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摘星题库800题笔记 第5章 传输层
第5章 传输层
§5.1 传输层概述
题组闯关
1.Internet 传输层滑动窗口协议规定 ( )。
A. 网络接收分组的最低效率,只需要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
B. 固定的窗口大小,只需要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
C. 网络接收分组的最低效率,固定的窗口大小
D. 未被确认的分组数最多为窗口的大小,只需要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1.【参考答案】D
【解析】TCP 采用序列号、确认、滑动窗口协议等机制来实现端到端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其中,滑动窗口协议规定未被确认的分组数最多为窗口的大小,且只需要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2.传输层的数据传输任务是在两个传输实体之间传输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一般 ( )。
A. 采用全双工服务
B. 采用半双工服务
C. 可以采用单工服务
D. 以上都不正确2.【参考答案】A
【解析】传输层的数据传输任务是在两个传输实体之间传输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一般采用全双工服务,个别场合也可以采用半双工服务。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建立了 TCP 连接,那么这两台计算机都可以同时向连接中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真题实战
下列协议不属于 TCP/IP 协议簇中的协议是 ( )。 【中国科技大学 2013 年】
A. HDLC
B. TCP
C. DNS
D. BOOTP§5.2 端口和套接字
题组闯关
传输层端口号分为 3 类,分别是 ( )。
A. 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临时端口号
B. 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永久端口号
C. 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客户端口号
D. 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系统端口号TCP 协议除了通过 IP 地址以外,还需要通过 ( ) 来区分不同的连接。
A. IP 地址
B. 协议号
C. 端口号
D. MAC 地址§5.3 UDP 协议
考点 1 UDP 协议概述
题组闯关
下列关于 TCP 和 UDP 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TCP 和 UDP 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可以共存于一台主机
B. TCP 和 UDP 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但不能共存于一台主机
C. TCP 和 UDP 的端口没有本质区别,但不能共存于一台主机
D. TCP 和 UDP 共用端口号,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下列关于 UDP 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UDP 不能用于多播
B. UDP 的检验和是可选的
C. UDP 不能复用 / 分用
D. 接收方发现收到的 UDP 数据报有差错时,会请求发送方重新传送该数据报真题实战
UDP 数据报比 IP 数据报多提供了 ( ) 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 2018 年】
A. 流量控制
B. 拥塞控制
C. 端口功能
D. 路由转发如果用户程序使用 UDP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 ( ) 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沈阳工业大学 2016 年】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如果用户应用程序使用 UDP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下面哪一部分程序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5 年】
A. 数据链路层程序
B. 互联网层程序
C. 传输层程序
D. 用户应用程序关于 UDP 伪首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重庆大学 2013 年】
A. 伪首部不是报文首部而是数据
B. 伪首部字段的内容放在 UDP 首部后面
C. 伪首部是逻辑上的字段,不会占用 UDP 额外的报文空间
D. 伪首部的作用是表示 UDP 报文的目的和源地址考点 2 UDP 首部格式
题组闯关
UDP 数据报的最短长度为 ( )。
A. 2B
B. 6B
C. 8B
D. 16B真题实战
UDP 协议实现分用(demultiplexing)时所依据的头部字段是 ( )。 【全国统考 2018 年】
A. 源端口号
B. 目的端口号
C. 长度
D. 校验和考点 3 UDP 校验
题组闯关
下列用于计算 UDP 校验和字段值的 ( ) 不属于 UDP 数据报中的内容。
A. UDP 伪首部
B. UDP 数据部分
C. UDP 长度
D. UDP 源端口号§5.4 TCP 协议
考点 1 TCP 概述
题组闯关
在 TCP 连接中,如果已经接收了 800B 的数据,那么在发送回的数据包头中,确认号为 ( )。
A. 799
B. 800
C. 801
D. 798关于主机和路由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路由器必须实现 TCP 协议
B. 主机通常需要实现 TCP 协议
C. 主机通常需要实现 IP 协议
D. 路由器必须实现 IP 协议下列选项中,传输层协议使用 TCP 的是 ( )。
A. DNS
B. RIP
C. TELNET
D. TFTP下列选项中,TCP 首部中有但是 UDP 首部中没有的是 ( )。
A. 目标端口号
B. 源端口号
C. 校验号
D. 序号真题实战
