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POE供电是什么?

什么是POE供电?

POE供电,全称 Power over Ethernet(以太网供电),是一种“通过网线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的供电方式——简单说就是“一根网线既让设备联网,又给设备充电/供电”,不用额外拉电源线,尤其适合不方便接电源的场景。

一、POE供电的核心逻辑:“一根网线干两件事”

我们常见的网线(如CAT5e、CAT6)有8根铜芯,但传统以太网(如上网、监控联网)只用到其中4根(1、2、3、6号线,负责数据传输)。
POE的核心就是“利用网线中闲置的4根线(4、5、7、8号线)传输电力”,或者“在传输数据的4根线上叠加电力信号”——两种方式不冲突,最终实现“数据+电力”通过同一根网线同步传输,不用额外布电源线。

二、POE供电的两个关键设备(缺一不可)

POE供电不是“随便插根网线就行”,需要两个核心设备配合,形成完整的供电链路:

设备类型作用常见例子
POE供电端负责从电网取电,将电力注入网线,并同时传输数据(相当于“电源+交换机二合一”)- POE交换机(最常用,多端口,可给多个设备供电)
- POE injector(POE injector,单端口,适合给单个设备补电)
POE受电端负责从网线中分离出电力(给自身供电),同时接收数据(设备本身需支持POE)- POE监控摄像头、POE无线AP(路由器)
- POE门禁读卡器、POE显示屏
举个实际场景:POE监控安装

传统监控需要“一根网线(传数据)+ 一根电源线(供电)”,而POE监控只需:
POE交换机 → 一根网线 → POE监控摄像头
交换机既传监控画面数据,又通过网线给摄像头供电,不用在摄像头旁边接插座,安装更灵活(比如装在天花板、户外高处)。

三、POE的两个主流标准(决定供电能力)

POE有明确的国际标准(由IEEE制定),不同标准的供电电压、功率上限不同,选的时候要匹配设备需求(比如大功率设备需选更高标准):

标准发布时间供电电压范围单端口最大输出功率适用设备(功率需求)
IEEE 802.3af2003年44-57V DC15.4W小功率设备:普通监控摄像头、无线AP
IEEE 802.3at2009年50-57V DC30W中大功率设备:球型监控(可旋转)、小型显示屏、门禁一体机

注:还有一种“非标准POE”(俗称“强电POE”),没有遵循IEEE标准,电压不稳定,可能烧毁设备,不建议使用。

四、POE供电的优势(为什么要用它?)

  1. 简化布线,降低成本:不用额外拉电源线和插座,减少线材、施工费用(尤其对天花板、户外等“难布线”场景友好);
  2. 安装灵活:设备可以装在没有电源插座的地方(如高处、偏远角落),不受电源位置限制;
  3. 安全稳定:POE供电电压是低压直流(44-57V),不会触电,且抗干扰能力强(网线本身有屏蔽设计,减少电力/数据干扰);
  4. 统一管理:通过POE交换机可远程控制设备供电(比如远程重启监控摄像头、AP),不用现场插拔电源。

五、POE供电的注意事项(避免踩坑)

  • 网线要达标:必须用CAT5e及以上规格的网线(CAT5e、CAT6、CAT6a),且建议用纯铜网线(传输距离和供电稳定性更好);
  • 传输距离有限:POE供电的最大距离是100米(超过100米会导致电压下降、功率不足,设备无法工作);
  • 设备要匹配:受电端设备(如摄像头)必须“支持POE”(参数表会标注“POE”或“802.3af/at”),不支持的设备不能直接接POE供电(会烧毁);
  • 功率要计算:POE交换机的“总功率”要大于所有受电设备的功率总和(比如交换机总功率60W,最多接2个30W的at设备,或4个15W的af设备)。

一句话总结:

POE供电就是“用网线同时传数据和电”,核心解决“设备没电源插座”的问题,适合监控、无线AP、门禁等场景,选的时候注意标准、网线、功率三者匹配即可。

http://www.xdnf.cn/news/19089.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leapp升级Linux
  • 深入理解Go 与 PHP 在参数传递上的核心区别
  • 领域知识如何注入LLM-检索增强生成
  • Java 学习笔记(基础篇11)
  • ExcelJS实现导入转换HTML展示(附源码可直接使用)
  • JavaScript 基础核心知识点总结:从使用方式到核心语法
  • RAG 系统核心:深入理解向量相似度匹配与文本向量化
  • Springboot高校迎新系统2cbcd(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 【原创】MiniCPM-V 4.5模型测试 pk gemini2.5pro 本地8G显卡
  • 第四章 Vue3 + Three.js 实战:GLTF 模型加载与交互完整方案
  • @Gitea 介绍部署使用详细指南
  • 【二叉树(DFS)- LeetCode】124. 二叉树中的最大路径和
  • 3 反向传播
  • WebStorm-在WebStorm中使用Git管理项目
  • Set和Map
  • Manus AI:突破多语言手写识别的技术壁垒,重塑全球交流方式
  • 【69页PPT】智慧方案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附下载方式)
  • oceanbase-参数及变量的记录
  • 零成本解锁 Cursor Pro:虚拟卡白嫖1个月+14天试用全攻略
  • 【MFC自动生成的文件详解:YoloClassMFC.cpp 的逐行解释、作用及是否能删除】
  • 30分钟入门实战速成Cursor IDE(2)
  • B树的概述以及插入逻辑
  • 亚马逊的宝藏促销活动~
  • Java全栈开发实战:从基础到微服务的深度探索
  • KNN算法详解:鸢尾花识别和手写数字识别
  • 在做题中学习(91):二叉树的锯齿形层序遍历
  • Vue3 中的 v-model 语法糖
  • 什么是token,什么叫词嵌入
  • linux系统学习(9.文件系统管理)
  • Linux Shell 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