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学习 4:一些术语集合
目录
1、FIFO在CPU内部硬化
2、PLL静态的含义
3、总线与模块的时钟 1:1 sync
4、SoC复位的类型
1、FIFO在CPU内部硬化
- FIFO硬化:在CPU内部,FIFO(First In First Out)硬化指的是将FIFO缓冲器作为硬件组件集成到CPU中。 这种集成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速度,减少CPU的负担。 具体来说,FIFO硬化通过硬件实现数据缓存和同步,确保数据按照进入的顺序依次被处理,从而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 。
- 应用示例:在CPU缓存中,FIFO策略可以用于替换算法。当缓存满时,最早进入缓存的数据会被替换掉,以腾出空间给新的数据 。此外,在多核处理器和多任务处理系统中,FIFO硬化可以帮助协调不同任务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按顺序处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优点:FIFO硬化的优点包括实现简单、公平性高、易于维护,并且适用于对顺序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它能够有效防止数据丢失,特别是在数据流处理过程中 。
- 缺点:尽管FIFO硬化有诸多优点,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任务调度中。
2、PLL静态的含义
- PLL的静态状态:在锁相环(PLL)中,静态状态指的是系统已经达到了一种稳定的锁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保持恒定。具体来说,当PLL进入锁定状态后,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没有变化,PLL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相位跟踪状态,此时的PLL就处于静态工作模式 。
- 同步带与失锁带:描述PLL静态性能的重要参数包括同步带和失锁带。其中,同步带指的是PLL能够保持锁定状态的最大输入频率范围;而失锁带则是在PLL稳定工作时,输入信号的跳变幅度不能超过的一个动态极限值 。
- 静态相位误差:在某些情况下,即使PLL已经进入锁定状态,也可能存在一个微小但固定的相位差,这被称为静态相位误差。这种误差通常出现在PLL设计中对特定类型输入信号响应时,例如频率阶跃或斜坡输入条件下。
3、总线与模块的时钟 1:1 sync
时钟同步是指在模块与总线之间,通过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来确保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在同步通信中,所有设备都按照这个公共时钟信号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4、SoC复位的类型
- 冷复位与热复位:SoC系统的复位策略可以分为冷复位和热复位两大类。 冷复位主要与电源电压相关,例如上电复位和欠压复位;而热复位则无需掉电,如看门狗复位、软件复位(分全局、子系统)以及按键复位(外部引脚?)。
- 同步复位与异步复位:在SOC设计中,复位电路是一个关键部分,它确保了芯片中各个模块在初始化和运行时能够处于一致的状态。复位电路通常包括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两种类型。同步复位是指复位信号与系统时钟信号同步的复位方法;异步复位则是指复位信号不依赖于系统时钟信号。
- 多核SoC中的复位类型:针对多核SoC系统,复位管理电路提供了多种复位信号,包括冷复位、暖复位、看门狗复位、软件复位等。这些复位信号用于处理器、片上总线及各个IP模块,并进行了相应的异步复位、同步释放处理 。
- AM26x SoC中的复位类型:在AM26x SoC中,有五种复位类型。其中三种复位仅限于R5F CPU或R5FSS。本地复位(L_RST)将仅复位R5F内核,包括缓存、MPU和PMU。写入特定寄存器可以复位CPU 。
- 硬复位、软复位和上电复位:硬复位有效会导致软复位有效,而通过SoC总线配置软复位有效时硬复位不受影响。硬复位通常由芯片复位管脚驱动,当其值为0时,芯片中所有子系统都会被复位
后续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