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小土堆pytorch--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

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

  • 一级目录
    • 二级目录
      • 三级目录
  • 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
    • 1. 损失函数用法说明
      • 1.1 L1LOSS
      • 功能
      • 公式及参数
      • 输入要求
      • 已弃用参数
      • 形状要求
      • 1.2 MSELOS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345b8768bdb04160a6c76816a7c8b89a.png)
      • 功能
      • 公式及参数
      • 输入要求
      • 1.3 交叉熵损失函数
      • 功能与原理
      • 参数
      • 形状要求
    • 2. 反向传播
      • 概念
      • 工作原理
      • 直观理解

一级目录

二级目录

三级目录

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

1. 损失函数用法说明

我们举个例子,假如一张考试卷满分100分,其中选择30分,填空20分,解答50分
但是某位同学考了30分,这三项都是10分,满分与考试成绩的差距就叫做损失
请添加图片描述
作用:

  1. 计算实际输出和目标之间的差距
  2. 为我们更新输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1 L1LOSS

这是pytorch官网对于L1Loss的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PyTorch中 nn.L1Loss 类的文档说明,用于计算平均绝对误差损失:

功能

度量输入张量 x 和目标张量 y 对应元素间的平均绝对误差(MAE )。

公式及参数

  • 未规约情况(reduction='none' :对每个样本计算损失,公式为 l n = ∣ x n − y n ∣ l_n = |x_n - y_n| ln=xnyn ,得到损失向量 L = { l 1 , . . . , l N } T L = \{l_1, ..., l_N\}^T L={l1,...,lN}T N N N 是批量大小。
  • 规约情况
    • reduction='mean' (默认 ):对损失向量求均值,计算所有元素损失平均值。
    • reduction='sum' :对损失向量求和,得到所有元素损失总和。

输入要求

xy 是形状任意但需相同、元素总数相同的张量,支持实值和复值输入。

已弃用参数

size_averagereduce 已弃用,指定它们会覆盖 reduction 参数设置,推荐使用 reduction 来确定损失规约方式。

形状要求

输入和目标张量形状为 (N, *)N 是批量大小, * 代表任意额外维度;若 reduction='none' ,输出形状与输入相同,否则输出为标量。

import torch
from torch.nn import L1Lossinputs = torch.tensor([1,2,3], dtype = torch.float32)
targets = torch.tensor([1,2,5], dtype = torch.float32)inputs = torch.reshape(inputs,(1,1,1,3))
targets = torch.reshape(targets, (1,1,1,3))loss = L1Loss()
result = loss(inputs, targets)print(result)

运行结果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torch
from torch.nn import L1Lossinputs = torch.tensor([1,2,3], dtype = torch.float32)
targets = torch.tensor([1,2,5], dtype = torch.float32)inputs = torch.reshape(inputs,(1,1,1,3))
targets = torch.reshape(targets, (1,1,1,3))loss = L1Loss(reduction="sum")
result = loss(inputs, targets)print(result)

换成sum的模式,就是求损失的和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MSELOS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关于PyTorch中 nn.MSELoss 类的说明,用于计算均方误差损失:

功能

衡量输入张量 x 和目标张量 y 对应元素间的均方误差(即L2范数的平方 )。

公式及参数

  • 未规约情况(reduction='none' :对每个样本计算损失,公式为 l n = ( x n − y n ) 2 l_n = (x_n - y_n)^2 ln=(xnyn)2 ,得到损失向量 L = { l 1 , . . . , l N } T L = \{l_1, ..., l_N\}^T L={l1,...,lN}T N N N 是批量大小。
  • 规约情况
    • reduction='mean' (默认 ):对损失向量求均值,即计算所有元素损失的平均值。
    • reduction='sum' :对损失向量求和,得到所有元素损失总和。

