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Python 训练营打卡 Day 33-神经网络

简单神经网络的流程

1.数据预处理(归一化、转换成张量)
2.模型的定义
    继承nn.Module类
    定义每一个层
    定义前向传播流程

3.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4.定义训练过程
5.可视化loss过程

预处理补充:
分类任务中,若标签是整数(如 0/1/2 类别),需转为long类型(对应 PyTorch 的torch.long),否则交叉熵损失函数会报错
回归任务中,标签需转为float类型(如torch.float32)

数据的准备

以4特征,3分类的鸢尾花数据集作为我们今天的数据集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numpy as np#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 特征数据
y = iris.target  # 标签数据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打印下尺寸
print(X_train.shape)
print(y_train.shape)
print(X_test.shape)
print(y_test.shape)

# 归一化数据,神经网络对于输入数据的尺寸敏感,归一化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scaler = MinMaxScaler()
X_train = scaler.fit_transform(X_train)
X_test = scaler.transform(X_test) #确保训练集和测试集是相同的缩放# 将数据转换为 PyTorch 张量,因为 PyTorch 使用张量进行训练
# y_train和y_test是整数,所以需要转化为long类型,如果是float32,会输出1.0 0.0
X_train = torch.FloatTensor(X_train)
y_train = torch.LongTensor(y_train)
X_test = torch.FloatTensor(X_test)
y_test = torch.LongTensor(y_test)

模型架构定义

定义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包含一个输入层、一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
定义层数+定义前向传播顺序

class MLP(nn.Module): # 定义一个多层感知机(MLP)模型,继承父类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 初始化函数super(MLP, self).__init__() # 调用父类的初始化函数# 前三行是八股文,后面的是自定义的self.fc1 = nn.Linear(4, 10)  # 输入层到隐藏层self.relu = nn.ReLU()self.fc2 = nn.Linear(10, 3)  # 隐藏层到输出层
# 输出层不需要激活函数,因为后面会用到交叉熵函数cross_entropy,交叉熵函数内部有softmax函数,会把输出转化为概率def forward(self, x):out = self.fc1(x)out = self.relu(out)out = self.fc2(out)return out# 实例化模型
model = MLP()

这个网络结构非常简单:
输入层:4个特征
隐藏层:10个神经元,使用ReLU激活
输出层:3个神经元(适合3分类问题)
没有dropout或batch normalization等复杂结构,这是一个典型的前馈神经网络,适用于简单的分类或回归任务

模型训练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 分类问题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使用随机梯度下降优化器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 使用自适应学习率的化器
#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CrossEntropyLoss),适用于多分类问题
会自动对输出进行softmax处理并计算损失
常用于分类任务,特别是当输出是类别概率时

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
优化对象是模型的所有可训练参数( model.parameters() )
学习率(lr)设置为0.01

这个配置是训练神经网络的标准设置:
交叉熵损失适用于分类任务
SGD是最基础的优化算法
学习率0.01是一个常用的初始值

循环训练

# 训练模型
num_epochs = 20000 # 训练的轮数# 用于存储每个 epoch 的损失值
losses =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 range是从0开始,所以epoch是从0开始# 前向传播outputs = model.forward(X_train)   # 显式调用forward函数# outputs = model(X_train)  # 常见写法隐式调用forward函数,其实是用了model类的__call__方法loss = criterion(outputs, y_train) # output是模型预测值,y_train是真实标签# 反向传播和优化optimizer.zero_grad() #梯度清零,因为PyTorch会累积梯度,所以每次迭代需要清零,梯度累计是那种小的bitchsize模拟大的bitchsize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计算梯度optimizer.step() # 更新参数# 记录损失值losses.append(loss.item())# 打印训练信息if (epoch + 1) % 100 == 0: # range是从0开始,所以epoch+1是从当前epoch开始,每100个epoch打印一次print(f'Epoch [{epoch+1}/{num_epochs}], Loss: {loss.item():.4f}')

可视化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可视化损失曲线
plt.plot(range(num_epochs), losses)
plt.xlabel('Epoch')
plt.ylabel('Loss')
plt.title('Training Loss over Epochs')
plt.show()

@浙大疏锦行

http://www.xdnf.cn/news/10563.html

相关文章:

  • tex中的表格4:自动表格宽度自动换行tabularx宏包
  • 结构化控制语言(SCL) 与梯形图(LAD)相互转换的步骤指南
  • CppCon 2014 学习:EFFICIENCY PERFORMANCE ALGORITHMS DATA STRUCTURES
  • Linux中的System V通信标准-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以及信号量
  • 工作流引擎-18-开源审批流项目之 plumdo-work 工作流,表单,报表结合的多模块系统
  • isp中的 ISO代表什么意思
  • 【机器学习基础】机器学习入门核心算法:多分类与多标签分类算法
  • Vue3(watch,watchEffect,标签中ref的使用,TS,props,生命周期)
  • vue · 路由传参query和params
  • 50天50个小项目 (Vue3 + Tailwindcss V4) ✨ | Sound Board(音响控制面板)
  • 【Linux网络】传输层TCP协议
  • Sxer.Base.Debug(打印调试)
  • 腾答知识竞赛系统功能介绍
  • 【Java】泛型
  • 线性代数复习
  • Bootstrap 5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Bootstrap 5 安装及使用(2)
  • CNN卷积网络:让计算机拥有“火眼金睛“(superior哥AI系列第4期)
  • Linux——计算机网络基础
  • 分布式锁剖析
  • 微软markitdown PDF/WORD/HTML文档转Markdown格式软件整合包下载
  • React Hooks 与异步数据管理
  • YARN应用日志查看
  • demo_win10配置WSL、DockerDesktop环境,本地部署Dify,ngrok公网测试
  • CppCon 2014 学习:0xBADC0DE
  • FFmpeg移植教程(linux平台)
  • NTP库详解
  • AI矢量软件|Illustrator 2025网盘下载与安装教程指南
  • Java从入门到精通 - 常用API(一)
  • 【Hot 100】70. 爬楼梯
  • 【农资进销存专用软件】佳易王农资进出库管理系统:赋能农业企业高效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