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下垂控制属于构网型控制技术

下垂控制属于构网型控制,而非跟网型控制。


一、构网型与跟网型控制的本质区别

  1. 控制策略差异

    • 构网型控制(Grid-Forming Control, GFM)
      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如转子运动方程),自主构建电压幅值和相位,无需依赖锁相环(PLL)即可实现与电网同步。其核心是通过功率平衡(有功-频率下垂、无功-电压下垂)调节电压和频率,具备电压源特性。

    • 跟网型控制(Grid-Following Control, GFL)
      依赖锁相环跟踪电网相位,以电流源形式并网,需外部电网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参考,无法自主构建电网

  2. 功能特性

    • 构网型控制能够为电网提供惯性、阻尼和电压/频率支撑,适用于弱电网或孤岛运行场景;

    • 跟网型控制则主要用于强电网环境,缺乏独立支撑能力。


二、下垂控制在构网型控制中的角色

  1. 下垂控制的核心作用
    下垂控制是构网型控制的典型策略之一,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即功率与频率/电压的线性关系),实现以下功能:

    • 有功-频率下垂:调节系统频率以响应有功功率变化;

    • 无功-电压下垂:调节电压幅值以响应无功功率变化。

  2. 具体应用场景

    • 新能源并网系统:如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中,下垂控制用于实现多机并联时的功率均分,避免环流问题。

    • 弱电网支撑:通过动态调整下垂系数(如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增强系统在低惯量、高电力电子化环境下的稳定性。

  3. 技术优势

    • 自主性:无需依赖电网的相位信息,可独立调节功率输出;

    • 灵活性:下垂系数可优化调整以适应不同电网强度需求。


三、下垂控制与其他构网型策略的对比

构网型控制技术还包括虚拟同步机(VSG)、虚拟振荡器控制等,而下垂控制因其简单性和成熟度被广泛应用:

  1. 虚拟同步机(VSG)
    通过模拟同步机的惯量和阻尼参数,提供更接近传统发电机的动态响应,但参数调节复杂度较高。

  2. 下垂控制
    更注重稳态功率分配,响应速度较慢,但易于实现多机协调。


四、总结

下垂控制作为构网型控制的核心策略,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功率-频率/电压特性,为新能源并网系统提供了自主调节和电网支撑能力。其适用于弱电网、孤岛运行及多机并联场景,是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http://www.xdnf.cn/news/2145.html

相关文章:

  • pytest 技术总结
  • CCF CSP 第30次(2023.05)(4_电力网络_C++)
  • Fedora 43 计划移除所有 GNOME X11 相关软件包
  • Android 13 接入 MediaSession 详细文档
  • 机器学习——朴素贝叶斯法运用
  • 网络攻防第一~四集
  • 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SPWM线电压 线与中点电压有几种电平
  • 关闭网桥的STP,解决RHEL10上qemu使用u-boot加载uImage自动加载失败的问题
  • 驱动汽车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解决方案:全星研发项目管理APQP软件系统:
  • DP主站转485操作流程
  • vuePress开发和使用
  • WebAssembly全栈革命:在Rust与JavaScript之间构建高性能桥梁
  • 如何轻松将RS232转为Profibus DP,提升PLC效率?
  • ClickHouse查询执行与优化
  • 数据过滤器
  • 阿里云域名智能解析至国内外AWS的合规化部署指南
  • Windows11系统中GIT下载
  • 系统架构设计中的DSSA方法:理论、实践与行业深度应用
  • 【SwitchyOmega安装教程】
  • 【Token系列】01 | Token不是词:GPT如何切分语言的最小单元
  • 思科路由器重分发(RIP动态路由+静态路由)
  • 强化学习:高级策略梯度理论与优化方法
  • react的fiber 用法
  • 6.1腾讯技术岗2025面试趋势前瞻:大模型、云原生与安全隐私新动向
  • 重定向和语言级缓冲区【Linux操作系统】
  • 用python写一个相机选型的简易程序
  • RTMP 协议解析 1
  • Linux0.11内存管理:相关代码
  • 从零实现 registry.k8s.io/pause:3.8 镜像的导出与导入
  •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项目实训-基于大模型的模拟面试系统-网页图片显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