输入要求

xy 是形状任意的张量,且元素总数相同。

import torch
from torch.nn import L1Loss, MSELossinputs = torch.tensor([1,2,3], dtype = torch.float32)
targets = torch.tensor([1,2,5], dtype = torch.float32)inputs = torch.reshape(inputs,(1,1,1,3))
targets = torch.reshape(targets, (1,1,1,3))loss = L1Loss(reduction="sum")
result = loss(inputs, targets)print(result)loss = MSELoss(reduction="sum")
result = loss(inputs, targets)print(result)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交叉熵损失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般用于多分类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PyTorch中 nn.CrossEntropyLoss 类的相关说明,用于分类问题损失计算:

功能与原理

  • LogSoftmaxNLLLoss 融合在一个类中,适用于C个类别的分类训练任务。输入是每个类别的原始未归一化分数,目标是类别索引。
  • 计算公式:未指定权重时, l o s s ( x , c l a s s ) = − l o g ( e x p ( x [ c l a s s ] ) ∑ j e x p ( x [ j ] ) ) = − x [ c l a s s ] + l o g ( ∑ j e x p ( x [ j ] ) ) loss(x, class) = -log(\frac{exp(x[class])}{\sum_{j} exp(x[j])}) = -x[class] + log(\sum_{j} exp(x[j])) loss(x,class)=log(jexp(x[j])exp(x[class]))=x[class]+log(jexp(x[j])) ;指定权重 weight 时, l o s s ( x , c l a s s ) = w e i g h t [ c l a s s ] ( − x [ c l a s s ] + l o g ( ∑ j e x p ( x [ j ] ) ) ) loss(x, class) = weight[class](-x[class] + log(\sum_{j} exp(x[j]))) loss(x,class)=weight[class](x[class]+log(jexp(x[j]))) ,最后对小批量样本损失进行平均或求和。

参数

  • weight (可选):手动为每个类指定重缩放权重,是大小为C(类别数)的1D张量,处理训练集类别不均衡时有用。
  • size_averagereduce :已弃用,分别涉及损失平均或求和相关功能,指定它们会覆盖 reduction
  • ignore_index (可选):指定被忽略的目标值,其不参与输入梯度计算, size_average=True 时,损失在非忽略目标上平均。
  • reduction (可选):确定输出的规约方式,'none' 不规约,'mean' 求加权均值(默认 ),'sum' 求和。

形状要求

  • 输入:形状为 (N, C)(N, C, d1, d2, ..., dk) K ≥ 1 K\geq1 K1 ,用于高维情况),N 是批量大小,C 是分类的类别数。
  • 目标:形状为 (N)(N, d1, d2, ..., dk) K ≥ 1 K\geq1 K1 ),值在 0C - 1 范围。
  • 输出reduction='none' 时与目标形状相同,否则为标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torch.nn import L1Loss, MSELoss# inputs = torch.tensor([1,2,3], dtype = torch.float32)
# targets = torch.tensor([1,2,5], dtype = torch.float32)
#
# inputs = torch.reshape(inputs,(1,1,1,3))
# targets = torch.reshape(targets, (1,1,1,3))
#
# loss = L1Loss(reduction="sum")
# result = loss(inputs, targets)
#
# print(result)
#
# loss = MSELoss(reduction="sum")
# result = loss(inputs, targets)
#
# print(result)x = torch.tensor([0.1,0.2,0.3])
y = torch.tensor([1])
x = torch.reshape(x, (1,3))
loss_cross = nn.CrossEntropyLoss()
result = loss_cross(x, y)
print(resul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一下:

  1. loss function 要根据需求(要解决的问题)来使用
  2. 要注意输入输出

2. 反向传播

概念

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是一种在神经网络训练中计算梯度的方法 。神经网络训练的目标是调整参数(权重和偏置 ),使网络输出尽可能接近真实标签,而反向传播能高效计算参数的梯度,基于梯度来调整参数。