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一个 TCP 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阈值为 32KB,甲向乙始终以 MSS = 1KB 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 16KB 接收缓存,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若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时刻起,未出现发送超时的情况下,经过 4 个 RTT 后,甲的发送窗口是 ( )。 【全国统考 2015 年】
A. 1KB
B. 8KB
C. 16KB
D. 32KB主机甲和乙建立了 TCP 连接,甲始终以 MSS = 1KB 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每收到一个数据段都会发出一个接收窗口为 10KB 的确认段。若甲在 t 时刻发生超时的时候拥塞窗口为 8KB,则从 t 时刻起,不再发生超时的情况下,经过 10 个 RTT 后,甲的发送窗口是 ( )。 【全国统考 2014 年】
A. 10KB
B. 12KB
C. 14KB
D. 15KB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一个来自乙的 TCP 段,该段的序号为 1913、确认序号为 2046、有效载荷为 100B,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 TCP 段的序号和确认序号分别是 ( )。 【全国统考 2013 年】
A. 2046、2012
B. 2046、2013
C. 2047、2012
D. 2047、2013在 TCP 协议中,() 利用 () 调节向网络注入分组的速度,目的是对网络进行 ( )。 【北京工业大学 2018 年】
A. 发送端,发送窗口,时延测量
B. 发送端,发送窗口,拥塞控制
C. 接收端,接收窗口,时延测量
D. 接收端,接收窗口,拥塞控制下列关于 TC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沈阳工业大学 2016 年】
Ⅰ. TCP 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
Ⅱ. TCP 提供了无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
Ⅲ. TCP 将来自上层的字节流组织成 IP 数据报,然后交给 IP
Ⅳ. TCP 将收到的报文段组成字节流交给上层
A. Ⅰ、Ⅱ、Ⅳ
B. Ⅰ、Ⅳ
C. 仅 Ⅳ
D. Ⅲ、ⅣTCP 采用 ( ) 来实现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浙江工商大学 2015 年】
A. 许可证法
B. 丢弃分组法
C. 预约缓冲区法
D. 滑动窗口技术考点 2 TCP 首部格式
题组闯关
假设一个应用每秒产生 120B 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 TCP 报文中,然后再封装到一个 IP 数据报中。那么最后每个数据报所含有的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 ( )。
A. 60%
B. 70%
C. 75%
D. 80%一个 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 ( ) B。
A. 65495
B. 65535
C. 65515
D. 65525一个 TCP 连接使用 128kbit/s 的链路,其端到端延时为 64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 64kbit/s,忽略数据封装的开销以及接收方应答分组的发射时间,可以计算出窗口大小为 ( ) B。
A. 2048
B. 4096
C. 6144
D. 8192某 TCP 分组的选项字段长度为 11B,则该 TCP 分组的数据偏移字段内容为 ( )。
A. 1000
B. 0111
C. 1111
D. 0011一个网络中,最大 TPDU 尺寸是 256B,其最大存活时间为 20s,使用 8 位序列号,则每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
A. 16112bit/s
B. 26112bit/s
C. 36112bit/s
D. 46112bit/s真题实战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 3 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B、400B 和 500B 的有效载荷,第三个段的序号为 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一个段和第三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 )。 【全国统考 2011 年】
A. 300
B. 500
C. 1200
D. 1400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B 和 500B 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 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这两个数据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 )。 【全国统考 2009 年】
A. 500
B. 700
C. 800
D. 1000§5.5 TCP 连接管理
考点 1 建立连接
题组闯关
下图中,“?” 处应填入的值是 ( )。
A. i
B. i + 1
C. j
D. j + 1TCP 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当主动方发出 SYN 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 ( )。
A. SYN,ACK
B. FIN,ACK
C. PSH,ACK
D. RST,ACK真题实战
若主机甲主动发起一个与主机乙的 TCP 连接,甲、乙选择的初始序列号分别为 2018 和 2046,则第三次握手 TCP 段的确认序列号是 ( )。 【全国统考 2019 年】
A. 2018
B. 2019
C. 2046
D. 2047若甲向乙发起一个 TCP 连接,最大段长 MSS = 1KB,RTT = 5ms,乙开辟的接收缓存为 64KB,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至发送窗口达到 32KB,需经过的时间至少是 ( )。 【全国统考 2017 年】
A. 25ms
B. 30ms
C. 160ms
