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代码随想录第40天:图论1

一、相关概念

1.有向图图中边是有方向的

2.无向图:图中边没有方向

3.加权有向图:图中边是有权值的

4.无向图的度:无向图中有几条边连接该节点,该节点就有几度

5.有向图的出度和入度:出度:从该节点出发的边的个数;入度:指向该节点边的个数。

6.连通图:在无向图中,任何两个节点都是可以到达的称之为连通图,如果有节点不能到达其他节                  点,则为非连通图

7.强连通图:在有向图中任何两个节点是可以相互到达

8.连通分量:在无向图中的极大连通子图称之为该图的一个连通分量。

9.强连通分量:在有向图中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之为该图的强连通分量。

10.邻接矩阵: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图结构,邻接矩阵是从节点的角度来表示图,有多少节点就申请多大的二维数组。

11.邻接表:使用 数组 + 链表的方式来表示,邻接表是从边的数量来表示图,有多少边 才会申请对应大小的链表。

二、深度优先搜索

递归 DFS

def dfs(node, visited):if node in visited:return  # 如果已经访问过,直接返回,避免死循环visited.add(node)  # 标记当前节点为已访问print(node)  # 处理当前节点(例如打印)# 遍历所有邻接节点for neighbor in graph[node]:dfs(neighbor, visited)  # 递归访问邻接节点

非递归 DFS(使用显式栈)

def dfs_stack(start):visited = set()stack = [start]  # 初始化栈,将起始节点放入栈中while stack:node = stack.pop()  # 弹出栈顶元素if node in visited:continue  # 已访问就跳过visited.add(node)print(node)  # 处理当前节点# 将未访问的邻接节点加入栈(注意倒序保证顺序一致)for neighbor in reversed(graph[node]):if neighbor not in visited:stack.append(neighbor)
  • visited 集合必须添加在遍历节点之前或出栈/出队之后

  • DFS 中若涉及回溯(如路径恢复),用 path.append()path.pop() 成对出现

  • 避免多次访问同一个节点(循环),用 visited 来剪枝

  • 非递归 DFS 的 stack.append() 顺序要注意(一般用 reversed()

三、广度优先搜索

BFS: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def bfs(start):visited = set()queue = deque([start])  # 初始化队列,将起点入队visited.add(start)  # 标记起点为已访问while queue:node = queue.popleft()  # 队首出队print(node)  # 处理当前节点# 遍历当前节点的所有邻接节点for neighbor in graph[node]:if neighbor not in visited:visited.add(neighbor)  # 标记为已访问queue.append(neighbor)  # 入队以备后续处理

四、所有可达路径(Kamacoder 98)

使用邻接矩阵深搜:

def dfs(graph, x, n, path, result):# 递归终点:当前节点为终点节点 n,说明找到一条完整路径if x == n:result.append(path.copy())  # 添加当前路径的副本到结果集中return# 遍历所有可能的下一跳节点for i in range(1, n + 1):if graph[x][i] == 1:  # 如果存在从 x 到 i 的边path.append(i)    # 将节点 i 加入当前路径dfs(graph, i, n, path, result)  # 递归搜索从 i 开始的路径path.pop()        # 回溯,将 i 从路径中移除def main():# 读取节点数量 n 和边数 mn, m = map(int, input().split())# 初始化邻接矩阵,graph[i][j] == 1 表示存在一条从 i 到 j 的有向边graph = [[0] * (n + 1) for _ in range(n + 1)]# 读取边的信息,构建图for _ in range(m):s, t = map(int, input().split())graph[s][t] = 1  # 表示从 s 到 t 有一条边result = []  # 用于保存所有从 1 到 n 的路径dfs(graph, 1, n, [1], result)  # 从节点 1 开始 DFS,初始路径为 [1]# 如果找不到任何路径,输出 -1if not result:print(-1)else:# 输出所有路径,每条路径占一行,数字之间用空格分隔for path in result:print(' '.join(map(str, path)))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使用邻接表深搜: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result = []  # 用于收集所有符合条件的路径(从1到n)
path = []    # 当前正在探索的路径def dfs(graph, x, n):if x == n:  # 如果当前节点是目标节点 nresult.append(path.copy())  # 保存当前路径的副本returnfor i in graph[x]:  # 遍历当前节点 x 所有可以到达的邻接点 ipath.append(i)     # 将 i 添加到当前路径中dfs(graph, i, n)   # 递归搜索从 i 出发的路径path.pop()         # 回溯:撤销 i,尝试其他路径分支def main():# 读取输入的节点数量 n 和边数 mn, m = map(int, input().split())graph = defaultdict(list)  # 使用邻接表表示图结构for _ in range(m):s, t = map(int, input().split())graph[s].append(t)  # 在图中添加一条有向边 s -> tpath.append(1)  # 所有路径都是从节点 1 出发dfs(graph, 1, n)  # 启动 DFS 搜索路径# 输出结果if not result:print(-1)  # 没有找到任何从 1 到 n 的路径else:for pa in result:print(' '.join(map(str, pa)))  # 输出每条路径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http://www.xdnf.cn/news/4932.html

相关文章:

  • Vue3.5 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十八):用户管理
  • 回顾 Vue 3 基础【Plan - May - Week 1】
  • 零基础学Java——第十一章:实战项目 - 控制台应用开发
  • 力扣-2.两数相加
  • WPF内嵌其他进程的窗口
  • 鸿蒙NEXT开发动画案例5
  • tomcat6性能优化
  • MySQL 数据库操作
  • uniapp小程序轮播图高度自适应优化详解
  • 使用Python 打造多格式文件预览工具 — 图、PDF、Word、Excel 一站式查看
  • Java SE(10)——抽象类接口
  • 高效C/C++之十:Coverity修复问题:尽量多使用 c++强制类型转化
  •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二次型
  • 内网渗透——红日靶场三
  • HOT 100 | 【子串】76.最小覆盖子串、【普通数组】53.最大子数组和、【普通数组】56.合并区间
  • AI与计算机视觉(CV):目标检测与图像分割的最新进展
  • 行业 |四大痛点待破:“拆解”DeepSeek一体机
  •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重构未来:AI算力革命背后的技术逻辑与产业变革
  • 【强化学习】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算法
  • Jenkins集成Maven
  • 如何构建容器镜像并将其推送到极狐GitLab容器镜像库?
  • 【亲测有效】如何清空但不删除GitHub仓库中的所有文件(main分支)
  • 单例模式的两种设计
  • [论文阅读]Deeply-Supervised Nets
  • Idea Code Templates配置
  • K8S - Harbor 镜像仓库部署与 GitLab CI 集成实战
  • 工业与协议融合篇:如何将多个协议集成进一个系统?
  • OpenCV中适用华为昇腾(Ascend)后端的逐元素操作(Per-element Operations)
  • MCU存储系统架构解析
  • 面试问题(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