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e James Garrett 用户体验方法论
大家好,我是大明同学。
这期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Jesse James Garrett 用户体验方法论。
用户体验方法论是一种产品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以正确方式从0到1设计一款产品。
用户体验方法论是Jesse 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的要素》书中提出,旨在通过五个层面循序渐进地满足用户需求,被广泛地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来。
书中构成了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通常使用方法论的顺序是从上至下。
#1 战略层
涉及定义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目标,以及识别和满足用户需求的策略。
在这个层次上,设计师和利益相关者需要明确项目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目的。
战略层的组成分为三部分:目标、用户需求、成功标准
目标
商业目标:明确企业希望通过网站或应用程序实现的目标。例如,提高销售量、增加品牌知名度、提供客户支持等。
用户目标:确定用户使用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目的和期望。例如,查找信息、完成购买、获取支持等。
用户需求
用户研究: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行为和痛点。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
用户角色(Persona):创建虚拟的用户角色,代表不同类型的用户及其需求和行为模式。
成功的标准
定量指标:如流量、转化率、用户留存率、销售额等。
定性指标:如用户满意度、品牌认知度、用户体验反馈等。
#2 范围层
在战略层确定了项目的总体目标和用户需求之后,范围层进一步细化这些目标,定义具体的功能和内容需求。
范围层的关键是将抽象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项目要求。
功能规格
功能清单:详细列出网站或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功能。例如,搜索功能、购物车功能、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等。
功能优先级:根据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对各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决定哪些功能必须首先实现,哪些功能可以稍后添加。
内容需求
内容清单:详细列出网站或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内容。例如,产品描述、教程文章、帮助文档、图像和视频等。
内容优先级:根据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对各内容进行优先级排序,决定哪些内容必须首先提供,哪些内容可以稍后补充。
#3 结构层
在战略层确定了项目的总体目标和用户需求之后,范围层定义了具体的功能和内容需求,而结构层则将这些功能和内容组织成一个系统化的布局和导航结构。
结构层的核心是设计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信息并完成任务。
信息架构
内容组织: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建立逻辑结构。通过层次结构、网状结构或混合结构来展示信息之间的关系。
导航结构:设计全局导航、局部导航和辅助导航,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在网站或应用程序中进行浏览和操作。
路径设计:确定用户完成特定任务的路径,确保流程简洁高效。
交互设计
用户流程:设计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的步骤和操作路径,确保流程顺畅无阻。
界面布局:确定每个页面或屏幕的布局,包括关键元素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交互模式:定义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方式,如点击、滑动、拖拽等,确保操作直观易用。
#4 框架层
进一步将结构层的抽象框架细化为具体的设计布局和界面元素。
在这一层次上,设计师确定用户界面的具体布局和导航系统,使得信息能够以一种清晰且有序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用户有效地完成任务。
界面设计
布局设计:确定页面上各个元素(如标题、文本、图像、按钮、表单等)的具体位置和排列方式。
界面元素:设计具体的界面元素,如按钮、输入框、复选框、下拉菜单等,并确保它们的外观和行为一致。
导航设计
全局导航:设计全局导航系统,使用户能够轻松访问网站或应用程序的主要部分。
局部导航:设计局部导航系统,使用户能够在某个特定区域内方便地浏览和操作。
辅助导航:设计辅助导航元素,如面包屑导航、侧边栏、页脚导航等,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位置和可能的操作路径。
信息设计
信息层次:确定信息的层次结构,确保重要信息优先展示,次要信息辅助展示。
信息呈现: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使用。例如,使用列表、表格、卡片等方式展示信息。
#5 表现层
将框架层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具体化,通过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来创造用户的最终体验。
表现层关注的是用户界面的视觉外观和感受,确保信息以美观、清晰且有效的方式呈现。
视觉设计
颜色:选择和搭配颜色,以传达品牌形象和情感,并提高可读性和用户体验。
字体: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文本的可读性和美观。
图像和图标:使用高质量的图像和图标,增强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递效果。
布局和空间:合理安排页面元素,确保页面干净整洁、层次分明,避免视觉疲劳。
交互设计
按钮和链接:设计直观易用的按钮和链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识别和操作。
动效和反馈:使用动效和反馈(如悬停效果、点击效果、加载动画等),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
响应式设计:确保网站或应用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下都能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用户体验要素总结
用户体验要素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用户体验设计,其层层递进的结构和用户、业务并重的特点使其成为设计师的重要工具。
然而,五要素框架的复杂性、资源需求和灵活性问题也需要设计师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考虑和权衡。对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项目,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应用这一框架,以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和业务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系统性和全面性
全面覆盖:五要素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到表现层,涵盖了从抽象目标到具体实现的每一个步骤,确保设计过程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结构清晰: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定义和具体的目标,帮助设计师有条不紊地进行设计工作。
层层递进
逻辑顺序:五要素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排列,确保每一步的输出都能为下一步提供支持。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有助于逐步细化设计,从而减少遗漏和重复工作。
逐步细化:从战略层的宏观目标到表现层的具体设计,设计师能够逐步细化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预期。
用户和业务的平衡
用户导向:五要素框架始终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确保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
业务目标:同时,框架也强调业务目标的重要性,帮助设计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确保项目的商业成功。
跨学科应用
广泛适用:五要素框架不仅适用于网站和应用程序的设计,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项目。它的普适性使得设计师能够在不同领域中灵活应用。
我是大明同学。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