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前端限流如何实现,如何防止服务器过载

前端限流是一种控制请求频率的技术,旨在防止过多的请求在同一时间段内发送到服务器,避免造成服务器过载或触发反爬虫机制。实现前端限流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策略和技术:

1. 时间窗口算法

时间窗口算法是最简单的限流方式之一,它基于固定的时间间隔来限制请求数量。

let lastRequestTime = 0;
const REQUEST_INTERVAL = 500; // 请求间隔为500毫秒function makeRequest(data) {const now = new Date().getTime();if (now - lastRequestTime > REQUEST_INTERVAL) {lastRequestTime = now;// 发起实际的网络请求console.log('发起请求:', data);} else {console.log('请求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

2. 漏桶算法

漏桶算法将所有请求放入一个“桶”中,并以固定的速率处理这些请求。如果桶满了,新的请求就会被拒绝或者排队等待。

class LeakyBucket {constructor(rate, capacity) {this.rate = rate; // 处理速度(每毫秒处理多少个请求)this.capacity = capacity; // 桶的最大容量this.waterAmount = 0; // 当前水量this.lastLeakTimestamp = Date.now(); // 上次漏水的时间戳}canMakeRequest() {const now = Date.now();const elapsedTime = now - this.lastLeakTimestamp;const leakedAmount = elapsedTime * this.rate;// 更新当前水量this.waterAmount = Math.max(0, this.waterAmount - leakedAmount);this.lastLeakTimestamp = now;if (this.waterAmount < this.capacity) {this.waterAmount += 1;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const bucket = new LeakyBucket(0.1, 10); // 设置每毫秒处理0.1个请求,最大容量为10function makeRequest(data) {if (bucket.canMakeRequest()) {// 发起实际的网络请求console.log('发起请求:', data);} else {console.log('请求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

3. 计数器算法

计数器算法通过记录一段时间内的请求数量来进行限流。当达到设定的最大请求数时,在剩余时间内不再接受新的请求。

let requestCount = 0;
const MAX_REQUESTS = 5; // 最大请求数
const TIME_WINDOW = 1000; // 时间窗口大小为1秒function resetCounter() {setTimeout(() => {requestCount = 0;}, TIME_WINDOW);
}function makeRequest(data) {if (requestCount < MAX_REQUESTS) {requestCount++;// 发起实际的网络请求console.log('发起请求:', data);if (requestCount === 1) { // 第一次请求时重置计数器resetCounter();}} else {console.log('请求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

4. 使用第三方库

对于更复杂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现成的限流库,如 bottlenecklimiter,它们提供了更多高级功能和配置选项。

例如,使用 bottleneck

首先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bottleneck

然后在代码中使用:

const Bottleneck = require("bottleneck");// 创建一个限流器,每秒最多允许5个请求
const limiter = new Bottleneck({maxConcurrent: 1,minTime: 200 // 每200ms允许一个新的请求
});async function makeRequest(data) {await limiter.schedule(() => {// 发起实际的网络请求console.log('发起请求:', data);});
}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前端限流实现方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帮助你有效地管理请求频率,保护后端服务。

http://www.xdnf.cn/news/10629.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404]左叶子之和
  • Flink 失败重试策略 :restart-strategy.type
  • 八股学习-JS的闭包
  • GaLore:基于梯度低秩投影的大语言模型高效训练方法详解一
  • LeetCode第244题_最短单词距离II
  • 使用 C++/OpenCV 制作跳动的爱心动画
  • Unity Mac 笔记本操作入门
  • YOLO-V2 (学习记录)
  • Ubuntu 挂载新盘
  • React知识点梳理
  • VR教育:开启教育新时代的钥匙
  • 【C++高并发内存池篇】性能卷王养成记:C++ 定长内存池,让内存分配快到飞起!
  • 解决Vue3+uni-app导航栏高亮自动同步方案
  • 什么是C语言块级变量
  • 使用NMEA Tools生成GPS轨迹图
  • 湖北理元理律所:企业债务重组中的“法律缓冲带”设计
  • 重温经典算法——堆排序
  • 九(1). 引用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 DDR5舍入定义和算法Rounding Definitions and Algorithms详细讲解
  • 第17讲、odoo18可视化操作代码生成模块
  • L2-054 三点共线 - java
  • 【LeetCode】数组|枚举|数学题型刷题汇总
  • 头像预览和上传
  •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 Y1——链式前向星
  • 在 Linux 服务器上无需 sudo 权限解压/打包 .7z 的方法(实用命令)
  • 21-CS61B-lab6:java文件操作以及持久化一见
  • BiliNote简介
  • 第100期 DL,多输入多输出通道
  • 学习STC51单片机25(芯片为STC89C52RC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