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S7-200 SMART :通过以太网下载程序详细步骤

S7-200 SMART 通过以太网下载程序步骤

核心目标: 将编程设备(安装了 STEP 7-Micro/WIN SMART 的电脑)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 S7-200 SMART CPU 并下载程序。

步骤一:硬件连接

   物理接线:

    将 S7-200 SMART CPU 安装在固定位置并上电。

    取一根标准的以太网线(直通线)。

    将网线一端插入 CPU 本体上方的以太网接口。

    将网线另一端插入 编程设备(电脑)的以太网接口。

    注意: 如果只连接一台 CPU 到一台电脑(一对一通信),不需要使用网络交换机。

步骤二:设置编程设备(电脑)IP 地址 (确保与 CPU 同网段)

 关键原则: 编程设备网卡的 IP 地址必须与目标 CPU 的 IP 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内。即 IP 地址的前三个数字段(网络 ID)必须相同,子网掩码必须一致(通常为 `255.255.255.0`)。

 示例: 如果 CPU 的 IP 是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那么编程设备的 IP 可以设为 `192.168.2.100` (100 可以是 2-254 中未被占用的值),子网掩码同样设为 `255.255.255.0`。

1.  打开网络连接设置:

    Windows 10/11: 右键点击任务栏右下角的网络图标 - 选择“打开网络和 Internet 设置” - 点击“更改适配器选项”。 或者:`控制面板` - `网络和 Internet` - `网络和共享中心` - 点击左侧“更改适配器设置”。

    Windows 7/XP: `开始` - `控制面板` - `网络和共享中心` (Win7) 或 `网络连接` (XP) - 找到并双击“本地连接”或“以太网”。

2.  打开连接属性: 在打开的“本地连接 状态”或“以太网 状态”对话框中,点击“属性”按钮。

3.  选择 TCP/IPv4 协议: 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或“网络”列表中,找到并选中“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然后点击“属性”按钮。

4.  配置静态 IP:

    选择“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

    在“IP 地址”栏输入为编程设备规划的、与 CPU 同网段的 IP 地址 (例如:`192.168.2.100`)。

    在“子网掩码”栏输入与 CPU 相同的子网掩码 (通常是 `255.255.255.0`)。

    (可选,但建议填写)在“默认网关”栏输入网络中网关设备的 IP 地址 (如果存在)。如果只有电脑和 PLC,可以填写电脑自身 IP 或 PLC IP (如 `192.168.2.1`),但最好留空或填一个有效网关(如果知道)。

    点击“确定”保存设置,并关闭所有打开的属性窗口。

步骤三:在 STEP 7-Micro/WIN SMART 中建立通信连接

1.  启动软件: 打开 STEP 7-Micro/WIN SMART 编程软件。

2.  打开通信对话框: 在软件界面中找到并点击工具栏上的 “通信” 按钮(通常是一个连接图标或明确标有“通信”的文字按钮)。

3.  选择网络接口卡: 在弹出的“通信”对话框中:

    在“网络接口卡”下拉列表中,选择您编程设备上实际连接了 PLC 的那个物理以太网卡(名称可能包含“Ethernet”、“Realtek”、“Intel”等)。

4.  查找 PLC:

    点击“通信”对话框中的 “查找 CPU” 按钮。软件将扫描所选网卡所在网络上的所有 S7-200 SMART 设备。

5.  识别并选择目标 PLC:

    扫描完成后,找到的设备会显示在设备列表中。

    根据 IP 地址选择: 在列表中查找您目标 CPU 的 IP 地址(例如 `192.168.2.1`),单击选中它。

    辅助识别 (多设备时):

        如果网络中有多个 PLC,不确定哪个 IP 对应哪个物理 PLC:

            在左侧设备列表中选中一个可疑的 IP。

            点击 “Flash Lights” 按钮。此时,对应 PLC 上的 RUN、STOP、ERROR 灯会轮流闪烁一次,方便您现场确认。

        或者,查看 PLC 本体 LINK 指示灯上方印刷的 MAC 地址,与通信对话框中设备列表里显示的 MAC 地址进行比对。

6.  建立连接: 确认选中了目标 PLC 的 IP 地址后,点击“通信”对话框底部的 “OK” 按钮。软件将尝试与该 CPU 建立通信连接。

    注意: 软件同一时间只能与一台 CPU 建立在线通信连接。

步骤四:下载程序

1.  确认连接状态: 成功建立连接后,STEP 7-Micro/WIN SMART 软件的状态栏(通常位于窗口底部)应显示已连接的 CPU 型号、版本、IP 地址等信息。同时,“下载”按钮应变为可用状态。

