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Codec的I2S时序或PCM时序,代表什么意思
Audio Codec的I2S时序或PCM时序,代表什么意思
答案摘自豆包:
Audio Codec(音频编解码器)中的I2S 时序和PCM 时序是两种用于数字音频数据传输的标准接口协议,它们在时序结构、数据传输方式上有明显区别,下面从定义、时序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I2S 时序(Inter-IC Sound)
1. 定义与背景
I2S 是飞利浦(Philips)开发的专用数字音频传输协议,主要用于连接音频编解码器(Codec)与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设备,支持多通道音频数据的同步传输。
2. 时序特点
-
信号组成:
- SCK(Serial Clock):串行时钟,频率为音频采样率的 256 倍或 384 倍(如 44.1kHz 采样时,SCK 约为 11.2896MHz)。
- WS(Word Select):字选择信号,用于区分左右声道数据(高电平为左声道,低电平为右声道),频率等于音频采样率。
- SD(Serial Data):串行数据,传输音频样本数据,通常为 16/24/32 位。
- MCLK(Master Clock):主时钟(可选),为系统提供基准时钟,频率为 SCK 的 256 倍(如 44.1kHz 采样时,MCLK 为 22.5792MHz)。
-
时序结构:
- WS 信号翻转时,标志着新的声道数据开始传输,SCK 的每个上升沿或下降沿驱动 SD 传输一位数据。
- 数据传输以 MSB(最高位)优先,左右声道数据严格按照 WS 信号的时序对齐。
- 示例时序图(简化):
plaintext
WS: LLLLLLLLLRRRRRRRRR (左声道/右声道切换) SCK: ─┴─┴─┴─┴─┴─┴─┴─┴─┴─┴─┴─┴─┴─┴─┴─ SD: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D7 D6... (左声道数据→右声道数据)
3. 应用场景
- 常用于消费电子(如手机、音响)、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芯片互联,支持立体声或多声道(如 8 通道)传输。
- 优势:时序简单,数据对齐明确,适合实时音频处理。
二、PCM 时序(Pulse Code Modulation)
1. 定义与背景
PCM 是数字音频的通用编码方式,而 PCM 时序则是传输 PCM 编码数据的接口协议,可视为 I2S 的扩展或变种,支持更灵活的配置。
2. 时序特点
-
信号组成:
- BCLK(Bit Clock):位时钟,功能同 I2S 的 SCK。
- FS(Frame Sync):帧同步信号,功能同 I2S 的 WS,但时序更灵活(可配置为高 / 低电平有效,或左右对齐、中央对齐等模式)。
- DATA:串行数据,传输 PCM 编码的音频样本。
- MCLK:主时钟(可选)。
-
时序结构:
- 模式差异:
- 左对齐(Left Justified):FS 信号在数据传输开始时有效,数据从 MSB 开始传输,类似 I2S 但无固定的左右声道间隔。
- 右对齐(Right Justified):数据从 LSB 开始传输,常用于某些 DAC 芯片。
- 中央对齐(I2S-like):类似 I2S 时序,但 FS 信号宽度可配置。
- 数据位宽可灵活设置(如 8/16/24/32 位),支持单声道或多声道时分复用(TDM)。
- 模式差异:
3. 应用场景
- 广泛用于专业音频设备(如声卡、录音设备)、通信系统(如 VoIP),支持更高的采样率和多通道配置。
- 优势:兼容性强,可通过配置适配不同芯片的时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