D. 165ms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 = 1,seq = 11220)的 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 TCP 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 TCP 段可能是 ( )。 【全国统考 2011 年】
A. (SYN = 0,ACK = 0,seq = 11221,ack = 11221)
B. (SYN = 1,ACK = 1,seq = 11220,ack = 11220)
C. (SYN = 1,ACK = 1,seq = 11221,ack = 11221)
D. (SYN = 0,ACK = 0,seq = 11220,ack = 11220)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中,() 从连接请求段发送的,() 从连接接收方发送的。 【北京工业大学 2018 年】
A. 有一次是,有两次是
B. 没有,三次都是
C. 有两次是,有一次是
D. 三次都是,没有在主机甲与主机乙建立 TCP 连接时,发送的 SYN 段中的序号为 1000,在断开链接时,甲发送给乙的 FIN 段中的序号为 5001,则在无任何重传的情况下,甲向乙已经发送的应用层数据的字节数为 ( )。 【全国统考 2020 年】
A. 4002
B. 4001
C. 4000
D. 3999考点 2 连接释放
题组闯关
TCP 的有限状态机中,TCP 释放连接的一端在 TIME_WAIT 状态必须等待 ( ) 时间,才能进入 CLOSED 状态。
A. 30ms
B. 1min ~ 2min
C. 30s
D. 10min真题实战
TCP 协议在连接关闭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陈旧的 TCP 报文段对后续连接产生错误干扰而使用的状态是 ( )。 【南京大学 2017 年】
A. TIME_WAIT
B. FIN_WAIT_1
C. FIN_WAIT_2
D. CLOSEDTCP 连接释放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 年】
A. 通过设置 FIN 为来表示释放连接
B. 当一方释放连接后另一方即不能继续发送数据
C. 只有双方均释放连接后,该连接才被释放
D. 释放连接采用了改进的三次握手机制若客户首先向服务器发送 FIN 段请求断开 TCP 连接,则当客户收到服务器发送的 FIN 段并向服务器发送了 ACK 段后,客户的 TCP 状态转换为 ( )。 【全国统考 2021 年】
A. CLOSE_WAIT
B. TIME_WAIT
C. FIN_WAIT_1
D. FIN_WAIT_2§5.6 TCP 可靠机制和流量控制
考点 1 TCP 可靠机制
题组闯关
TCP 为实现可靠服务,采用了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机制。其中在确认信息中捎带了 ( ) 的序列号,以减少通信量。
A. 上一个已接收的报文
B. 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
C. 正在发送的报文
D. 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报文真题实战
某客户通过一个 TCP 连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客户在 t₀时刻第一次收到确认序号 ack_seq = 100 的段,并发送序列号 seq = 100 的段,但发生丢失。若 TCP 支持快速重传,则客户重新发送 seq = 100 段的时刻是 ( )。 【全国统考 2019 年】
A. t₁
B. t₂
C. t₃
D. t₄题组闯关
TCP 协议的流量控制手段采用 ( )。
A. 停止 - 等待策略
B. 源抑制策略
C. 滑动窗口法
D. 设置生存时间真题实战
下列关于 TCP 滑动窗口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南京大学 2013 年】
A. 表示滑动窗口大小的字段包含 3 位
B. 滑动窗口大小在 TCP 连接过程中不再调整
C. 滑动窗口仅用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D. 滑动窗口大小为 0 是合法的设 TCP 使用的最大窗口为 64KB,而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的。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 20ms,则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 ( ) Mbps。 【武汉大学 2011 年】
A. 24.6
B. 26.2
C. 25.8
D. 26.8§5.7 TCP 拥塞控制
考点 1 TCP 拥塞控制概述
真题实战
( ) 不属于因特网建议标准 RFC2581 中规定的 TCP 拥塞控制算法。【中国科技大学 2013 年】
A. 阻流点
B. 拥塞避免(加法增大)
C. 拥塞避免(乘法减小)
D. 慢开始考点 2 基本术语
题组闯关
假设拥塞窗口为 10KB,接收窗口为 20KB,则 TCP 能够发送的最大字节数为 ( )。
A. 30KB
B. 20KB
C. 10KB
D. 15KB(题目显示不全,无法准确转录,原文有 “A.36KB B.18KB C.72KB D.1KB” ,结合真题实战推测前面题干内容,若为 “假设拥塞窗口为 18KB,接收窗口为 36KB,则 TCP 能够发送的最大字节数为 ( )” ,答案对应为 B.18KB ,实际以完整题目为准 )
真题实战
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TCP 最大段长为 1000B。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 4000B,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 2000B,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 )。 【全国统考 2010 年】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TCP 协议中发送窗口的大小应该是 ( )。 【华中科技大学 2018 年】
A. 通知窗口的大小
B. 拥塞窗口的大小
C. 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较小的一个
D. 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较大的一个一个 TCP 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 2000 变为 30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 ( )。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年】
