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在离线 Ubuntu 环境下部署双 Neo4j 实例(Prod Dev)

在许多开发和生产场景中,我们可能需要在同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独立的 Neo4j 数据库实例,例如一个用于生产环境 (Prod),一个用于开发测试环境 (Dev)。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离线 的 Ubuntu 服务器上,使用 tar.gz 包部署两个 Neo4j 4.4 实例,并配置不同的端口以供外部访问,同时涵盖了部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 需求:

ubuntu系统下,离线环境,我想要部署两套neo4j的数据库(一套prod(服务端口17687,浏览器端口17474),一套dev(服务端口17688,浏览器端口17475),都需要别的主机能访问到)(下载的neo4j版本为neo4j-community-4.4.42-unix.tar.gz)

**前提条件:**Java 11 运行环境

2. 场景目标

  • 环境: 离线 Ubuntu 服务器。
  • 软件: Neo4j Community Edition 4.4.42 (以 neo4j-community-4.4.42-unix.tar.gz 形式提供)。
  • 目标:
    • 部署一个生产实例 (Prod),服务端口 17687 ,浏览器端口 17474 。
    • 部署一个开发实例 (Dev),服务端口 17688 ,浏览器端口 17475 。
    • 两个实例均需配置为可从其他主机访问。
    • 解决部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3. 准备工作

在开始部署之前,请确保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 操作系统: Ubuntu Server (本文以 Ubuntu 为例,其他 Linux 发行版类似)。
  2. Neo4j 安装包: 已将 neo4j-community-4.4.42-unix.tar.gz 文件传输到目标服务器。
  3. Java 运行环境 (JRE/JDK): 至关重要的一点 ,Neo4j 4.4.x 版本明确要求 Java 11 。由于是离线环境,你需要预先将 Java 11 的安装包(例如 OpenJDK 11 JRE/JDK 的 .deb 包或压缩包)传输到服务器并完成安装。可以通过 java -version 命令检查当前 Java 版本。版本不匹配是导致启动失败或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

4. 部署步骤

4.1 必须的配置

**4.1.1 创建安装目录: **为 prod 和 dev 环境分别创建独立的目录。建议放在 /opt 目录下。

sudo mkdir -p /opt/neo4j-prod
sudo mkdir -p /opt/neo4j-dev

**4.1.2 解压 Neo4j: **将 neo4j-community-4.4.42-unix.tar.gz 分别解压到对应的目录。假设你的压缩包位于当前用户的 home 目录下 ( ~ )。

tar -xzf neo4j-community-4.4.42-unix.tar.gz -C /opt/neo4j-prod --strip-components=1
tar -xzf neo4j-community-4.4.42-unix.tar.gz -C /opt/neo4j-dev --strip-components=1
  • –strip-components=1 用于去除压缩包内顶层的目录结构。

4.1.3 创建数据和日志目录: 为两个实例分别创建数据和日志存储目录,并确保 Neo4j 进程有权限访问(如果使用特定用户运行 Neo4j,需要调整权限)。

sudo mkdir -p /var/lib/neo4j-prod/data
sudo mkdir -p /var/log/neo4j-prod
sudo mkdir -p /var/lib/neo4j-dev/data
sudo mkdir -p /var/log/neo4j-dev

**4.1.4 配置 Prod 实例: **编辑 prod 实例的配置文件 /opt/neo4j-prod/conf/neo4j.conf 。你可以使用 nano 或 vim 编辑器。

sudo nano /opt/neo4j-prod/conf/neo4j.conf

找到并修改或取消注释以下行:

# ... 其他配置 ...# Bolt connector
# Bolt 监听地址和端口,0.0.0.0 表示监听所有网络接口
dbms.connector.bolt.listen_address=0.0.0.0:17687# HTTP connector
# HTTP 浏览器监听地址和端口
dbms.connector.http.listen_address=0.0.0.0:17474# HTTPS connector
# HTTPS 浏览器监听地址和端口 (如果启用HTTPS)
# dbms.connector.https.listen_address=0.0.0.0:17473 # 可以保持注释或配置一个不同于dev的端口# 数据目录
dbms.directories.data=/var/lib/neo4j-prod/data# 日志目录
dbms.directories.logs=/var/log/neo4j-prod# 导入目录 (如果需要)
# dbms.directories.import=/path/to/prod/import# 内存配置 (根据服务器资源调整)
# dbms.memory.heap.initial_size=1g
# dbms.memory.heap.max_size=1g
# dbms.memory.pagecache.size=2g# 允许远程访问浏览器 (4.x 版本通常默认允许,但明确设置更保险)
# dbms.security.allow_csv_import_from_urls=true # 如果需要从URL导入CSV
# dbms.security.procedures.unrestricted=my.extensions.example,my.procedures.* # 如果有自定义插件# ... 其他配置 ...

