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编程——网络
网络编程
目的:不同主机进程间通信
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主机与主机之间物理层面必须互联互通
2,进程与进程之间在软件层面必须互联互通
交换机:短距离网络通信,实现局域网内通信
局域网:短距离的数据传输
路由器:负责路由,即路径选择,将数据上传至广域网内的路由器
广域网:多个路由器组成的数据转发集合中心。可以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
IP地址:计算机的软件地址,用来标识计算机设备
同一局域网中不可能出现IP地址相同的设备
MAC地址: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固定)
网络的端口号:标记同一主机上的不同网络进程
网络协议
是一种网络通信标准
OSI七层模型(理论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规定了不同设备间网络通信的通信标准
模型 | 功能 |
应用层 | 要传呼的数据信息,例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
表示层 | 数据加密、解密操作,压缩,解压缩 |
会话层 | 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即会话 |
传输层 | 决定数据的传输方式:UDP、TCP。例如端口号 |
网络层 | 实现数据路由,路径规划。例如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 封装成帧,点对点通信(局域网内通信),差错检测。例如交换机 |
物理层 | 定义物理设备标准、电器特征,比如网线、光纤等传输介质,将数据链路层中的数字信号转为物理信号,即高低电频的方式进行数据发送,称为比特流 |
注:从下到上,依次接近用户,应用层最接近用户,物理层位最底层
TCP/IP五(或者四)层模型(应用模型)
模型 | 功能 |
应用层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加密版超文本传输协议(SSL加密算法) FTP:文件传输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的传输方式)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使用UDP传输方式)(效率高但可能数据丢失)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物联网协议) DNS:域名解析服务(www.***.com)将域名转为IP地址 |
传输层 | TCP:传输控制协议,必须优先确认数据传输的通道,相对安全可靠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需建立连接通道 |
网络层 | IPv4:32位整型数据表示IP地址 IPv6:128位 |
数据链路层 | ARP:地址解析协议,实现IP地址和MAC地址的转换 |
物理层 | 规定设备标准等 |
注:四层模型就是在五层模型的基础上,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结合起来称网络接口层
IP协议
在Windows系统上,win+r,cmd,密令ipconfig查看
例:192.168.0.140,点分十进制,为用户看到的表示形式。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192、168、0、140分别占一个字节,总共32bit
IPv4地址的组成形式:IP地址 = 网络位 + 主机位
网络位:该IP地址位于那个网段(局域网)内
主机位:这个网段(局域网)第几台主机
子网掩码为全为1的位为当前IP地址的网络位,全为0的位为主机位,例如255.255.255.0的子网掩码,对应到IP地址上,192.168.0是网络位,0为主机位,表示的是该主机位于192.168.0这个网段的第140台主机
如果是例如192.168.0.121/24这种带有“/”的IP地址,其中24表示该IP地址网络位的位数,即3个字节
特殊的IP地址
网段号
192.168.1.0:该主机的网段号,即IP地址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是0.则为该IP地址的网段号,不表示某台主机
广播号
192.168.1.255:IP地址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为1,则为该IP地址的广播号,向广播号发送信息,所有局域网内IP都能受到此消息
网关地址
192.168.1.1,192.168.1.2:主机位为1或2
IP地址的划分
公有IP:由电信公司直接分配,并需要付费的IP地址, 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
私有IP:不能直接访问internet的ip地址
为了节省ip地址
网络端口号
端口号:16位的整型数据(unsigned short)
范围:0-65535
端口号功能:标记同一主机上的不同网络进程
分类
1,任何TPC/IP实现锁提供的服务都用1-1023之间的端口号
http:80
FTP:20/21
TFPT:69
HTTPS:443
2,端口号从1024-49151是被注册的端口号,被IANA指定的特殊服务使用
MQTT:1833和8883
3,49152-65535是动态或私有端口号
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过程
网络配置
ubuntu网络联通
网络协议——UDP
UDP: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络编程模型
B/S模型: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
1,客户端为公用的客户端(浏览器)
2,一般只做服务器开发
3,客户端要加载的数据均来自服务器
C/S模型: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端)
1,客户端是一个专用的客户端
2,服务器和客户端都需开发
3,客户端可保存资源,本地加载,无需所有数据都请求服务器
UDP编程流程
套接字:文件描述符,是网络通信时应用层可操作的端口
socket
功能:创建通信的套接字
参数:
domin:网络层使用什么地址协议族
AF_INET:IPv4
AF_INET6:IPv6
type:规定传输层的协议
SOCK_DGRAM : UDP协议
SOCK_STREAM:TCP协议
SOCK_RAW :原始套接字
protocol:0为按照默认协议方式创建
返回值:成功则为套接字,失败则为-1
sendto
功能:向网络套接字发送数据
参数:
sockfd:套接字
buf:要发送的数据的首地址
len:要发送的字节数
flags:0为按照默认方式发送
dest_addr:接收方的地址信息(IP + 端口号)
man 7 ip
由于参数要求const struct,所以直接使用强转即可
sin_family:地址协议族
sin_port:端口号,必须是网络字节序(大端)由于主机字节序是小端,所以需要进行转化,由函数htons
sin_addr:IP地址,与端口号同理,需要转网络字节序,即inet_addr
addrlen:接收方的地址大小
返回值:成功则为实际发送的字节数,失败则为-1
例:
bind
功能:绑定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参数:
sockfd:套接字
addr:需要绑定的地址
addrlen:地址大小
返回值:成功则0失败-1
recvfrom
功能:从套接字上接收数据
参数:
sockfd:套接字
buf:存放接收数据的内存首地址
len:希望接收的字节数
flags:0为按照默认阻塞方式回收
src_addr:发送方的地址信息,提前定义变量来存,如果不关注为NULL
addrlen:发送放地址的指针,如果不关注为NULL
返回值:成功则为实际受到的字节数,失败则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