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LeeCode】1.两数之和

文章目录

      • 1. 暴力求解
      • 2. 哈希表
        • 具体过程
          • 1. nums = [2, 7, 11, 15],target = 9:
          • 2. nums = [11, 15, 2, 7], target = 9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目标值 target,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 和为目标值 target 的那 两个 整数,并返回它们的数组下标。

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并且你不能使用两次相同的元素。

你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nums = [2,7,11,15], target = 9
输出:[0,1]
解释:因为 nums[0] + nums[1] == 9 ,返回 [0, 1] 。
示例 2:

输入:nums = [3,2,4], target = 6
输出:[1,2]
示例 3:

输入:nums = [3,3], target = 6
输出:[0,1]

1. 暴力求解

直接两个for循环

class Solution(object):def twoSum(self, nums, target):""":type nums: List[int]:type target: int:rtype: List[int]"""list = []i = 0lenth = len(nums)for i in range(0, lenth):for j in range(i+1, lenth):sum = nums[i] +  nums[j]if sum == target:list.append(i)list.append(j)return list

2. 哈希表

使用哈希表,可以将寻找 target - x 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到从 O(N) 降低到 O(1)。

这样我们创建一个哈希表,对于每一个 x,我们首先查询哈希表中是否存在 target - x,然后将 x 插入到哈希表中,即可保证不会让 x 和自己匹配。

class Solution(object):def twoSum(self, nums, target):""":type nums: List[int]:type target: int:rtype: List[int]"""result = [] hashtable = {}lenth = len(nums)for i in range(0, lenth):# 补数complement = target - nums[i]# 如果补数存在与哈希表中(只是判断,最终并不是返回哈希表)if complement in hashtable:# hashtable[complement]肯定小于i,因为只有补数之前存在,i在后面才能计算补数,判断补数是否在哈希表中# complement = target - nums[i]# hashtable[complement]为补数的索引return [hashtable[complement], i]# 如果补数不存在与哈希表中,哈希表为字典else:hashtable[nums[i]]=i  return result
具体过程
1. nums = [2, 7, 11, 15],target = 9:

假设 nums = [2, 7, 11, 15],target = 9:

  • 当遍历到 nums[0] = 2 时,complement = 9 - 2 = 7。哈希表是空的,所以把 2 和它的索引 0 存入哈希表:hashtable = {2: 0}
  • 当遍历到 nums[1] = 7 时,complement = 9 - 7 = 2。此时 complement = 2 已经存在于哈希表中,哈希表中存储的索引是 0,所以我们找到了答案,返回 [0, 1],这两个数字 2 和 7 的和正好等于 target = 9。

这就是 result.append([hashtable[complement], i]) 这一行的作用。

2. nums = [11, 15, 2, 7], target = 9

初始化:hashtable = {} 和 result = []

遍历列表 nums

  • 第一步,i = 0:
    当前数字是 nums[0] = 11,目标补数为 complement = 9 - 11 = -2
    哈希表中没有 -2,因此将当前数字 11 和索引 0 存入哈希表:hashtable = {11: 0}
  • 第二步,i = 1:
    当前数字是 nums[1] = 15,目标补数为 complement = 9 - 15 = -6
    哈希表中没有 -6,因此将当前数字 15 和索引 1 存入哈希表:hashtable = {11: 0, 15: 1}
  • 第三步,i = 2:
    当前数字是 nums[2] = 2,目标补数为 complement = 9 - 2 = 7
    哈希表中没有 7,因此将当前数字 2 和索引 2 存入哈希表:hashtable = {11: 0, 15: 1, 2: 2}
  • 第四步,i = 3:
    当前数字是 nums[3] = 7,目标补数为 complement = 9 - 7 = 2
    哈希表中有 2,对应的索引是 2,所以我们找到了答案,返回这两个数字的索引 [2, 3]
  1. i = 0:数字是 11,补数是 -2,不在哈希表中,存入哈希表:{11: 0}。
  2. i = 1:数字是 15,补数是 -6,不在哈希表中,存入哈希表:{11: 0, 15: 1}。
  3. i = 2:数字是 2,补数是 7,不在哈希表中,存入哈希表:{11: 0, 15: 1, 2: 2}。
  4. i = 3:数字是 7,补数是 2,在哈希表中找到了索引 2,所以返回 [2, 3]。

最终输出为 [2, 3]。

http://www.xdnf.cn/news/5618.html

相关文章:

  • VsCode相关设置
  • 嵌入式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路径
  • 《数字人生成工具技术研究与探索》
  • K8S Ingress、IngressController 快速开始
  • 什么是Vim
  • spring中的@Lazy注解详解
  • C++ 迭代器
  • C/C++ 内存管理深度解析:从内存分布到实践应用(malloc和new,free和delete的对比与使用,定位 new )
  • Chrome DevTools 性能面板
  • Spark处理过程-转换算子和行动算子
  • 前端基础之《Vue(16)—Vue脚手架介绍》
  • 【C++】cout的格式输出
  • thinkphp模板文件缺失没有报错/thinkphp无法正常访问控制器
  • 每周靶点分享:CD123、CD28、CCR2/CCL2、LAG-3
  • 云平台管理部署知识点——问题+答案
  • exsi导入镜像报错:行26:硬件系列‘wmx-19不受支持
  • 编译原理AST以Babel为例进行解读、Webpack中自定义loader与plugin
  • 从零构建高性能桌面应用:GPUI Component全解析与实战指南
  • 【C++】语言深处的“精灵”:探索内存的奥妙
  • 香港维尔利健康科技集团成都区域运营中心投入使用,西南市场战略全面提速
  • 基于STM32、HAL库的ICP-20100气压传感器 驱动程序设计
  • 解决IDEA Maven编译时@spring.profiles.active@没有替换成具体环境变量的问题
  • day23 机器学习管道 Pipeline
  • 掌握MySQL数据库操作:从创建到管理全攻略
  • uni-app学习笔记五--vue3插值表达式的使用
  • AI日报 · 2025年5月12日|OpenAI 更新「Supervised Fine‑Tuning」文档与 API 示范
  • Qt Creator 配置 Android 编译环境
  • Matlab 单机无穷大系统故障
  • 24、DeepSeek-V3论文笔记
  • 可信固件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