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到数字化落地 —— 第一章 企业战略
文章目录
- (一)什么是企业战略?
- (二)企业战略是一成不变的吗?
- (三)重新定义企业战略
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初创企业,都会给自己定义一张宏大的蓝图,然后下意识的认为,这个企业的愿景和蓝图,就是企业的战略。那我们先来剖析一下,到底怎么理解企业战略?
(一)什么是企业战略?
从官方的解释来看:「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企业战略是层出不穷的,例如信息化就是一个全新的战略。企业战略虽然有多种,但基本属性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的谋略,都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从描述上来看,我们会发现,概念很繁琐,给人一种仿佛说了,但是又好像没说的感觉,妥妥的「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针对官方描述,我来尝试转成「人话」跟大家一起分享。所谓的企业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从企业愿景与使命,拆解下来的「一套动态选择的优先级系统」。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说直白一点,战略不是「目标」,而是「取舍」,迈克尔·波特定义: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做什么」。借用以下例子来跟大家分享:
- 西南航空:放弃枢纽辐射模式,专注点对点航线。结果:连续 47 年盈利,成为美国最赚钱的航空公司;
- Costco:放弃高毛利,专注会员价值。结果:会员续费率超 90%,单店坪效是沃尔玛的 2 倍;
- 比亚迪:放弃燃油车技术路径,All in 新能源。结果:2023 年新能源车销量全球第二,电池市占率超 15%;
- 优衣库:放弃时尚追逐,专注「基础款」。结果:全球门店超 2000 家,成为「平价高品质」代名词;
- 柯达:拒绝放弃胶卷,错失数码革命。结果:2012 年申请破产,市值从 310 亿美元暴跌至 1.75 亿美元;
- 乐视:盲目扩张,资源分散。结果:资金链断裂,创始人贾跃亭出走美国,生态帝国崩塌。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针对上述案例,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句的描述中,都有一个相似的词汇“拒绝/放弃”,在这里借用这些案例,只是想跟大家一起重新对齐一个更好理解的概念:「企业战略」=「企业取舍」。
说白了,企业战略的重点,其实就是资源杠杆,将有限资源集中于能创造差异化价值的领域。正如任正非所言:「战略就是选择,选择就是放弃,不放弃就没有选择」。
(二)企业战略是一成不变的吗?
之前,在企业内做战略的时候,讨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已经确定好的战略到底要不要改变?其实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变啊,肯定是变」。但实际上,这个观点正确但不完全正确。因为,在市场的不同阶段,其实针对战略「变不变」,是有不同的解法。
在某些传统行业,或者工业时代,整个市场相对清晰稳定的情况下,其实,战略一旦制定即可按计划执行。当然,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去看待市场,我们会发现,我们今天其实处在一个「最大的不变就是变」的时代,也就是在这个千变万化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下,我们的战略,是一直在变化。
这时候,我们又会有新的疑问了,战略一直变,执行怎么办?对此,我们逐步展开分析,并且借用「古人的智慧」来解一下这道题。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写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套用到现代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尝试把市场当成「敌人」,翻译过来就是「能根据市场变化而依然获胜的人,可以称为神」。我们借用古人的智慧,理解核心原理,「以不变应万变」,翻译到现代社会,我们发现依然是有显著效果:
古代 | 现代 |
---|---|
君主「道、天、地、将、法」五维分析。 | 数字化五事模型:用户需求(道)、技术趋势(天)、市场生态(地)、组织能力(将)、数据治理(法)。 |
赤壁之战:周瑜根据曹军不习水战、连舟易火攻的特点,放弃正面决战,借东风火攻破敌。 | 美团大战饿了么,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用下沉市场数据反推履约效率优化。 |
天时(趋势)、地利(资源)、人和(组织)。 | 天时传感器:AI 舆情监控+专利地图扫描技术风口;地利热力图:用 GIS 系统标注供应链节点与数字基建密度;人和诊断仪:通过员工数字技能图谱识别能力缺口。 |
从古到今,有太多太多的古人智慧的沉淀,反观历史上种种,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最大的不变就是变」一直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下,变对某个形态下的企业影响情况到底多大,以及这个企业对一些变化的敏感度的感知,从而决定着某个企业能走多远。
(三)重新定义企业战略
从上面的分析,抛开一切外界的影响和之前的认知,我们尝试重新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何谓企业战略?用高大上的一句话来描述:「一套动态演化的生态化生存算法,通过价值锚定、资源博弈与反脆弱设计,在不确定环境中持续雕刻竞争优势的适应性秩序」。
词汇解析:
- 价值锚定:组织存在的终极合法性,可以理解为战略的"北极星"坐标系;
- 资源博弈:有限理性下的生存竞合,可以理解为动态环境中的"兵法推演";
- 反脆弱设计:复杂系统的进化密码,可以理解为企业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和风险应对机制。
从这句话描述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战略,如果抛开人的主观意识和感性认知,其实可以转换成一套标准的规则和算法,让「冷冰冰」的机器,客观地进行分析,通过真实数据所反应的结果,来提供更有效的战略建议。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存在即是在世界中遭遇」。企业正是在价值、资源与风险的纠缠中,完成其商业存在性的自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