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Kettle ETL 工具存在的问题以及替代方案的探索

在公司做数据集成已经有些年头了,最早上手的 ETL 工具就是 Kettle。那时候它在开源界的口碑挺好,功能也全,入门成本低,我们的几套数据仓库和同步任务都是靠它搭起来的。刚开始用时,确实很方便:图形化拖拽,调试简单,社区教程多,做个从 MySQL 抽数据到 Oracle、再清洗落地 Hive 的流程几乎没什么门槛。

但时间长了,问题一个一个冒出来。

先是版本和环境的问题。Kettle 本身依赖 Java 环境,不同版本的 JDK 对应 Kettle 的兼容性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有些历史脚本放在 8.x 上跑得好好的,换个环境就各种报错,插件也经常跟版本不匹配。一次升级服务器 JDK,我光是帮 Kettle 找到能跑的版本就折腾了大半天。

再就是调度和监控。Kettle 自带的Kitchen、Pan 可以配合 cron 跑任务,但一旦任务多了、依赖关系复杂了,管理就变得很原始。没有集中化的任务监控和告警,出了问题得翻日志文件,有时候凌晨 3 点被业务电话叫醒,远程上去一顿 grep 才知道是哪一步挂了。

性能也是个痛点。我们有些流程是全量同步几千万行数据,Kettle 在单机上跑经常占满内存、CPU 飙高,GC 卡死,甚至直接OOM。虽然也试过用 Carte 做分布式执行,但部署和管理起来并不算省心,稳定性还不如单机。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点:Kettle 社区已经不活跃了,Bug 修复和新功能几乎停滞。虽然有些公司做了二次开发版本,但对我们来说,维护一个不活跃的上游工具总归是风险。尤其是现在公司有国产化的要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都在切换国产替代,Kettle 里一些依赖包和 JDBC 驱动兼容性很难保证。

这几年,我也试着自己去做一些优化,比如把日志集中化到 ELK,自己写 Shell 包装脚本做依赖判断,或者用外部调度平台(如 Airflow、XXL-JOB)来管。但这些都是“打补丁”式的解决方案,系统性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比如:

  • 1.跨平台部署复杂
  • 2.国产数据库兼容性不足
  • 3.集群和容灾支持弱
  • 4.缺乏统一的可视化运维管理

直到后来,我们在做新的数仓和BI项目时,Kettle 的老问题再次显现:国产数据库驱动兼容不稳定,调度链路复杂且缺乏集中管理,集群扩展能力也有限。面对这些挑战,公司也决定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调研了几个国产 ETL 平台后,我们选择先从小范围试用了国内几款开源的社区版本ETL工具,并花了我几周的时间来逐个测试是否可行,主要工作就是用它来迁移部分关键的Kettle 流程,并尝试用它自带的调度功能替代原有的调度方式。这样既能保持现有业务的稳定运行,也能观察新工具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

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发现etlcloud这款工具在ETL方面是唯一可以替换kettle的复杂流程的ETL工具了,社区也比较活跃,虽然有些组件收费但是替换kettle的组件已经足够用了,而且在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兼容性上表现更稳定,调度和监控也更加集中和灵活,尤其在大数据量任务的处理上,资源利用更合理,性能比原来提升明显。

随着对新ETL的熟悉和信心逐步建立,我们开始逐步减少对 Kettle 的依赖,更多流程转向了etlcloud平台,原有的维护压力也随之降低不少。

顶着公司和团队压力来说,换工具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怕风险和迁移成本,但当日常维护的复杂度和故障频率逐渐压垮团队时,找到一个更稳定、高效的替代方案成了必然选择。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 Kettle 适不适合用,我会说:对简单、临时的单机任务,它还行;但对企业级、长期、国产化、多节点的场景,最好早做规划,逐步引入更符合当前需求的新平台,别等问题堆积到爆发。

http://www.xdnf.cn/news/17570.html

相关文章:

  • [激光原理与应用-193]:光学器件 - CLBO晶体:生长过程、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性能指标、关键影响因素
  • MySQL 主备(Master-Slave)复制 的搭建
  • 使用 Vuepress + GitHub Pages 搭建项目文档(2)- 使用 GitHub Actions 工作流自动部署
  • Linux 信号处理标志sa_flags详解
  • visual studio 无明显错误,但是无法编译成功解决—仙盟创梦IDE
  • [IOMMU]面向芯片/SoC验证工程的IOMMU全景速览
  • GoEnhance AI-AI视频风格转换工具
  • 【LLM实战|langgraph】langgrpah基础
  • Zabbix API自动化运维实战
  • dnSpy:设置断点
  • 【Python 工具人快餐 · 第 1 份】
  • 小米MiMo-VL技术报告解读
  • Docker容器
  • 【网络与爬虫 51】Scrapy-Cluster分布式爬虫集群:企业级大规模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 浅谈 VM 桥接模式:让虚拟机像真实电脑一样接入网络
  • openvela之STM32开发板部署
  • BMS三大领域:电池、楼宇与业务管理系统解析
  • VisionMoE本地部署的创新设计:从架构演进到高效实现
  • 102-基于Spark的招聘数据预测分析推荐系统
  • Android中RecyclerView基本使用
  • SpringBoot配置生效优先级
  • CPU缓存(CPU Cache)和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缓存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用于提高性能的关键技术
  • Irix HDR Pro:专业级 HDR 图像处理软件
  • ubuntu 端口占用 但是找不到进程 与docker 容器镜像相关
  • rem:CSS中的相对长度单位
  • B.10.01.3-性能优化实战:从JVM到数据库的全链路优化
  • 莫比乌斯反演学习笔记
  • .htaccess 文件上传漏洞绕过总结
  • Delphi:TList/TObjectList 设计中的 Notify 设计范式
  • 供应链需求预测项目如何设定合理的KPI、准确率指标(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