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杂项集萃(58)

接前一篇文章: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杂项集萃(57)

第95题

RIPv2对RIPv1协议的改进之一为路由器必须有选择地将路由表中的信息发送给邻居,而不是发送整个路由表。具体地说,一条路由信息不会被发送给该信息的来源,这种方案称为(),其作用是()。

第1空

A. 反向毒化

B. 乒乓反弹

C. 水平分割法

D. 垂直划分法

正确答案:C。

第2空

A. 支持CIDR

B. 解决路由环路

C. 扩大最大跳步数

D. 不使用广播方式更新报文

正确答案:B。

所属知识点:旧版教材 计算机网络 -> 其它。

解析:

RIP协议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当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把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在这个中间过程中,实际就是路由环路问题:

当发生路由环路的时候,路由表会频繁地进行变化,从而导致路由表中的一条或者几条都无法收敛,结果会使得网络处于瘫痪或者半瘫痪状态。本题考查的就是路由环路的解决方案。

场景路由环路的解决方法如下:

(1)定义最大值,到达数值后不再累加。

(2)水平分割法(两种):

1)简单水平分割

从本接口收到的路由条目不再从此接口发出。本题描述的就是简单水平分割法。

2)带毒性逆转的水平分割

从本接口发出的路由条目,会从本接口发出,但标记为不可达。

(3)抑制计时器

路由器为网络中可能的故障延时,确认后再更新。

其它选项与本题无关。

知识补强 —— RIP

参考: 路由信息协议_百度百科。

简介

RIP的英文全称为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中文译为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版本

RIPv1、 RIPv2和RIPng,前两者用于IPv4, RIPng用于IPv6。

  • RIPv1

RIPv1为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和CIDR;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认证。

  • RIPv2

RIPv2为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与CIDR;支持以广播或组播(224.0.0.9)方式发送报文;支持明文认证和MD5密文认证。

发展历史

Xerox公司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80年代初都开发了RIP的早期版本。

1988年的RFC 1058对RIP协议做了说明,后来被称为RIPv1。

1998年,IETF推出了RIP改进版本的正式标准RFC 2453,即RIPv2:支持子网掩码信息;支持路由对象标志;支持路由更新鉴别。

1997年IETF推出了下一代RIP协议——RIPng的建议标准RFC 2080。

工作原理

(1)路由建立

路由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2)距离矢量的计算

RIP度量的单位是跳数,其单位是1,也就是规定每一条链路的成本为1,而不考虑链路的实际带宽、时延等因素,RIP最多允许15跳。

RIP利用度量来表示它和所有已知目的地间的距离。

当一个RIP更新报文到达时,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进行比较,并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对自己的RIP路由表进行修正。

(3)定时器

周期更新定时器:用来激发RIP路由器路由表的更新,每个RIP节点只有一个更新定时器,设为30s。每隔30s路由器会向其邻居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每个RIP路由器的定时器都独立于网络中其它路由器,因此它们同时广播的可能性很小。

超时定时器:用来判定某条路由是否可用。每条路由有一个超时定时器,设为180s。当一条路由激活或更新时,该定时器初始化;如果在180s之内没有收到关于那条路由的更新,则将该路由置为无效。

清除定时器:用来判定是否清除一条路由。每条路由有一个清除定时器,设为120s。当路由器认识到某条路由无效时,就初始化一个清除定时器,如果在120s内还没收到这条路由的更新,就从路由表中将该路由删除。

延迟定时器:为避免触发更新引起广播风暴而设置的一个随机的延迟定时器,延迟时间为1~5s。

(4)环路

当网络发生故障时,RIP网络有可能产生路由环路。可以通过水平分割、毒性反转、触发更新、抑制时间等技术来避免环路的产生。

缺点

  • 由于15跳为最大值,RIP只能应用于小规模网络;
  • 收敛速度慢;
  • 根据跳数选择的路由,不一定是最优路由。

http://www.xdnf.cn/news/5823.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Java和PostGIS的AOI面数据球面面积计算实践
  • Kaamel隐私合规洞察:Facebook美容定向广告事件分析
  • Docker环境下的Apache NiFi安装实践踩坑记录
  • 蓝桥杯 16. 外卖店优先级
  • 数据结构——例题1
  • 基于Qt的app开发第八天
  • C++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 微信小程序 自定义图片分享-绘制数据图片以及信息文字
  • React系列——HOC高阶组件的封装与使用
  • 使用ZYNQ芯片和LVGL框架实现用户高刷新UI设计系列教程(第十二讲)
  • (2)python开发经验
  • 下周,Coinbase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
  • windows c++ (9) 程序内注册服务并修改登录账户
  • 使用 `aiohttp` 构建高效的异步网络爬虫系统
  • 一次讲清 FP32 / FP16 / BF16 / INT8 / INT4
  • VR和眼动控制集群机器人的方法
  • 青少年编程与数学 02-019 Rust 编程基础 10课题、函数、闭包和迭代器
  • 机器学习中分类模型的常用评价指标
  • 设计模式系列(03):设计原则(二):DIP、ISP、LoD
  • SpringBoot与Eventuate Tram整合 - 实现转账最终一致性系统
  • 解锁生命周期评价密码:OpenLCA、GREET 与 R 语言的融合应用
  • 基于 Amazon Bedrock 和 Amazon Connect 打造智能客服自助服务 – 设计篇
  • 【阿里云】阿里云 Ubuntu 服务器无法更新 systemd(Operation not permitted)的解决方法
  • Java Solon v3.3.0 发布(国产优秀应用开发基座)
  • Spring Boot Swagger 安全防护全解析:从旧版实践到官方规范
  • Spring Boot 跨域问题全解: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
  • Tomcat和Nginx的主要区别
  • 【MySQL】第三弹——表的CRUD进阶(一)数据库约束
  • 地址簿模块-01.需求分析
  • D-Pointer(Pimpl)设计模式(指向实现的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