保存并关闭文件 (在 nano 中是 Ctrl+X , 然后 Y , 然后 Enter )。

4.1.5 配置 Dev 实例: 编辑 dev 实例的配置文件 /opt/neo4j-dev/conf/neo4j.conf 。

sudo nano /opt/neo4j-dev/conf/neo4j.conf

找到并修改或取消注释以下行:

# ... 其他配置 ...# Bolt connector
dbms.connector.bolt.listen_address=0.0.0.0:17688# HTTP connector
dbms.connector.http.listen_address=0.0.0.0:17475# HTTPS connector
# dbms.connector.https.listen_address=0.0.0.0:17476 # 可以保持注释或配置一个不同于prod的端口# 数据目录
dbms.directories.data=/var/lib/neo4j-dev/data# 日志目录
dbms.directories.logs=/var/log/neo4j-dev# 导入目录 (如果需要)
# dbms.directories.import=/path/to/dev/import# 内存配置 (通常 dev 环境可以配置得比 prod 低)
# dbms.memory.heap.initial_size=512m
# dbms.memory.heap.max_size=512m
# dbms.memory.pagecache.size=1g# ... 其他配置 ...

保存并关闭文件 (在 nano 中是 Ctrl+X , 然后 Y , 然后 Enter )。

4.1.6 配置防火墙: 如果你的 Ubuntu 服务器启用了防火墙 (如 ufw ),需要允许外部访问配置的端口。

# 允许 Prod 实例端口
sudo ufw allow 17687/tcp
sudo ufw allow 17474/tcp
# 如果启用了 HTTPS for Prod,也需要允许对应端口
# sudo ufw allow 17473/tcp
# 允许 Dev 实例端口
sudo ufw allow 17688/tcp
sudo ufw allow 17475/tcp
# 如果启用了 HTTPS for Dev,也需要允许对应端口
# sudo ufw allow 17476/tcp
#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使之生效
sudo ufw reload
# 查看防火墙状态和规则
sudo ufw status verbose

**4.1.7 启动 Neo4j 实例: **分别启动两个实例。

启动 Prod 实例:

sudo /opt/neo4j-prod/bin/neo4j start

启动 Dev 实例:

sudo /opt/neo4j-dev/bin/neo4j start

**4.1.8 检查状态: **检查两个实例的运行状态。

检查 Prod 实例:

sudo /opt/neo4j-prod/bin/neo4j status

检查 Dev 实例:

sudo /opt/neo4j-dev/bin/neo4j status

如果看到 “Neo4j is running” 或类似信息,表示启动成功。

4.1.9 访问和初始设置:

至此,就算是部署完成了。

  • **Prod 实例: **在其他机器的浏览器中访问 http://<你的服务器IP>:17474 。
  • **Dev 实例: **在其他机器的浏览器中访问 http://<你的服务器IP>:17475 。

首次连接时,会要求使用默认用户名 neo4j 和默认密码 neo4j 登录。登录后,系统会强制你修改密码。请为每个实例设置不同的强密码。

4.1.10 停止实例 (如果需要):

停止 Prod 实例:

sudo /opt/neo4j-prod/bin/neo4j stop

停止 Dev 实例:

sudo /opt/neo4j-dev/bin/neo4j stop

4.2 可选的配置

可选:配置为 Systemd 服务 (推荐)

为了方便管理(开机自启、后台运行、重启等),建议将 Neo4j 实例配置为 systemd 服务。

4.2.1 创建 Prod 服务文件:

sudo nano /etc/systemd/system/neo4j-prod.service

粘贴以下内容 (如果使用特定用户运行,请修改 User 和 Group ):

