术
系统基于UWB技术,通过纳秒级非正弦窄脉冲(脉冲宽度0.21.5ns)实现实时测距,精度可达1030厘米。
工作原理:人员佩戴防撞标签(A)与车载基站(B)通过UWB脉冲交互,计算信号飞行时间(TOF),结合光速(3×10^8m/s)得出实时距离L。当L小于预设安全阈值时,触发声光报警、标签震动或蜂鸣提示,实现双向预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技术优势: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多径衰落≤5dB),数据速率高达数百Mb/s,无累计误差,无需校准。

北斗差分定位技术
室外场景中,系统通过北斗差分定位技术提升精度。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并与已知坐标比对,生成误差修正数据,通过4G物联网卡传输至终端设备,将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结合UWB与北斗双模定位,实现室内外无缝切换,并通过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车辆位置,支持电子围栏划定与危险区域预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级报警机制
系统支持三级距离设置:
预警距离:提前警示潜在风险;
报警距离:触发主动报警(声光提示);
免报距离:极近距离下暂停报警,避免误触。
用户可根据场景需求自由调节防撞范围(0~100米),灵活适配不同作业环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系统核心优势
高精度与稳定性
UWB测距精度达厘米级,适应-40℃~+80℃极端温度,IP67防护等级确保设备在粉尘、雨水等恶劣环境中稳定运行。
工业级设计支持24小时连续作业,宽电压供电(DC12-24V)降低部署门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智能化管理扩展
电子围栏:通过管理平台划定虚拟安全区域,无权限人员或车辆靠近时触发报警,防止越界风险。
无感知考勤:自动记录人员进出指定区域,生成考勤报表,提升管理效率。
设备电量监控:实时监测标签与基站电量,低电量时自动发送短信提醒,避免设备失效。

高效部署与维护
设备即插即用,支持无线组网,无需复杂布线,大幅降低安装成本与时间。
防撞基站支持多标签同时连接,适用于密集人车交互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典型应用场景
工业天车防撞
在天车轨道沿线部署基站,实时监测天车与人员、物料间的距离,防止吊装碰撞事故。
隧道施工安全
在狭窄隧道内,通过厘米级定位管理工程车辆与施工人员的交互,规避盲区风险。
仓储物流管理
AGV小车与拣货员协同作业时,系统实时预警接近风险,保障人车高效协同。
电厂高危区域管控
在变电站、锅炉区等危险区域设置电子围栏,禁止无权限人员进入,降低安全事故概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xdnf.cn/news/255673.html

相关文章:

  • 第一章:A Primer on Memory Consistency and Cache Coherence - 2nd Edition
  • 通过具体场景、操作示例和实际命令来具象化 Calico 的功能
  • 动态规划之路径问题1
  • 从括号匹配看栈:数据结构入门的实战与原理
  • 中小企业MES系统需求文档
  • 数控滑台:将制造业推向智能化的关键装备
  • C++_STL
  • 每日算法-250502
  • 【免费】2007-2021年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数据
  • 专题二十二:DHCP协议
  • (13)Element Plus详细使用方法
  • leetcode 838. 推多米诺 中等
  • 【Linux网络编程】http协议的状态码,常见请求方法以及cookie-session
  • 英一真题阅读单词笔记 22-23年
  • Java 泛型:T、E、K、V 的使用与示例(深入理解)
  • 2025年五一数学建模A题【支路车流量推测】原创论文讲解(含完整python代码)
  • 组件通信-<slot>
  • SX24C01.UG-PXI程控电阻桥板卡
  • BLE协议栈的解析
  • 流水线相关计算【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 SpringTask
  • MySQL — 数据库建库与建表
  • html:table表格
  • B站Michale_ee——ESP32_IDF SDK——FreeRTOS_8 消息缓冲区
  • 神州趣味地名-基于天地图和LeafLet的趣味地名探索
  • 软件工程中的 QFD
  • 力扣面试150题--分隔链表
  • 深度学习视角下魔幻手机的实现探索与技术实践
  • python常用科学计算库及使用示例
  • 第六章 配置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