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Ubuntu从0到1搭建监控平台:本地部署到公网访问实战教程Cpolar穿透与Docker部署全过程

文章目录

    • 前言
    • 1.关于Ward
    • 2.Docker部署
    • 3.简单使用ward
    • 4.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 5. 配置ward公网地址
    • 6.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 总结

前言

IT运维人员是否常为服务器管理系统的复杂操作所困扰?当海量性能指标图表与密集预警信号同时涌现时,这种信息过载往往让专业团队陷入决策困境。本文将为您推荐Ward智能监控平台——这款专为简化运维流程设计的轻量化监控方案,其创新的可视化架构与毫秒级响应的监测体系,能够帮助技术人员精准捕捉服务器运行脉搏,有效破解数据解读难题。

我们还将重点解析Cpolar内网穿透技术的集成应用。通过该技术构建的安全隧道,运维人员可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对服务器性能指标的远程实时监控与管理。这种跨网络环境的无缝连接能力,特别适用于分布式办公场景下的运维团队协作。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Ward平台与Cpolar技术的协同机制,共同开启运维管理智能化的新篇章。

商标

1.关于Ward

Ward是一款专为“选择困难症”患者设计的服务器监控工具。它的设计理念是“少即是多”,只展示最关键的性能数据,让你一目了然地了解服务器的状态。再也不用担心被一堆复杂的数据搞晕头啦!

预览图像

主要功能:

  • 实时监测:CPU、内存、I/O等资源使用情况,网络状态和服务运行状态。
  • 性能监控与优化:在大型企业或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集群中,Ward能持续监控关键性能指标,并在超过阈值时发送警报。
  • 故障预警与排查:实时监测服务状态和网络连接,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 资源利用率分析:长期收集和分析系统资源使用数据,帮助你合理规划资源。
  • 容量规划:通过历史监控数据预测未来资源增长量。
  • 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虽然主要聚焦性能监控,但也能辅助进行安全审计。

功能特点:

  • 极简设计:只展示最关键的信息。
  • 自适应设计: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都能有好的体验。
  • 深色主题:减少长时间查看时的视觉疲劳。
  • 跨平台支持: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均能运行。
  • 易于部署:简单几步即可上手。

2.Docker部署

本例使用Ubuntu 22.04进行演示,使用Docker进行部署,如果没有安装Docker,可以查看这篇教程进行安装:《Docker安装教程——Linux、Windows、MacOS》

首先打开终端,拉取镜像

sudo docker pull antonyleons/ward

image-20250421153027470

启动服务

sudo docker run --restart unless-stopped -it \	-d --name ward -p 4000:4000 \	-e WARD_PORT=4000 \	-e WARD_THEME=dark \	--cap-add SYS_PTRACE \	antonyleons/ward

image-20250421153039492

打开浏览器,输入localhost:4000,即可进入到ward的界面了。

image-20250421153108059

3.简单使用ward

image-20250421160405650

界面很简单,第一个processor是中央处理器,第二个memory是系统内存,第三个storage是其它内存容量,第四个ward server dashboard是服务器仪表盘监控使用时间,第五个hardware utilization是硬件利用率。

4.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不过我们目前只能在本地局域网内访问刚刚部署的ward,如果想不在同一局域网内时,也能在外部网络环境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远程访问与使用它,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使用cpolar内网穿透工具来实现远程访问的需求。无需公网IP,也不用准备云服务器那么麻烦。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sudo curl https://get.cpolar.sh | sh

img

安装完成后,执行下方命令查看cpolar服务状态:(如图所示即为正常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img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上输入ubuntu主机IP加9200端口即:【http://localhost: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image-20240801133735424

5. 配置ward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本例使用了:ward,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http
  • 本地地址:4000
  • 域名类型: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Top

点击创建:

image-20250421161206406

创建成功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刚刚通过创建隧道生成了两个公网地址,接下来就可以在其他电脑或者移动端设备(异地)上,使用任意一个地址在浏览器中访问即可。

image-20250421161258594

现在就已经成功实现使用cpolar生成的公网地址异地远程访问本地部署的ward啦!

