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WIFI协议全解析08:WiFi连接背后的握手过程,你的设备是如何“入网”的

WiFi连接背后的握手过程,你的设备是如何“入网”的?

当你点开手机的WiFi列表,输入密码,看到屏幕上显示“已连接”,你可能以为这只是一个瞬间的操作。
但在背后,其实设备和路由器完成了一套复杂的“握手仪式”。如果你对TCP的“三次握手”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来聊聊 WiFi 的“入网握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WiFi入网的三个阶段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 发现(Discovery) —— 谁在附近?
  2. 认证(Authentication & Association) —— 能不能加入?
  3. 加密握手(4-Way Handshake) —— 数据怎么传输才安全?

这就像你去参加一场派对:

  • 先看看周围有哪些派对(扫描AP),
  • 选一个你想加入的(连接请求),
  • 主办方确认你的身份(密码验证),
  • 最后两边约定好暗号(加密密钥),才能放心聊天。

2. 阶段一:发现 (Discovery)

设备要连WiFi,第一步就是“找网络”。

这里有两种方式:

  • 被动扫描:设备只是安静等待,路由器会定时广播 Beacon帧(广播自己的SSID)。
  • 主动扫描:设备会主动发送 Probe Request,询问“附近有没有叫X的网络?”。路由器则用 Probe Response 来回应。

👉 就像在广场上喊:“谁是‘FreeWiFi’?”,有的路由器就会回答:“我就是!”


3. 阶段二:认证 & 关联 (Authentication & Association)

找到了目标AP之后,设备需要说:“我想加入你们。”

这分为两步:

  1. 认证(Authentication)

    • 如果是开放WiFi(无密码),这一步形同虚设,几乎直接通过。
    • 如果是WEP(古早已淘汰)、WPA/WPA2/WPA3,就需要交换身份验证信息。
  2. 关联(Association)

    • 设备会发送 Association Request,请求加入。
    • 路由器回应 Association Response,分配一个“Association ID”,就像派对给你发了一个工牌。

到这里,你“进场成功”,但还没法真正聊秘密话题。因为密码还没验证完。


4. 阶段三:加密握手(4-Way Handshake)

WiFi 的安全核心就是 WPA/WPA2/WPA3 的 4次握手(Four-Way Handshake)。

为什么要握手?因为:

  • 设备和路由器都知道“密码”(PSK),但不能直接把密码说出来。
  • 所以他们要通过握手来确认“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密码”,并生成一个 临时会话密钥(PTK) 用来加密数据。

过程简化版:

  1. 路由器发送一个随机数(Nonce)给设备。
  2. 设备用密码和这个随机数生成一个密钥,再发回去。
  3. 双方验证密钥正确,确认对方也知道密码。
  4. 双方最终生成 会话密钥,后续所有数据都会加密传输。

👉 这就像你和朋友约定“见面暗号”:

  • 你说:“今天天气不错吧?”
  • 对方必须回答:“是的,适合打篮球。”
  • 如果对上了,就说明确实是自己人。

5. 你看到的“已连接”背后

所以,当你的手机显示“已连接到WiFi”,实际上意味着:

  1. 扫描到了目标SSID
  2. 通过了认证 & 关联
  3. 完成了4次加密握手
  4. DHCP分配了IP地址(否则你连上了也“不能上网”)

如果某一步失败,就会出现:

  • “无法加入网络”(认证失败)
  • “已连接但无法上网”(DHCP/IP问题)
  • 频繁掉线(握手失败或信号差)

6. 总结

WiFi连接不是“一键完成”,而是一个复杂的协作过程:

  • 发现:找到谁在广播WiFi
  • 认证/关联:确认身份,分配工牌
  • 4次握手:验证密码,生成加密密钥
  • DHCP:拿到IP,才能真正冲浪

下次你连不上网,不妨想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 小贴士:
如果你是做IoT开发的工程师,理解WiFi握手过程非常重要:

  • ESP32/ESP8266 等MCU提供了底层事件回调(如 WIFI_EVENT_STA_CONNECTEDWIFI_EVENT_STA_DISCONNECTED),你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做故障处理。
  • 抓包工具(如 Wireshark + WiFi网卡)能直观看到四次握手过程,非常推荐动手实践。

http://www.xdnf.cn/news/19933.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牛客数据结构】单链表的应用
  • 每秒扛住10万请求?RedissonRateLimiter 分布式限流器详解
  • (五)Python控制结构(循环结构)
  • C++学习——继承
  • 刷题日记0902
  • 一年级这样排座位,家长超满意!
  • 互联网大厂求职面试记:谢飞机的搞笑答辩
  • 零知开源——STM32红外通信YS-IRTM红外编解码器集成灯控与显示系统
  • 科学研究系统性思维的方法体系:数据分析方法
  • 海康摄像头开发---标准配置结构体(NET_DVR_STD_CONFIG)
  • AI任务相关解决方案13-AI智能体架构方案(意图识别+多任务规划+MCP+RAG)与关键技术深度解析研究报告,以及实现代码
  • CentOS 7/8 单用户模式重置 root 密码完整流程
  • Shell 秘典(卷七)—— 流刃裁文秘术・sed 玄章精解
  • Shell文本处理四剑客
  • 在 Qt 的 .pro 文件中设置警告级别和 C++11 标准
  • 宋红康 JVM 笔记 Day10|对象实例化
  • 2025年经济学专业人士证书选择与分析
  • 科技信息差(9.2)
  • =Windows下VSCode配置SSH密钥远程登录
  • BWN-4000指纹采集器技术规格书
  • 四端子电阻有哪些好处?-华年商城
  • WPF依赖属性和依赖属性的包装器:
  • 鸿蒙权限崩溃?一招解决闪退难题
  • 单调栈与单调队列
  • ThinkPHP的log
  • C++二维数组的前缀和
  • 小杰机械视觉(finally)——题库上——gray、thresh、erode、dilate、HSV、开运算、ROI切割、矫正。
  • 博主必备神器~
  • HBase Region
  • 【代码解读】Deepseek_vl2中具体代码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