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Client-Side Path Traversal 漏洞学习笔记

近年来,随着Web前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请求和处理逻辑被转移到客户端(浏览器)执行。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其中,Client-Side Path Traversal(客户端路径穿越,CSPT)作为一种新兴的漏洞类型,逐渐受到安全研究者和攻击者的关注。本文将系统介绍CSPT的原理、检测方法、绕过WAF的技巧,并提出防护建议,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漏洞并提升防御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CSPT漏洞原理详解

1.1 什么是Client-Side Path Traversal?

路径穿越(Path Traversal)原本是指攻击者利用Web服务器未正确处理路径参数,从而访问本不应该开放的服务器文件。而Client-Side Path Traversal(CSPT)则是指发生在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端JS代码)对路径参数未做严格校验时,导致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诸如../等特殊字符串,影响客户端发起的请求路径,实现跨目录甚至跨站点的数据访问、CSRF或XSS等攻击。

CSPT也常被称为“On-site Request Forgery”(站内请求伪造),本质上是攻击者控制了前端代码执行的请求路径,通过路径穿越让浏览器自动携带认证信息,发起敏感操作。

通俗理解
  • 服务器端路径穿越:攻击者通过../../访问如/etc/passwd等本地敏感文件。
  • 客户端路径穿越:攻击者通过../等方式控制前端JS发起的请求路径,间接访问敏感资源或触发漏洞。

1.2 CSPT的典型利用链

CSPT漏洞的典型流程如下:

  1. 攻击者向目标页面注入特定参数(如newsitemid=../pricing/default.js?cb=alert(1)//)。
  2. 前端JS代码未对该参数做路径校验,直接拼接到请求路径上。
  3. 浏览器自动发起请求(如fetch、XMLHttpRequest),并自动携带Cookies、Token等身份凭证。
  4. 请求被路由到本不应由用户控制的文件或API端点,触发CSRF、XSS、信息泄露等后果。
实例分析

假设有这样一段前端JS代码:

fetch(`/newsitems/
http://www.xdnf.cn/news/10469.html

相关文章:

  • HackMyVM-Teacher
  • 逆向入门(1)
  • 【irregular swap】An Examination of Fairness of AI Models for Deepfake Detection
  • pikachu通关教程-CSRF
  • CppCon 2014 学习:C++ Memory Model Meets High-Update-Rate Data Structures
  • 第1章 数据分析简介
  • 工作流引擎-10-什么是 BPM?
  • 恶意软件清理工具,让Mac电脑安全更简单
  • Marvin - 生成结构化输出 和 构建AI工作流
  • 深度优先搜索(DFS)邻接矩阵实现
  • 计算机网络 TCP篇常见面试题总结
  • ps填充图层
  • Adobe LiveCycle ES、LiveCycle DS 与 BlazeDS 关系解析与比较
  • c++ QicsTable使用实例
  • linux信号详解
  • 人工智能100问☞第38问:什么是多模态模型?
  • 【课堂笔记】生成对抗网络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
  • 任务23:创建天气信息大屏Django项目
  • 【BootLoader】之stm32F407实现bootloader相关问题
  • Python+MongoDb使用手册(精简)
  • python打卡day42
  • 学习日记-day20-6.1
  • 【AI论文】推理语言模型的强化学习熵机制
  • Cocos 打包 APK 兼容环境表(Android API Level 10~15)
  • 从线性代数到线性回归——机器学习视角
  • 获取 HTTP 请求从发送到接收响应所花费的总时间
  • 什么是缺页中断(缺页中断详解)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垃圾分类系统
  • 西瓜书第十章——聚类
  • 思科设备网络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