工作原理

  1. 前向传播:输入数据进入神经网络,依次经过各个隐藏层,最后到达输出层得到输出结果。比如图像识别任务中,图像数据输入,经多层处理得到各类别的预测概率。
  2. 计算损失:用损失函数(如前面介绍的交叉熵损失等 )衡量预测结果和真实标签的差距。损失反映了当前网络预测的好坏程度。
  3. 反向传播:从输出层开始,将损失关于输出的梯度反向传播回网络的输入层。依据链式法则,计算损失对每一层参数(权重和偏置 )的梯度。例如在一个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中,先算出损失对第二层参数的梯度,再通过链式法则算出对第一层参数的梯度 。
  4. 参数更新:根据计算出的梯度,使用优化算法(如随机梯度下降 )来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梯度指示了参数调整的方向和幅度,通常沿着梯度反方向调整参数,使损失降低。

直观理解

可以把神经网络想象成一个复杂的函数,输入数据经函数运算得到输出。反向传播就像是告诉这个函数,它哪里算得不对,通过计算梯度指出参数如何调整能让计算结果更准确,然后不断调整参数,让函数计算得越来越好。

import torchvision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torch.nn import Sequential, Conv2d, MaxPool2d, Flatten, Linear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data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das",train=False,transform=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download=True)
dataloader = DataLoader(dataset, batch_size=64)class Test(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Test,self).__init__()self.model1 = Sequential(Conv2d(3,32,5,padding=2),MaxPool2d(2),Conv2d(32, 32, 5, padding=2),MaxPool2d(2),Conv2d(32, 64, 5, padding=2),MaxPool2d(2),Flatten(),Linear(1024, 64),Linear(64, 10))def forward(self,x):x = self.model1(x)return xloss = nn.CrossEntropyLoss()
test = Test()
for data in dataloader:imgs, targets = dataoutputs = test(imgs)result_loss = loss(outputs,targets)# print(result_loss)result_loss.backward()print("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往下走了一行是,自动更新出梯度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一节我们会使用优化算法(如随机梯度下降 )来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

http://www.xdnf.cn/news/8984.html

相关文章:

  • Godot的RichTextLabel富文本标签,鼠标拖拽滚动,方向键滚动,底部吸附,自动滚动
  • 微信小程序进阶第2篇__事件类型_冒泡_非冒泡
  • 【QT】TXT文件的基础操作
  • 运行打印Hello World启动了多少线程?
  • Python线程同步:保障多线程程序的稳定性与正确性
  • 加速科技荣登2025杭州准独角兽榜单
  • ChatGPT 如何工作——提示工程、对话记忆与上下文管理解析
  • 临床试验中的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
  • hadoop纠删码基本原理
  • 【Fifty Project - D31】
  • 【ArcGIS】ArcGIS AI 助手----复现
  • Java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从基础到高级的全面解析
  • MySql(二)
  • 高效的接口自动化测试工具:Apifox
  • 学习threejs,使用three-spritetext实现黑客帝国数字雨效果
  • Kafka Kraft模式集群 + ssl
  • 14.测速小车(测速模块)
  • Linux连接服务器全攻略:从基础到进阶
  • AI时代新词-生成对抗网络(GAN)
  • 最新Spring Security实战教程(十六)微服务间安全通信 - JWT令牌传递与校验机制
  • CMake指令:set()
  • 行为型:策略模式
  • Flink流处理基础概论
  • 20250526惠普HP锐14 AMD锐龙 14英寸轻薄笔记本电脑(八核R7-7730U)的显卡驱动下载
  • 记录 | Android TextView 中的滚动方向
  • 基于Python flask 的豆瓣电影top250数据评分可视化
  •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Acwing 提高课)----动态规划·区间DP
  • 【C++指南】string(四):编码
  • 单细胞数据分析(五):三种整合单细胞数据(Harmony、fastMNN、SCTransform)的完整流程
  • 学员投稿:华为,ov等手机主流大厂桌面未读计数角标更新接口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