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堆的创建与基础代码解析(图文)

一.大根堆的创建

创建大根堆,以下是前置基础代码。(array 是需要被调整为大根堆的数组,elem 是用来展现array被调整之后为大根堆的数组)

    public int[] elem;public int usedsize;public Heap(){this.elem = new int[10];}public void init(int[] array){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elem[i] = array[i];usedsize ++;}}

 创建大根堆的思想是:我们通过 (usedsize -1-1)/2 来找到 parent 节点,再通过 parent 节点来找到 child 节点,通过比较下标为 child 和 child+1 两个节点,来找到值较大的节点和 parent 节点来比较,比较之后再来确定要不要对节点来进行交换,比如:我有一个数组{4,2,3,1,5,6,7}以下的3就是我们找到的 parent 节点,6就是我们找到的 child 节点。如图所示 child 节点是比child+1 节点要小的,所以我们让 child+1 节点和 parent 节点比较, child+1 节点要大于 parent 节点,进行更换之后如图二

图一

 图二就是进行交换之后的状态,此时 7,6,3,构成一个小的大根堆,按代码,我们需要让parent--,并且重新找child节点,如图三:

 图二

 对图三中我们继续进行比较和更换操作得到图四:

                              图三                                                                             图四

在图四的基础上,parent-- ,重复比较和更换的操作,我们可以发现,图五已经结束,但整个堆并不是大根堆,对顶上进行调整之后,其他地方也发生了改变,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的操作就是向下 调整,由于是 4 和 7 两个交换了值,所以交换之后,我们需要对 4 节点重新进行调整,让 parent = child+1 节点,重新找child 节点,重新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完成了创建大根堆的操作。

                          图五                                                                                  图六

代码展示:

    public void GreatHeap(){for (int parent =( usedsize -1-1)/2; parent >= 0; parent--) {siftmaxHeap(parent,usedsize);}}public void siftmaxHeap(int parent,int usedsize){int child = 2*parent + 1;while(child < usedsize){if(child +1 < usedsize && elem[child+1] > elem[child]){child++;}//elem[child] 跟 elem[parent] 进行比较,交换。if(elem[child] > elem[parent]){swap(elem,parent,child);parent = child;child = 2*parent +1;}else {break;}}}public void swap(int[] elem,int parent,int child){int k = elem[parent];elem[parent] = elem[child];elem[child] = k;}public void printf(){for (int i = 0; i < elem.length; i++) {System.out.print(elem[i]);}}
}

Test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4,2,3,1,5,6,7};Heap ret = new Heap();ret.init(array);ret.GreatHeap();ret.printf();}
}

运行结果:  与预期结果相符

二.大根堆的插入

大根堆的插入我们需要用到向上调整,将插入的数值塞入到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找到此位置的parent 节点,通过不断地循环比较,慢慢的将新数组调整为大根堆的形态。

代码:

    public void offer(int val){if(elem.length == usedsize){elem = Arrays.copyOf(elem,2*elem.length);}elem[usedsize] = val;usedsize++;siftup(usedsize);}public void siftup(int size){int parent = (size-1-1)/2;int child = size-1;while (parent >= 0){if (elem[child] > elem[parent]){swap(elem,parent,child);child = parent;parent = (child-1)/2;}else {break;}}}

 test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4,2,3,1,5,6,7};Heap ret = new Heap();ret.init(array);ret.GreatHeap();ret.printf();System.out.println();ret.offer(9);ret.printf();}
}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是符合预期结果的。

三.大根堆的删除

删除其中某个节点,以下代码提供的是删除节点的下标,如需删除某个值,可以先求出下标再删除,本文直接提供下标。我们将要删除的节点与数组的最后一个节点相交换,让usedsizie--,然后以删除的下标节点为主,进行向下调整,调整之后就可以实现大根堆的删除操作。

代码展示:

public void poll(int set){swap(elem,set,usedsize-1);usedsize--;siftmaxHeap(set,usedsize);}

text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ay= {4,2,3,1,5,6,7};Heap ret = new Heap();ret.init(array);ret.GreatHeap();ret.printf();System.out.println();ret.poll(3);ret.printf();}
}

运行结果:符合预期(由于我们已经让usedsize--,数组空间为10固定不变,所以展现出来的结果只用看前六位即可)

四.tops-k问题

这个问题意思是,给你 n 个数据,让你来求这 n 个数据的前 k 个最大/最小的问题,这边以求前 k 个最小的值为例。我们将数组的前 k 个元素组成大根堆,然后将其余 n-k 个元素依次与堆顶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小于堆顶的值,我们就将堆顶的值 poll 掉,并且将新的值添加进堆中(offer 代码在值添加进堆的时候,会对堆重新进行一次大根堆排列),以此类推下去,最后堆里面剩下的 k 个值就是我们要求的前 k 个最小值。 如果想求最大值的话,我们需要按此方式来对前 k 个元素创立小根堆。

    public void smallestk(int[] count,int k){for (int i = 0; i < k; i++) {offer(count[i]);}for (int i = k; i < count.length; i++) {int cur = peek();if (cur > count[i]){poll(0);offer(count[i]);}}}

测试:

        int[] count = {5,6,7,8,4,3,2,1};ret.smallestk(count,3);ret.printf();}

运行结果:  符合预期

关于 tops-k 问题,还有其余解法,例如通过冒泡排序来求前 k 个最小的值,通过建立小根堆,每次对堆顶的值进行记录并且 poll ,然后对余下的值继续排列小根堆,重复 k 次 也可以实现此问题。

http://www.xdnf.cn/news/1112167.html

相关文章:

  • BKD 树(Block KD-Tree)Lucene
  • TCP与UDP协议详解:网络世界的可靠信使与高速快递
  • UnityShader——SSAO
  • 微信小程序121~130
  • 时序分解 | Matlab基于GWO-FMD基于灰狼算法优化特征模态分解-2025-7-12
  • 直播录屏技术揭秘:以抖音直播录屏为例
  • LLM 不知道答案,但是知道去调用工具获取答案?
  • 基于STM32F412+RT-Thread的智能汽车CAN通信仪表盘
  • ADSP-1802这颗ADI的最新DSP应该怎么做开发(一)
  • JavaScript 常见10种设计模式
  • TCP详解——各标志位
  • linux 系统找出磁盘IO占用元凶 —— 筑梦之路
  • Java从入门到精通!第四天(面向对象(一))
  • HTTP和HTTPS部分知识点
  • python库之jieba 库
  • 模拟注意力:少量参数放大 Attention 表征能力
  • C#与FX5U进行Socket通信
  •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柄体模式,接口模式)
  • OneCode 3.0架构深度剖析:工程化模块管理与自治U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企业商业秘密保卫战:经营信息类案件维权全攻略
  • 分布式系统高可用性设计 - 缓存策略与数据同步机制
  • wedo稻草人-----第32节(免费分享图纸)
  • 实验一 接苹果
  • LeetCode经典题解:3、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 ADI的EV-21569-SOM核心板和主板转接卡的链接说明
  • Kubernetes持久卷实战
  • 13. G1垃圾回收器
  • os.loadavg()详解
  • Python 训练营打卡 Day 59-经典时序预测模型3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电商用户复购行为预测与客户关系维护中的应用(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