2.  执行下载:

    点击软件工具栏上的 “下载” 按钮(通常是一个向下的箭头图标)。

    在弹出的“下载”对话框中:

        软件会自动勾选需要下载的块(程序块、数据块、系统块等)。通常保持默认全选即可。

        重要提示: 下载程序块会覆盖 PLC 中现有的程序。下载系统块会覆盖 PLC 的配置(如通信端口设置、密码等)。下载数据块会覆盖 PLC 的 V 存储区数据(除非选择了“数据块”下的“仅符号”选项,但这需要项目有符号表且不常用)。

    仔细核对要下载的内容,然后点击对话框中的 “下载” 按钮。

3.  确认下载操作: 软件会提示“是否将 CPU 置于 STOP 模式?”(下载必须先将 PLC 切到 STOP 模式)。点击 “是”。

4.  等待下载完成: 观察下载进度条。下载完成后,软件通常会提示“下载成功”,并询问“是否将 CPU 置于 RUN 模式?”。根据您的需要选择 “是” (运行程序) 或 “否” (保持 STOP 模式)。

5.  验证: 观察 PLC 的运行指示灯(RUN/STOP)是否与您的预期一致,并通过软件监控程序运行状态(如果需要)。

关键注意事项

1.  IP 地址一致性: 编程设备网卡的 IP 地址和 CPU 的 IP 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网络 ID 相同,子网掩码相同),这是通信的基础。

2.  物理连接: 确保以太网线连接牢固,CPU 和电脑的以太网端口指示灯(LINK/ACT)正常亮起或闪烁。

3.  正确网卡: 在通信对话框中务必选择编程设备上实际连接了 PLC 的那个物理以太网卡。

4.  防火墙/杀毒软件: 有时电脑的防火墙或杀毒软件会阻止通信。如果连接失败,尝试暂时禁用它们测试。

5.  仅连接一台: STEP 7-Micro/WIN SMART 一次只能在线连接并操作一台 PLC。

6.  下载影响: 下载操作会覆盖 PLC 中原有的程序、配置和数据,请谨慎操作,特别是在生产环境中。务必确认下载的是正确的项目文件。

7.  操作系统路径差异: 设置 IP 地址的步骤在不同 Windows 版本(XP, 7, 10, 11)中界面略有差异,但核心步骤(找到网络适配器 - 属性 - TCP/IPv4 - 设置静态 IP)是相同的。

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即可成功通过以太网口将程序下载到 S7-200 SMART CPU 中。

http://www.xdnf.cn/news/14973.html

相关文章:

  • ServBay Windows 1.2.0 更新!新增 PHP 设置与 Ollama 支持
  • Docker 高级管理 -- 容器通信技术与数据持久化
  • 人工智能-基础篇-27-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到底怎么理解?对比HTTP的区别?
  • 如何卸载本机的node.js
  • 【视频观看系统】- 需求分析
  • 沃丰科技海外客服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 【DB2】load报错SQL3501W、SQL3109N、SQL2036N
  • 持续更新!国内免费使用 claude code 方案
  • LLaMA-Omni 深度解析:打开通往无缝人机语音交互的大门
  • C++学习笔记三
  • 使用 Docker Compose 简化 INFINI Console 与 Easysearch 环境搭建
  • 跨部门协作难以对齐项目进度,如何促进协同
  • 【动手学深度学习】4.10 实战Kaggle比赛:预测房价
  • S7-1500——(一)从入门到精通1、基于TIA 博途解析PLC程序结构(一)
  • 【04】MFC入门到精通——MFC 自己手动新添加对话框模板 并 创建对话框类
  • 从零开始学前端html篇2
  • React 编译器与性能优化:告别手动 Memoization
  • 网关助力航天喷涂:Devicenet与Modbus TCP的“跨界对话“
  • windows指定某node及npm版本下载
  • Linux入门篇学习——Linux 编写第一个自己的命令
  • 【TCP/IP】3. IP 地址
  • 250709-通过命令行上传模型文件到ModelsScope
  • yolo8实现目标检测
  • Mysql: Bin log原理以及三种格式
  • 权限分级看板管理:实时数据驱动决策的关键安全基石
  • python 在运行时没有加载修改后的版本
  • NLP:初识RNN模型(概念、分类、作用)
  • 从救火到赋能:运维的职责演进与云原生时代的未来图景
  • day10-Redis面试篇
  • SAP采购管理系统替代选谁?8Manage SRM全面优势测评与深度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