[Unit]
Description=Neo4j Graph Database (Prod)
After=network.target[Service]
Type=forking
User=root  # 或者你创建的专用用户,如 neo4j
Group=root # 或者你创建的专用用户组,如 neo4j
ExecStart=/opt/neo4j-prod/bin/neo4j start
ExecStop=/opt/neo4j-prod/bin/neo4j stop
ExecStatus=/opt/neo4j-prod/bin/neo4j status
PIDFile=/opt/neo4j-prod/run/neo4j.pid # 确认 PID 文件路径是否正确,可能在 /var/run/neo4j-prod 等
Restart=on-failure
LimitNOFILE=65536 # 增加文件描述符限制[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注意: PIDFile 的路径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查 Neo4j 启动后 run 目录下的 neo4j.pid 文件位置。如果以非 root 用户运行,确保该用户对 /opt/neo4j-prod 及其子目录有读写执行权限,特别是 run , logs , data 目录。

4.2.2 创建 Dev 服务文件:

sudo nano /etc/systemd/system/neo4j-dev.service

粘贴以下内容 (同样注意 User 和 Group ):

[Unit]
Description=Neo4j Graph Database (Dev)
After=network.target[Service]
Type=forking
User=root  # 或者你创建的专用用户
Group=root # 或者你创建的专用用户组
ExecStart=/opt/neo4j-dev/bin/neo4j start
ExecStop=/opt/neo4j-dev/bin/neo4j stop
ExecStatus=/opt/neo4j-dev/bin/neo4j status
PIDFile=/opt/neo4j-dev/run/neo4j.pid # 确认 PID 文件路径
Restart=on-failure
LimitNOFILE=65536[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4.2.3 启用和管理服务:

# 重新加载 systemd 配置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启动 Prod 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neo4j-prod
# 启动 Dev 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neo4j-dev
# 查看 Prod 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neo4j-prod
# 查看 Dev 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neo4j-dev
# 设置 Prod 服务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o4j-prod
# 设置 Dev 服务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o4j-dev
# 停止服务 (示例: 停止 prod)
# sudo systemctl stop neo4j-prod
# 重启服务 (示例: 重启 dev)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o4j-dev

5.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在离线的 Ubuntu 服务器上部署了两个独立的 Neo4j 实例,并配置了不同的端口供外部访问。关键在于为每个实例提供独立的安装、数据和日志目录,并仔细配置 neo4j.conf 文件中的监听地址、端口和目录路径。同时,确保运行环境满足 Neo4j 的要求(特别是 Java 11),并掌握了通过检查日志、访问地址和端口监听状态来排查启动问题的基本方法。使用 systemd 服务管理 Neo4j 实例是推荐的最佳实践,可以大大简化运维工作。

6. 附录

Neo4j下载地址:

https://neo4j.com/deployment-center/

http://www.xdnf.cn/news/1174.html

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依赖、Jar 包与 War 包:Java 开发基石探秘
  • 实验七 ADC0804 数字电压表
  • d2025421
  • 【趣味小游戏】--扫雷游戏
  • 盈达科技GEO解决方案:破解AI时代品牌增长困局
  • 【微服务】SpringBoot制作Docker镜像接入SkyWalking详解
  • webrtc使用
  • python数据分析(二):Python Pandas索引技术详解
  • 【RAG】一篇文章介绍多模态RAG(MRAG)
  • 【leetcode100】零钱兑换
  • Oracle高级语法篇-分析函数详解
  • ORA 600 [qkaQknLTPruneKaf:1] BUG 分析与处理
  • RSGISLib:一款功能强大的GIS与RS数据处理Python工具包
  • 【深度学习新浪潮】新视角生成的研究进展调研报告(2025年4月)
  • 具身智能的理论基础
  • 2025年五大ETL数据集成工具推荐
  • MongoDB索引
  • 智能座舱测试内容与步骤
  • 影刀RPA怎么和AI结合,制作自动采集小红书爆款文章+自动用AI改写标题、内容+用AI文生图生成发文图片+自动在小红书上发布文章
  • PyTorch 多 GPU 入门:深入解析 nn.DataParallel 的工作原理与局限
  • 基于贝叶斯优化的Transformer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模型Bayes-Transformer【MATLAB】
  • 三网通电玩城平台系统结构与源码工程详解(五):客户端热更机制与多端资源分发流程
  • AI 技术发展:从起源到未来的深度剖析
  • 电容加速电路!
  • 二、Python编程基础02
  •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2】理解线性回归中的连续值与离散值
  • Spring XML 配置
  • Kotlin集合全解析:List和Map高频操作手册
  • LM35 温度传感器介绍
  • 学习前端(前端技术更新较快,需持续关注技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