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6-17-磁盘管理
1. 磁盘分类
磁盘接口 | 硬盘 | 大小 |
sata接口 | 机械硬盘、固态硬盘 | 机械:4tb 10k性能要求不高 |
sas接口 | 机械硬盘、固态硬盘 | 机械:900G 15k性能好,容量低 |
pcie-e接口 | 固态硬盘 | tb级别 4tb 8tb 性能要求高,数据库,存储服务 |
2. 磁盘性能指标
指标 | 机械硬盘 | 固态硬盘 |
容量 | 硬盘大小 | 硬盘大小 |
缓存 | 越大越好 | 越大越好 |
吞吐量(极限速度) | 600MB/S 1200M/S | 更高 |
顺序读取速度 | ||
顺序写入速度 | ||
随机读取次数 | ||
随机写入速度 |
2.1. 测试工具
dd命令专业工具fio
3. 磁盘使用流程
3.1. 磁盘分区
3.1.1. 分区基本规则
1.硬盘基本规则
硬盘命令规则,块文件(block)
sas,stat,scsi接口
/dev/sd开头
第一块硬盘:sda
第二块硬盘:sdb
......虚拟化环境
/dev/vd开头固态硬盘(物理服务器)
/dev/nvme开头2.分区命名,mbr分区表格式
分区号1-4,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从5开始第一个分区:/dev/sda1
第二个分区:/dev/sda2
......mbr磁盘分区知识点:
主分区:最多4个
某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创建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在扩展分区创建逻辑分区磁盘分区信息存放在磁盘的开头:0头0道1扇区,1扇区大小512字节
3.1.2. 分区
1.指定硬盘
fdisk /dev/sdb2.查看分区信息
p3.创建100M的主分区
n创建磁盘分区
p(主分区)
1(分区数字)
第一个扇区 (default 2048)
最后一个扇区 +100MCommand (m for help): mHelp:DOS (MBR)a toggle a bootable flagb edit nested BSD disklabel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Generic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分区F list free unpartitioned space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建分区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打印磁盘信息,分区信息t change a partition type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i print information about a partitionMiscm print this menu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ScriptI load disk layout from sfdisk script fileO dump disk layout to sfdisk script fileSave & Exit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退出并保存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退出不保存Create a new labelg create a new empty GPT partition tableG create a new empty SGI (IRIX) partition table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partition table正式环境中添加硬盘,一般一个硬盘一个分区
3.1.3. 格式化
- 给磁盘分区创建文件系统
创建文件系统:make Filesystem
[root@ky201 ~]# mkfs.
mkfs.btrfs mkfs.ext2 mkfs.ext4 mkfs.minix mkfs.vfat
mkfs.cramfs mkfs.ext3 mkfs.fat mkfs.msdos mkfs.xfs[root@ky201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devtmpfs 1.4G 0 1.4G 0% /dev
tmpfs tmpfs 1.5G 0 1.5G 0% /dev/shm
tmpfs tmpfs 1.5G 9.2M 1.4G 1% /run
tmpfs tmpfs 1.5G 0 1.5G 0% /sys/fs/cgroup
/dev/mapper/klas-root xfs 64G 4.5G 60G 7% /
tmpfs tmpfs 1.5G 0 1.5G 0% /tmp
/dev/mapper/klas-backup xfs 32G 280M 31G 1% /backup
/dev/sda1 xfs 1014M 169M 846M 17% /boot
tmpfs tmpfs 289M 0 289M 0% /run/user/0#格式化
mkfs.xfs /dev/sdb1# 查看已经格式化的分区/文件系统
blkid
3.1.4. 挂载
- 给磁盘分区设置入口
1.临时挂载
mount /dev/sdb1 /mnt/2.卸载
umount /mnt
3.1.5. 永久挂载fstab
1. /etc/fstab 开机自动挂载的配置文件
[root@ky201 ~]# cat /etc/fstab
/dev/mapper/klas-root / xfs defaults 0 0第1列:指定文件系统(磁盘分区名字或UUID)
第2列:挂载点
第3列:文件系统类型
第4列:挂载选项,一般使用默认defaults
第5列:是否进行备份(dump指令)
第6列:是否开机检查(硬盘磁盘)一般关闭2. 使用/etc/rc.local 开机自动运行指定的命令
mount /dev/sdb1 /data/
4. MBR与GPT
硬盘分区表 | 共同点 | 区别 | 使用命令 |
mbr | 引导系统启动,存放磁盘分区信息 |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支持硬盘小于2TB | fdisk |
gpt | 引导系统启动,存放磁盘分区信息 | gdisk/parted |
4.1. parted分区
parted /dev/sdd1.创建分区表
mktable gpt 或使用mklabel2.创建分区
mkpart primary 0 100g3.删除分区
rm id编号3.退出
q
5. raid
特点:
1.获得更高的冗余(安全性)
2.获得更高的性能raid通过物理设备:raid卡来实现,也叫阵列卡
5.1. raid级别
6. 磁盘分区方案
常见方案 | 大小 | |
/boot | 引导分区,引导系统启动,存放linux内核文件 | 1G |
/ 根分区 | 存放软件包,安装服务 | 20G起步 |
swap 分区 | 交换分区,特殊文件系统,没有挂载点,特殊需求java环境适当配置 | 建议最多8G |
/data | 独立数据分区,有重要数据时配置 | 剩余所有空间 |
7. 物理服务器使用流程
1.拆开包装,上电,进行配置2.配置远程控制卡
无法远程连接备用方案3.配置raid
系统分区两块硬盘raid1,4.安装系统
/分区,/boot分区 swap分区5.连接,基础优化配置
软件包,ssh6.可选(配置,部署服务)
根据需求部署服务7.服务器上架
8. swap
1.创建/增加swap
dd if=/dev/zero of=/data/swap bs=1M count=1024mkswap /data/swapchmod 600 /data/swapswapon /data/swap2.关闭swap
swapoff /data/swapswapoff -a关闭所有swap3.永久关闭swap
vim /etc/fstab 注释掉swap的行ubuntu:需要执行命令
[root@ubt212 ~]# systemctl mask swap.target
Creat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swap.target → /dev/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