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WiFi那些事儿(五)

目录

 

1、GI(保护间隔)的作用

 2、长 GI 与短 GI 的区别

 3、长 GI 与短 GI 的影响

4、什么是多径效应?

1、GI(保护间隔)的作用


       在无线通信领域,802.11n 标准在 802.11a/g 基础上做出了诸多改进,其中 Short GI(短保护间隔)就是一项重要革新。当射频芯片采用 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传输数据时,整个数据帧会被拆分成多个数据块依次发送。为确保接收端能够准确无误地解析每个数据块,数据块之间会设置保护间隔(GI)。

       由于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受到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接收端出现信号时延。若后续数据块发送速度过快,就可能与前一个数据块产生干扰。而 GI 的存在,就如同在相邻数据块之间设置了一道“缓冲带”,有效避免了这种干扰,从而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长 GI 与短 GI 的区别


      长 GI 和短 GI 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时长上。一般来说,长 GI 的时长为 800ns,而短 GI 的时长仅为 400ns。


 3、长 GI 与短 GI 的影响


       长 GI 和短 GI 对数据传输的干扰情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当 GI 时长合适时,数据块之间能够保持清晰的界限,后一个数据块的起始信号不会与前一个数据块的末尾信号相互干扰,接收端可以顺利地接收和解析数据。然而,当采用短 GI 时,如果其时长过短,就可能无法有效隔离相邻数据块,导致前后数据块之间产生干扰,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802.11a/b/g标准要求在发送数据时,必须保证在数据之间存在800ns的时间间隔也就是长GI,但11n则不一定是长GI,但由于11n在缺省时为长GI,在多径效应不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配置为短GI也就是400ns,这样可以提高吞吐量近10%。

4、什么是多径效应?

       多径效应指的是无线电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端,每一条路径的长度和传播时间不同,经历的信道条件也不同,因此到达接收器的信号会出现相位差、幅度衰落等现象。

 

http://www.xdnf.cn/news/4417.html

相关文章:

  •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transform算法解读
  • 深入理解West:介绍、使用及与Repo的对比
  • LLM评估指标:WSC和WebNLG 是什么
  • EASM外部攻击面管理平台
  • kubernetes
  • 8.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沟通管理
  • 相同的数(简单)
  • HCIP(OSPF的优化)
  • LeetCode: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 【C++核心技术深度解析:从继承多态到STL容器 】
  • 聊天助手提示词调优案例
  • 力扣热题100,力扣49.字母异位词分组力扣128.最长连续序列力扣.盛水最多的容器力扣42.接雨水(单调栈)
  • 城市开发杂志城市开发杂志社城市开发编辑部2025年第5期目录
  • 免费开源且离线的图片放大工具
  • RS485/modbus转profibus DP转换网关
  • TCP 协议设计入门:自定义消息格式与粘包解决方案
  • 英语二大作文
  • 芝法酱躺平攻略(22)——rabbitmq安装和使用(二)
  • 42 python http之urllib库
  • 论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 编码器型与解码器型语言模型的比较
  • 基于亚博K210开发板——独立按键中断实验
  • Android开发-创建、运行、调试App工程
  • 数字中国 | 史宾格荣获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银奖
  • 安卓基础(点击按钮动态添加视图到容器)
  • ABAQUS三维CT重建插件CT2Model3D V2版本
  • MySQL初阶:基础增删改查(CRUD)
  • docker stack deploy多服务集群堆栈搭建详细指南
  • 实现滑动选择器从离散型的数组中选择
  • Prometheus的安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