小结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在上边的操作过程中使用cpolar生成的HTTP公网地址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如果有长期使用ward,或者异地访问与使用其他本地部署的服务的需求,但又不想每天重新配置公网地址,还想让公网地址好看又好记并体验更多功能与更快的带宽,那我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固定的二级子域名方式来配置公网地址。

6.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使用cpolar为其配置二级子域名,该地址为固定地址,不会随机变化。

注意需要将cpolar套餐升级至基础套餐或以上,且每个套餐对应的带宽不一样。【cpolar.cn已备案】

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地区选择china top,然后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我这里演示使用的是ward,大家可以自定义。填写备注信息,点击保留。

image-20250421161459789

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地址:

image-20250421161515734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appsmith,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20250421161548797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二级子域名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
  • 地区: China Top

点击更新

image-20250421161617314

更新完成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此时可以看到随机的公网地址已经发生变化,地址名称也变成了保留和固定的二级子域名名称。

image-20250421162236689

最后,我们使用固定的公网地址在任意设备的浏览器中访问,可以看到成功访问本地部署的ward 页面,这样一个永久不会变化的二级子域名公网网址即设置好了。

image-20250421162348822

总结

本教程完整呈现了基于Ubuntu系统的Ward监控平台容器化部署方案与Cpolar穿透技术的整合应用。通过Docker容器化实施Ward项目,配合Cpolar服务的域名绑定功能,成功构建了具备远程访问能力的服务器监控体系。该方案通过自定义二级域名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可达性,为分布式运维场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重点验证了Ward系统的三大核心功能:资源使用状态追踪、性能参数优化建议及智能异常检测机制。通过标准化操作指令集的演示,用户可快速掌握从环境搭建到功能配置的全流程。结合Cpolar的穿透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内网边界限制,更通过固定公网地址配置,确保监控服务的持续可用性,这种技术组合有效平衡了运维响应的及时性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提供的Ubuntu环境部署指南与Cpolar服务配置手册,为开发人员和系统维护工程师构建了可复用的实施模板。面对实际部署中的技术挑战,我们建议读者通过社区交流渠道获取实时支持,共同推进智能化运维技术的创新应用。

http://www.xdnf.cn/news/8922.html

相关文章:

  • 云原生微服务devops项目管理英文表述详解
  • 君正Ingenic webRTC P2P库libyangpeerconnection7编程指南
  • 鸿蒙OSUniApp 开发的多图浏览器组件#三方框架 #Uniapp
  • 面试刷题4:java(核心+acm模式)
  • Mac安装配置InfluxDB,InfluxDB快速入门,Java集成InfluxDB
  • 华清远见亮相第63届高博会,展示AI/嵌入式/物联网/具身智能全栈教学解决方案
  • Java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
  • 【生产实践】华为存储XSG1在RHEL 7.x/8.x上的多路径配置操作手册(生产环境)
  • Taro on Harmony C-API 版本正式开源
  • springcloud---gateway
  • PDF处理控件Aspose.PDF教程:以编程方式合并PDF文档
  • 【LeetCode 热题 100】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 跳跃游戏 / 划分字母区间
  • 力扣HOT100之回溯:22. 括号生成
  • 华为仓颉语言初识:结构体struct和类class的异同
  • SWOT 模型:基础框架的应用价值与改进路径
  • AI时代新词-AI增强现实(AI - Enhanced Reality)
  • 【Linux】进程信号(二):捕抓信号
  • Web攻防-SQL注入数据格式参数类型JSONXML编码加密符号闭合
  • Unity InputField 滑动滚轮 实现对文本的滚动
  • 手机发热怎么办?
  • Dify长期记忆插件: Mem0 与 Memobase
  • model.classifier:分类头
  • 【C/C++】记录一次麻烦的Kafka+Json体验
  • 互联网大厂Java求职面试:AI与大模型应用集成中的架构难题与解决方案-2
  • Go语言方法与接收者 -《Go语言实战指南》
  • 【数据结构】哈希表的实现
  • 【无标题】前端如何实现分页?
  • 数据结构第5章 树与二叉树(竟成)
  • 数据结构-查找(1)
  • 数据结构第4章 栈、队列和数组 (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