A. 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3000 个 TCP 报文段
B. 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1000B
C. 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3000B
D. 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1000 个 TCP 报文段考点 3 拥塞机制实现
题组闯关
在一个 TCP 连接中,MSS 为 1KB,当拥塞窗口为 34KB 时收到了 3 个冗余 ACK 报文。如果在接下来的 4 个 RTT 内报文段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这些报文段均得到确认后,拥塞窗口的大小是 ( ) KB。
A. 20
B. 21
C. 8
D. 16设 TCP 的 ssthresh 初始值为 16(单位为报文段)。如果当拥塞窗口上升到 24 时网络发生了超时,接下来 TCP 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那么第 21 轮传输的拥塞窗口的大小是 ( )。
A. 12
B. 13
C. 14
D. 15有一个 TCP 连接,当其拥塞窗口为 32 个分组大小时超时。假设网络的 RTT 是固定的 5s,不考虑比特开销,即分组不丢失,则系统在超时后处于慢启动阶段的时间有 ( )。
A. 10s
B. 20s
C. 30s
D. 40s一个 TCP 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 100 变为 2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 ( )。
A. 在没有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发送 100B
B. 在没有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发送 200B
C. 在没有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发送 100 个 TCP 报文段
D. 在没有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发送 200 个 TCP 报文段真题实战
假设客户 C 和服务器 S 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通信往返时间 RTT = 50ms,最长报文段寿命 MSL = 800ms,数据传输结束后,C 主动请求断开连接。若从 C 主动向 S 发出 FIN 段时刻算起,则 C 和 S 进入 CLOSED 状态所需的时间至少分别是 ( )。 【全国统考 2022 年】
A. 850ms,50ms
B. 1650ms,50ms
C. 850ms,75ms
D. 1650ms,75ms主机 H 使用 TCP 协议向服务器 S 发送大量数据,TCP 连接的 MSS 为 1KB。H 的拥塞窗口和接收窗口均为 8KB 时,出现发送定时器超时,则 H 的发送窗口为 ( )。 【北京邮电大学 2017 年】
A. 0
B. 1K
C. 4K
D. 8K假设在没有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在一条往返时间 RTT 为 10ms 的线路上采用慢启动拥塞控制策略。如果接收窗口的大小为 24KB,最大报文段 MSS 为 2KB,那么需要 ( ) ms 才能发送第一个完全窗口。 【黑龙江大学 2013 年】
A. 30
B. 40
C. 50
D. 60§5.8 数据交换方式
考点 1 电路交换
题组闯关
有关交换技术的论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
A. 电路交换要求在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起一条实际的物理通路,但通信过程中,这条通路可以与别的通信方共享
B. 现有的公用数据网都采用报文交换技术
C. 报文交换可以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
D. 分组交换将一个大报文分割成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在接收端再将各分组重新装成一个完整的报文真题实战
与分组交换相比,电路交换的最大缺点是 ( )。 【武汉大学 2011 年】
A. 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B. 不能混用多种传输介质
C. 独占传输信道
D. 延迟时间大考点 2 分组交换
题组闯关
与报文交换相比较,分组交换最大的优点是 ( )。
A. 误码率低
B. 数据传输速率高
C. 传输时延小
D. 路由算法更简单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的主要改进是 ( )。
A. 传输单位更小且有固定的最大长度
B. 传输单位更大且有固定的最大长度
C. 差错控制更完善
D. 路由算法更简单真题实战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的特点是 ( )。 【武汉大学 2014 年】
A. 每个分组独立地寻找路径
B. 分组按序到达
C. 动态分配传输宽带
D. 比电路交换时延小考点 3 数据报交换
题组闯关
以下关于数据报交换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信宿
B. 在每次传输数据前发送方和接收方间要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C.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可能出现乱序现象
D. 每个分组必须带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真题实战
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是 ( )。 【武汉大学 2015 年】
A.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资源子网
B.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顺序确定
C. 适合于短报文的通信
D.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在路由选择时只需要进行一次考点 4 虚电路交换
