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T扫描成像的样本处理与样本要求技术指南
Micro-CT扫描成像的样本处理与样本要求技术指南
Micro-CT(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地质学等领域。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扫描结果,样本的制备和处理至关重要。
Micro-CT微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X射线透射样本并重建三维结构,其分辨率可达微米甚至亚微米级别。然而,样本的物理特性(如密度、尺寸)和制备方式直接影响成像效果。因此,合理的样本处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2. Micro-CT的样本要求
2.1 样本尺寸
- 最佳尺寸范围:通常建议样本直径不超过扫描仪的视场(FOV),一般在1–50 mm之间,具体取决于设备型号。
- 分辨率与样本大小的权衡:较大的样本会降低分辨率,需根据研究目标调整扫描参数。
2.2 样本密度与X射线吸收
- 低密度样本(如软组织、聚合物):可能需要低电压(20–50 kV)以提高对比度。
- 高密度样本(如骨骼、金属):需提高电压(60–100 kV)或使用滤波片减少硬化伪影。
2.3 样本稳定性
- 扫描过程中样本需保持绝对静止,避免运动伪影。
- 生物样本需固定(如福尔马林、乙醇)以防止腐败或变形。
3. 样本预处理方法
3.1 生物样本处理
- 固定:使用4%多聚甲醛或70%乙醇固定,避免组织收缩。
- 脱水:梯度乙醇(70%→100%)或临界点干燥(用于高分辨率扫描)。
- 染色增强对比度(可选):
- 碘化钾(Lugol溶液)用于软组织对比度提升。
- 磷酸钨酸(PTA)或奥斯米酸适用于细胞结构成像。
3.2 材料样本处理
- 清洁:去除表面污染物(如灰尘、油脂)以避免扫描伪影。
- 包埋(可选):低密度材料(如泡沫)可包埋在石蜡或树脂中以增强稳定性。
3.3 特殊样本处理
- 含水样本:需密封(如Parafilm膜)防止干燥,或使用低温扫描。
- 活体样本:需麻醉(如小动物)并控制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损伤。
4. 样本固定与扫描优化
4.1 固定装置选择
- 低密度支架:如泡沫、塑料管,避免金属干扰。
- 旋转台适配器:确保样本中心与旋转轴对齐,减少重建误差。
4.2 扫描参数优化
- 电压与电流:根据样本密度调整(如40 kV/200 μA用于小鼠骨骼)。
- 曝光时间:高分辨率扫描需更长曝光(500–2000 ms/帧)。
- 滤波片:铜或铝滤波片可减少光束硬化效应。
测试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