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综合布线技术”课程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技术”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操性,旨在培养具备网络布线规划设计、安装、维护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提出,这一课程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的新方向
“岗课赛证”融通是国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育人模式。它要求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以技能大赛为依托,以职业证书为检验标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抓手,“岗课赛证”为“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课程开发策略:从岗位需求到技能认证的闭环设计
岗位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需紧扣行业岗位能力标准,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技能大赛为依托:通过引入真实情境的竞赛模块,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
职业证书为检验:以证书考核标准为“试金石”,完善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
二、课程现存问题:三大痛点亟待解决
(一) 大赛资源转化不足
“综合布线技术”课程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紧密相关。该赛项基于真实工程案例,按照国际、国家标准设计,涵盖7个实操模块,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然而,许多中职学校未能将大赛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导致竞赛与教学脱节,影响“岗课赛证”融合效果。
(二) 实训条件不足
该课程实践性强,实训课时占比高达60%。但建设标准化实训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网络布线设备、光纤熔接机等高成本器材。调查显示,湖南省部分中职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存在实训设备短缺、耗材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内容滞后
部分学校课程内容未根据岗位需求更新,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同时,传统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较低,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三、中职“综合布线技术”课程设计策略
(一)德技并修: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综合布线技术”课程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将信息网络布线行业的评价标准引入日常教学和技能训练,推动教学标准化、规范化。
精神引领与职业素养培养:将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课程评价体系,助力学生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以赛促学:打造活页式校本实训教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要求选手在8小时内完成系统设计、布线施工、链路搭建等任务,代表行业最高水平。为实现教学与竞赛的深度融合,中职学校应:
赛课融合:将竞赛模块转化为课程项目,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和竞赛特点,设计适合本校的活页式校本实训教材。
模块化教学:将实训内容分为铜缆端接、光纤熔接、工程设计、施工四大模块,突出学生主动性与实践性。
实用化改造:简化竞赛内容,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发高品质、实用性强的项目教学内容,由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提供指导。
(三)数字化赋能:创新教学模式
在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综合布线技术”课程需紧跟时代步伐,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开发:制作高质量课件、微课、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趣味性。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依托精品在线课程平台,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目标,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技术驱动学习: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