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操作系统的初步了解

 

目录

引言:什么是操作系统?

一、设计操作系统的目的

二、操作系统是做什么的:

操作系统主要有四大核心任务:

1. 管理硬件

2. 运行软件

3. 存储数据

4. 提供用户界面

如何理解操作系统的管理呢?

1. 什么是操作系统中的"事件"?

2. 事件管理的四个步

步骤1:事件发生 - 学生举手

步骤2:登记事件 - 老师记名字

步骤3:排队处理 - 教务处整理申请

步骤4:分配处理 - 老师找对应的负责人

3. 真实例子:你按下键盘时发生了什么?

4.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三、系统调用与库函数概念:

结语


引言:什么是操作系统?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按下电脑电源键后,它是如何从一块“冰冷的铁盒子”变成可以玩游戏、写文档、上网冲浪的智能工具的?
背后的关键就是——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
它就像电脑的“大管家”,负责管理硬件、协调软件,让你能轻松地和电脑“对话”。

操作系统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进行软硬件资源管理的软件!

他是我们买来的电脑这个豪宅的一个管家,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管理


一、设计操作系统的目的

1、对下,与硬件交互,管理所有的软硬件资源,使其稳定的,高效的,安全的进行良好的工作(手段)

2、对上,为用户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运行环境。(目的)


二、操作系统是做什么的:

操作系统主要有四大核心任务:

1. 管理硬件

  • 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这些硬件设备千差万别,但操作系统让它们能协同工作。

  • 举例:当你打字时,操作系统把键盘信号转换成屏幕上显示的字符。

2. 运行软件

  • 电脑可以同时运行微信、浏览器、游戏,而不会混乱,全靠操作系统分配资源。

  • 举例:你在听音乐的同时写文档,操作系统确保两者不会互相干扰。

3. 存储数据

  • 文件存到哪里?怎么快速找到?操作系统帮你管理硬盘、U盘甚至云存储。

  • 举例:你保存的“作业.docx”其实是被操作系统安排到硬盘的某个位置。

4. 提供用户界面

  • 图形界面(如Windows的桌面)或命令行(如Linux的终端),都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交互方式”。

  • 举例:你点击图标打开软件,其实是操作系统在背后执行程序。


 

如何理解操作系统的管理呢?

我们把学校简化为校长-辅导员-学生这三个层次,那么校长就是管理的人,也就是操作系统,学生就是被管理的人。那么学生和校长之间会经常见面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操作系统管理软硬件也不需要经常“见面”。

校长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会借助“辅导员“这个中间角色,这个中间角色,承担的就是对上(校长)获取数据,对下(学生)进行执行决策工作。

我们可以将操作系统的事件管理类比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并借助数据结构(如链表)来理解其核心逻辑。


1. 什么是操作系统中的"事件"?

想象一下,你在用电脑时:

  • 按下键盘("老师,我有问题!")

  • 点击鼠标("老师,这个我不懂!")

  • 程序请求打开文件("老师,我要借书!")

这些就是操作系统要处理的"事件"。就像教务处要处理学生的各种申请一样。

操作系统的事件(如硬件中断、用户输入、程序请求)需要被高效处理,其管理逻辑可总结为:
“先描述,再组织”

  • 描述:用数据结构(如struct)定义事件的属性(类似“学生档案”)。

  • 组织:通过链表、队列等结构管理多个事件(类似“班级花名册”)。

2. 事件管理的四个步

步骤1:事件发生 - 学生举手

  • 硬件事件:键盘被按下(就像学生突然举手)

  • 软件事件:程序请求资源(就像学生提交请假条)

步骤2:登记事件 - 老师记名字

操作系统会把每个事件记录下来,就像老师在小本本上记下学生的问题:

struct 事件记录 
​​​​​​​{int 事件类型;      // 是键盘问题?还是鼠标问题?void *具体内容;    // 比如按下了"A"键struct 事件记录 *下一个; // 下一条记录
};

步骤3:排队处理 - 教务处整理申请

所有事件会被放进一个待办清单(队列):

struct 事件记录 *待办清单; // 所有等待处理的事件

操作系统不会一下子处理所有事,而是:

  • 紧急事件优先(就像受伤学生可以插队看校医)

  • 普通事件按顺序(就像交作业要排队)

步骤4:分配处理 - 老师找对应的负责人

  • 键盘问题 → 交给输入法老师

  • 文件请求 → 交给文件系统老师

  • 网络请求 → 交给网络老师

就像教务处会把请假申请转交给班主任,把食堂问题转交给后勤处。

3. 真实例子:你按下键盘时发生了什么?

  1. 你按下"A"键(学生举手)

  2. 键盘说:"OS大人,有人按我!"(登记事件)

  3. OS把这个按键事件放进待办清单(记在小本本上)

  4. OS看清单后说:"这是输入问题,交给输入法处理"

  5. 输入法收到"A",显示在屏幕上(老师解答了问题)

4.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优点学校类比操作系统
不混乱不会所有学生同时围着老师硬件/软件不会互相干扰
高效率教务处用名单快速处理OS用队列快速响应
好维护新老师来只需看名单新硬件只需加驱动

 


 

如果同时按下100个键会怎样呢?

想象课间休息时,100个学生同时冲向老师办公室问问题:

  • 老师办公室只有一个门 → 相当于计算机的中断控制器

  • 老师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学生 → 相当于CPU的单核处理能力

那我们的操作系统会如何处理呢?

