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ROS2: 服务通信

目录

  • 服务通信模型
  • 服务通信的C++实现
    • 服务端
    • 客户端
  • 关键函数说明

服务通信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通信模型如上图所示,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客户端根据需要向服务端发送请求(Request),服务端处理请求,并向客户端发回响应(Response)。一个服务端对应有多个客户端,并且消息的流向是双向的。

服务通信的C++实现

服务端

 首先明确服务端的工作流程:服务端创建后被挂起,直到收到客户端请求后执行对应的任务,并返回响应结果

  1. 依赖
#include "rclcpp/rclcpp.hpp" //标准库
#include "自定义接口文件/srv/xxx.hpp" //消息接口库
using 自定义接口文件::srv::xxx; //命名空间
  1. 实现流程
1、节点类中声明服务端对象指针。
2、节点构造函数中创建服务端对象,并绑定回调函数。
3、 在回调函数中处理请求数据,并返回响应。
  1. 代码模板
#include "rclcpp/rclcpp.hpp"
#include "自定义节点包/srv/自定义消息.hpp"
using 自定义节点包::srv::自定义消息;
using namespace std::placeholders;class My_Service : public rclcpp::Node{
private:rclcpp::Service<消息类型>::SharedPtr service_; //1、节点类中声明服务端对象指针。void srv_callback(const 自定义消息::Request::SharedPtr req,const 自定义消息::Response::SharedPtr res)//3、在回调函数中处理请求数据,并返回响应。{ req->xxx; //请求数据解析res->xxx= XXX; //响应数据发送}
public:My_Service():Node("test_service_node"){service_ = this->create_service<消息类型>("服务名",std::bind(&My_Service::srv_callback,this,_1,_2));//2、节点构造函数中创建服务端对象,并绑定回调函数。}};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rclcpp::init(argc,argv);rclcpp::spin(std::make_shared<消息类型>()); //循环执行服务rclcpp::shutdown();return 0;
}

客户端

 客户端的工作流程:客户端创建后择机发送请求数据,然后等待客户端返回响应信息。

  1. 依赖
#include "rclcpp/rclcpp.hpp" //标准库
#include "自定义接口文件/srv/xxx.hpp" //消息接口库
using 自定义接口文件::srv::xxx; //命名空间
  1. 实现流程
1、节点类中声明客户端对象指针。
2、节点构造函数中创建客户端对象。
3、 在调用客户端对象的发送方法,发送请求。
4、 阻塞等待返回结果,并解析Response数据
  1. 代码模板
#include "rclcpp/rclcpp.hpp"
#include "based_interfaces/srv/myservice.hpp" //自定义接口文件
using based_interfaces::srv::Myservice; //使用自定义消息的数据类型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_literals;class My_Client : public rclcpp::Node{
private:rclcpp::Client<Myservice>::SharedPtr client_; //1、节点类中声明客户端对象指针。public:My_Client():Node("test_client_node"){client_ = this->create_client<Myservice>("my_srv",10); //2、节点构造函数中创建客户端对象。}//等待连接到服务端bool connect_srv(void){while(!client_->wait_for_service(1s)){if(!rclcpp::ok()){RCLCPP_INFO(rclcpp::get_logger("rclcpp"),"程序结束!");return false;}RCLCPP_INFO(this->get_logger(),"等待连接中");}RCLCPP_INFO(this->get_logger(),"连接成功");return true;}
//3、 在调用客户端对象的发送方法,发送请求。rclcpp::Client<Myservice>::FutureAndRequestId send_data(std::string message){auto request = std::make_shared<Myservice::Request>();request->request_msg = message;return client_->async_send_request(request);}};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rclcpp::init(argc,argv);auto myclient = std::make_shared<My_Client>();if(myclient->connect_srv()){RCLCPP_INFO(rclcpp::get_logger("rclcpp"),"连接成功");// 4、 阻塞等待返回结果,并解析Response数据auto response = myclient->send_data(argv[1]);if(rclcpp::spin_until_future_complete(myclient,response)==rclcpp::FutureReturnCode::SUCCESS){RCLCPP_INFO(rclcpp::get_logger("rclcpp"),"请求成功!");RCLCPP_INFO(rclcpp::get_logger("rclcpp"),"返回:%s!",response.get()->respone_msg.c_str());}elseRCLCPP_INFO(rclcpp::get_logger("rclcpp"),"请求异常!");}elseRCLCPP_INFO(rclcpp::get_logger("rclcpp"),"连接失败!");rclcpp::shutdown();return 0;
}

关键函数说明

  1. 定义客户端与服务端对象
rclcpp::Service<消息类型>::SharedPtr service_;
rclcpp::Client<消息类型>::SharedPtr client_;
  1. 服务端与客户端对象创建
==回调函数传入两个参数(请求与响应的指针):const 自定义消息::Request::SharedPtr req,const 自定义消息::Response::SharedPtr res,顺序不可以搞错!==
service_ = this->create_service<消息类型>("服务名",std::bind(&My_Service::srv_callback,this,_1,_2));
//
client_ = this->create_client<消息类型>("服务名",10);
  1. 服务端等待连接函数
    client->wait_for_service(xxs);相当于xx秒的阻塞延时,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连接上服务就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2. 服务端发送数据函数
    auto response = client_->async_send_request(request);,其中response的类型为: rclcpp::Client<消息类型>::FutureAndRequestId。
    response.get()->xxx获取响应数据内容。
  3. 客户端等待响应数据
    rclcpp::spin_until_future_complete(node_name,response),这里的response是async_send_request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返回值类型为rclcpp::FutureReturnCode,其下有SUCCESS, INTERRUPTED, TIMEOUT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不同的服务返回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xdnf.cn/news/4431.html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实操 第二部分 神经网路和深度学习 第14章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深度计算机视觉
  • 精益数据分析(48/126):UGC商业模式的指标剖析与运营策略
  • 8. HTML 表单基础
  • PostgreSQL给新用户授权select角色
  • 【C++】类和对象(下)
  • day009-用户管理专题
  • 304.不同的二叉搜索树
  • mysql:什么是一致性视图(Read View)
  • AI应用开发实战分享
  • C++模板
  • Python引领前后端创新变革,重塑数字世界架构
  • ✍️【TS类型体操进阶】挑战类型极限,成为类型魔法师![特殊字符]♂️✨
  • iTwin 数据报表(只是简单的原型不代表实现)
  • python 使用 mongodb 的一些方法
  • Spring Boot 中如何解决 CORS 问题(详解)
  • 【Java ee 初阶】多线程(9)上
  • Redis从入门到实战 - 高级篇(上)
  • day 14 SHAP可视化
  • Android学习总结之Binder篇
  • 空间数据分析新趋势:AI 与 ArcGIS Pro 的协同创新
  • 从零开始学习three.js(15):一文详解three.js中的纹理映射UV
  • 经典密码学算法实现
  • Apache Calcite 详细介绍
  •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新趋势:理性消费、多元场景与科技赋能
  • MySQL关于锁的面试题
  • 第十节:图像处理基础-图像算术运算 (加法、减法、混合)
  • C++ 的未来趋势与挑战:探索新边界
  • 【车辆OTA技术全景解析:从原理到应用开发实践】
  • 【MCP】服务端搭建(python和uv环境搭建、nodejs安装、pycharma安装)
  • hadoop的序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