题组闯关
提供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服务,在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 ( )。
A. 只能有一条虚电路,但能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B. 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C. 只能有一条虚电路为一个进程服务
D. 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一个进程服务以下关于虚电路交换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虚电路与线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
B. 在通信的两个站点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C. 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3 个阶段
D. 虚电路的各个节点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真题实战
虚电路服务位于的层次是 ( )。 【重庆大学 2017 年】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对于虚电路网络和数据报网络,在下列有关阐述中,不正确的是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 年】
A. 虚电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功能,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保持原来的顺序;而数据报方式中,数据报不保证数据分组按序到达,数据的丢失也不会被立即发现
B.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本质的差别在于是将顺序控制、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通信功能交给通信子网完成,还是由端系统自己来完成
C. 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路由选择;而虚电路方式中,只需在连接建立时确定路由
D. 虚电路和数据报都提供了端到端的、可靠的数据传输虚电路服务中每个分组 () 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数据报服务中分组到达目的站时 () 发送顺序。 【北京工业大学 2018 年】
A. 总是按照,不一定按照
B. 总是按照,总是按照
C. 不一定按照,总是按照
D. 不一定按照,不一定按照§5.9 简答题
题组闯关
假定 TCP 的拥塞窗口值为 28KB 时发生了超时事件。如果紧接着的 5 次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拥塞窗口将是多大?假定最大报文段长度 MSS 为 1KB。
假设主机 A 通过 TCP 连接向主机 B 连续发送两个 TCP 报文段。第 1 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280,第 2 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588,长度为 260B。
(1) 第 1 个报文段中有多少数据?
(2) 假设第一个报文段丢失而第 2 个报文段到达主机 B,那么在主机 B 发往主机 A 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是多少?在一个 2Gb/s 的 TCP 连接上,发送窗口的大小为 3600B,单程延迟时间等于 5ms。问可以取得的最大吞吐率是多少?线路效率是多少?
如果 TCP 来回路程时间 RTT 的当前值是 30ms,随后应答分别在 26、32 和 24ms 到达,那么新的 RTT 估算值是多少?假定 α = 0.9。
某 TCP 连接下面使用 128kbit/s 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 64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 60kbit/s。试问发送窗口 W 是多少?
主机 A 在一条线路上发送 1800B 的 TCP 数据,其中最大分组生存期为 60s,要想不让序号回绕,该线路的最快速度为多少(将 TCP、IP 和以太网的开销都考虑进去,假设以太网帧可以被连续发送)?
真题实战
假设下图中的 H3 访问 Web 服务器 S 时,S 为新建的 TCP 连接分配了 20KB(K = 1024)的接收缓存,最大段长 MSS = 1KB,平均往返时间 RTT = 200ms。H3 建立连接时的初始序号为 100,且持续以 MSS 大小的段向 S 发送数据,拥塞窗口初始阈值为 32KB;S 对收到的每个段进行确认,并通告新的接收窗口。假定 TCP 连接建立完成后,S 端的 TCP 接收缓存仅有数据存入而无数据取出。 【全国统考 2016 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TCP 连接建立过程中,H3 收到的 S 发送过来的第二次握手 TCP 段的 SYN 和 ACK 标志位的值分别是多少,确认序号是多少?
(2) H3 收到的第 8 个确认段所通告的接收窗口是多少,此时 H3 的拥塞窗口变为多少,H3 的发送窗口变为多少?
(3) 当 H3 的发送窗口等于 0 时,下一个待发送的数据段序号是多少?H3 从发送第 1 个数据段到发送窗口等于 0 时刻为止,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忽略段的传输延时)?
(4) 若 H3 与 S 之间通信已经结束,在 t 时刻 H3 请求断开该连接,则从 t 时刻起,S 释放该连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证明:当用 n 个 bit 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大小为 1,则发送窗口的数值受下式约束:WT≤2n−1。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年】
在 TCP 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这里每一种算法各起到什么作用,“乘法减小” 和 “加法增大” 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