  1. 硬件层面

    • 键盘控制器会把这些按键转换成扫描码,暂时存在自己的小仓库(缓冲区)

    • 就像学生们先在办公室外排队领号码牌

  2. 操作系统层面

    // 操作系统维护的键盘缓冲区
    #define KEY_BUFFER_SIZE 128
    char key_buffer[KEY_BUFFER_SIZE];
    int buffer_index = 0;
    • 当缓冲区快满时(比如已经存了120个键):

      • 键盘会亮起指示灯警告(就像办公室挂出"排队已满"的牌子)

      • 新按的键可能被丢弃(就像后来的学生被劝退)

  3. 用户感知

    • 你会看到字符一个接一个出现,可能有轻微延迟

    • 高端键盘(如机械键盘)的"防鬼键"技术就像增加了更多老师助理

例如

  • 键盘轮询速率:普通键盘100-1000Hz,相当于老师每分钟能接待100-1000个学生

  • N-key Rollover:游戏键盘的"全键无冲"就像办公室开了10个接待窗口


 

总结的来说,任何计算机对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都需要遵守“先描述,再组织”这一原则。这也是现在主流的面向对象的语言,都要提供1、面向对象。2、标准库的原因。

计算机管理硬件
1、描述起来,用struct结构体。
2、组织起来,用链表或者其他的高效的数据结构

三、系统调用与库函数概念:

我们以买外卖的两种方式来进行比较:

场景系统调用库函数
点外卖方式直接打电话给餐厅老板(内核)使用外卖APP(如美团)
操作复杂度需要说清楚所有细节一键下单,自动填充常用信息
安全性餐厅老板可能拒绝奇怪要求APP会过滤危险请求
效率慢(每次都要详细沟通)快(自动记忆历史订单)
灵活性可以提特殊要求(多加辣)只能选APP提供的选项

实质上

对比维度系统调用库函数
定义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底层服务接口开发者封装的函数集合
执行权限需要切换到内核态(高权限)在用户态运行(普通权限)
性能开销高(需上下文切换)低(无模式切换)
功能范围基础硬件操作(如读写磁盘)复杂功能组合(如格式化输出)
稳定性长期不变(接口稳定)可能随版本变化
示例open()fork()write()printf()fopen()malloc()

库函数就是对系统调用接口的封装,方便我们安全的,高效的处理任务。 

就好比政府的基础服务一样

  • 就像你去政务大厅办理身份证(必须本人亲自到场)

  • 每次都要安检切换(用户态→内核态)(用户态和内核态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安全机制,它们就像计算机世界的"平民区"和"特权区",其实就是权限的不同)

  • 只能办理基础业务(不能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

库函数就是一个便民APP

  • 就像使用政务APP在线办事

  • 无需亲自到场(全程用户态完成)

  • 整合多个服务(如同时预约医保+社保)

 

 

  •  在开发角度,操作系统对外会表现为一个整体,但是会暴露自己的部分接口,供上层开发使用,这部分由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就叫做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在使用上,功能比较基础,对用户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有心的开发者可以对部分系统调用进行适度封装,从而形成了库。有了库,就更有利于上层用户或者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

结语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不仅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更是现代数字世界的基石。它通过高效、安全地管理资源,让复杂的计算机操作变得简单易用,使开发者能专注于创新,而无需深陷底层细节。

从按下电源键的那一刻起,操作系统便开始无声地协调一切——它像一位无形的指挥家,确保每个组件和谐运作;又像一位智慧的管家,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成为负担。

理解操作系统,不仅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关键,更是洞察数字时代运行逻辑的窗口。无论是开发者、研究者还是普通用户,认识其背后的管理哲学,都能让我们更高效地驾驭技术,探索更广阔的可能性。

正如计算机先驱艾伦·凯所言:“真正优秀的软件不是让人惊叹它能做什么,而是让人忘记它需要存在。”

操作系统,正是这样的存在。

http://www.xdnf.cn/news/4961.html

相关文章:

  • 重构 cluster-db 选择器,新增限制字段 showDb 不影响原功能前提实现查询功能增量拓展
  • ABP vNext + EF Core 实战性能调优指南
  • 捌拾叁- 量子傅里叶变换
  • 【25软考网工】第六章 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基础
  • Rust 中的 `String`、`str` 和 `str`:深入解析与使用指南
  • Java大师成长计划之第16天:高级并发工具类
  • 自动驾驶的“眼睛”:用Python构建智能障碍物检测系统
  • U9C对接飞书审批流完整过程
  • 【Pandas】pandas DataFrame clip
  • js原型污染 + xss劫持base -- no-code b01lersctf 2025
  • PostgreSQL 18 Beta 1发布,有哪些功能亮点?
  • P2572 [SCOI2010] 序列操作 Solution
  • Shell 脚本编程详细指南:第五章 - 函数与参数传递
  • ROS1 和 ROS2 在同一个系统中使用
  • 分布式ID设计 数据库主键自增
  • 第423题-有效的括号序列
  • 大模型——Trae IDE 指南:轻松配置自定义 AI 规则 (Trae Rules)
  • 阅文集团C++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服务器配置错误导致SSL/TLS出现安全漏洞,如何进行排查?
  • 汽车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华为云Flexus+DeepSeek征文|从开通到应用:华为云DeepSeek-V3/R1商用服务深度体验
  • 【软件设计师:存储】16.计算机存储系统
  • gitlab相关面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 Stable Diffusion:AI 图像生成的奥秘
  • 【论文阅读】——Articulate AnyMesh: Open-Vocabulary 3D Articulated Objects Modeling
  • 聚焦车辆模式管理:概念阐释、测试方案设计与实施
  • 代码随想录第40天:图论1
  • Vue3.5 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十八):用户管理
  • 回顾 Vue 3 基础【Plan - May - Week 1】
  • 零基础学Java——第十一章:实战项目 - 控制台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