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 单次转换、连续转换、扫描转换和间接转换模式 详解。
前言
上节我们 讲解了什么是ADC, 如何用ADC,讲解了ADC,以及ADC的规则组和注入组,见ADC工作原理,规则通道,注入通道详解。这一篇,我们讲一下ADC的转换模式。
什么是ADC的转换模式呢?
ADC转换完成后,数据是放入数据寄存器的。但何时何种方式转换?这与ADC的转换模式相关。
ADC 单次转换、连续转换、扫描转换和间接转换模式 简述
单次转换模式:一次对配置的通道转换完成就结束了。可以一次转换单个通道。也可以一次转换多个通道(此时可与扫描转换模式搭配使用)
连续转换模式:一次转换完成并不结束,而是开启下一次转换,直到被显示停止。
扫描转换模式:一次准换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是依次转换的。可以与单次转换模式或者 连续转换模式搭配使用。
间接转换模式:先转换n个通道,再转换接下来的n个通道,直到转换完成。
ADC 四种模式对比
1.单次转换模式(Single Conversion Mode)
定义:ADC只进行一次转换,转换完成后即停止,需要外部触发信号(如软件指令、硬件触发信号)才能启动下一次转换。
特点:每次转换独立进行,适用于偶尔采集数据的场景,如系统初始化时的校准测量或特定事件触发时的单次测量。类比:如同手动按下相机快门拍摄单张照片。
2.连续转换模式(Continuous Conversion Mode)
定义:ADC持续不断地进行转换,无需每次手动触发,转换结果自动更新到数据寄存器。
特点:转换过程自动循环,适合需要实时监测的场景,如传感器信号的持续采集。 类比:如同自动连拍的相机,持续捕捉画面。
3.扫描转换模式(Scan Conversion Mode)
定义:ADC按预设顺序依次对多个通道进行转换,每个通道转换完成后自动切换至下一通道,结果按顺序存储。
特点:简化多通道数据采集的编程复杂度,适合需要同时监测多个信号的场景。 类比:如同多镜头相机依次拍摄不同景物,最终生成多张照片。
文档详解
1.单次转换
2.连续转换
3.扫描转换
4.间接转换
代码实现
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