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转 U.2 接双硬盘指南 - 超微(Supermicro)主板
前言
公司服务器空间不够想扩容,尝试折腾了下超微(Supermicro)服务器的 PCIe 转 U.2,踩了一点小坑,特地写下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现在市面上 U.2 接口的企业级固态硬盘相对其他类型接口的固态硬盘 便宜很多
,容量大,性能也好,但老服务器通常没自带 U.2 口。这时候,只需要加一张 PCIe 转 U.2 的扩展卡,就能让老机器继续发光发热了。
已购置了:
一条 PCIe 插槽转出两个 U.2 的转接口 + 两个 U.2 接口的 8T 固态硬盘
遇到的问题
转接口插上两块硬盘并装在超微服务器上,开机后,系统里居然只认出一块硬盘,而另一块怎么都看不到。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卡坏了,或者线没插好,反复折腾无果,最后才发现——问题出在 BIOS 设置上。
原理简单说就是:
- 主板默认把那条 PCIe 插槽当作一个完整的 ×16 通道来看,只能识别一个设备。
- 但我实际插了两个设备(两块U.2 SSD),需要主板把这条 ×16 的PCIe插槽“切分”成4个×4通道,分别给两块SSD。
- 这种操作,叫做 PCIe分叉(Bifurcation)。
- 如果不打开分叉,主板只知道“这里有个设备”,而不会去细分、识别出两块盘。
所以,要进BIOS,并手动打开PCIe分叉设置。
操作流程
1. 打开机箱确认 PCIe 插槽信息
PCIe 插槽旁边会出现对应编号信息,以便进去 BIOS 时确认修改哪个插槽。
插槽号一般为:
CPU1 SLOT10 PCI-E 3.0 X8… …
或
PCH SLOT9 PCI-E 2.0 X4… …
2. 修改 BIOS 配置
重启服务器,在开机自检时按下 Del
进入 BIOS。
然后一路点开:
Advanced → Chipset Configuration → IIO Configuration → II01 Configuration 或 II02 Configuration(具体看你的槽口连接到哪个IIO)
再往下找,会看到一堆 IOU2, CPU1,IOU1… … 之类的选项设置。
先找到使用的是哪个插槽,比如:CPU1 SLOT10 PCI-E 3.0 ...
然后修改其上方选项的 IOUx
,把模式从默认的 Auto 改成:
4x4x4x4
就是把一条×16(默认)的插槽,拆成4条独立的×4通道,给两块硬盘用。
3. 保存重启,验证是否生效
设置完后保存退出,重启进系统。
在 Linux 下运行命令:
lsblk
# 或者
nvme list
就能看到两块独立的U.2硬盘了!
坑点(非常重要)
PCIe口得用 3.0 的长口!
- 转接口请勿插到PCIe 2.0的短口上(那种小一截的插槽),2.0基本不支持分叉,而且带宽也不够。
- 有些老主板或旧 BIOS太旧,短口(2.0)根本找不到分叉选项,怎么设都白搭。
例如:PCH SLOT9 PCI-E 2.0 X4...
这个2.0指的就是端口
总结
以上就是超微(Supermicro)主板开启 PCIe 插槽转 U.2 接双硬盘的全部过程了,其他品牌服务器操作流程也类似(若主板支持)。
要不是为了省钱还不想这么折腾,但现在很多新服务器主板默认支持接入 U.2,可直接接入 U.2 固态硬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