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tigase源码学习杂记-AbstractMessageReceiver

前言

废话,最近把工作中用的基于XMPP协议的经典开源框架又读了一遍,整理一下其优秀的源码学习记录。

概述

AbstractMessageReceiver是tigase核心组件MessageRouter、SessionManager的抽象父类,是tigase消息接收器的抽象。AbstractMessageReceiver使用的是模板的设计模式。对消息接收的基础封装。

类图整体框架分析

类图

抽象接收器主要的实现的核心接口是MessageReceiver接口,该接口定义了接收消息的主要的接口,MesageReceiver接口的核心就是管理路由RegexRouting和往队列中添加数据包操作(addPacket)。AbstractMessageReceiver类实现了接口的所有方法,并向子类提供一个processPacket(Packet)方法进行自定义实现。所以MessageRouter和SessionManger都是重写processPacket(Packet)实现对接受到的消息进行自定义的处理。

其他的接口和类的简介:

  • BasicComponent:全局组件化类的定义实现,tigase官方的全局组件化和可扩展都是基于这个类的实现。后面专门会有一篇文章进行介绍。
  • PacketWriterWithTimeout:相应带超时时间的一个接口定义
  • StatisticsContainer: 统计接口的定义,不是核心,暂时不作为学习的重点

核心数据结构及线程模型分析

基本数据结构介绍

数据和线程模型主要是基于四个成员变量out_queues、in_queues、threadsQueueIn、threadsQueueOut 围绕进行的。其中out_queues、in_queues两个成员变量是两个处理Packet的优先级队列的列表。threadsQueueIn、threadsQueueOut是两个QueueListener的双向队列,QueueListener由上面的类可知,是一个包含可以处理Packet的优先级队列线程的内部类,作用是对出入队消息进行监听和处理。

内部线程数据处理模型

内部线程数据处理模型是一个线程对应一个优先级队列进行数据的处理。线程监听到数据对列中有数据就去take(),take()之后根据消息类是IN_QUEUE还是OUT_QUEUE进行不同数据包的处理。线程数据处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线程数据处理模型图

那么线程模型和队列是如何绑定起来的呢?我们通过初始化的源代码进行分析一下。源码如下所示:

    /*** 开启线程,初始化QueueListener监听线程,绑定线程和对列*/private void startThreads() {...//入队(接收)线程(双向对列)为空,初始化操作if (threadsQueueIn == null) {threadsQueueIn = new ArrayDeque<>(8);//创建指定入队线程,默认是1for (int i = 0; i < in_queues_size; i++) {QueueListener in_thread = new QueueListener(in_queues.get(i), QueueType.IN_QUEUE);in_thread.setName("in_" + i + "-" + getName());in_thread.start();threadsQueueIn.add(in_thread);}}//出队(转发)线程(双向对列)为空,初始化操作if (threadsQueueOut == null) {//创建指定出队的线程,默认是1threadsQueueOut = new ArrayDeque<>(8);for (int i = 0; i < out_queues_size; i++) {QueueListener out_thread = new QueueListener(out_queues.get(i), QueueType.OUT_QUEUE);out_thread.setName("out_" + i + "-" + getName());out_thread.start();threadsQueueOut.add(out_thread);}}    ...
}

以上代码是接受器启动调用的核心代码(其中省略了一些日志打印和监听相关的非核心代码),核心就是根据优先级队列进行循环遍历,创建对应的监听器,并设置优先级队列给对应的优先级队列。

小结

AbstractMessageReceiver对象是消息接收器的核心实现,模版的设计模式有利于代码的复用,公共代码的抽象,1对1的线程队列数据处理模型充分利用多线程的优势,并发的处理数据,优先级队列保证了数据处理的顺序性。

http://www.xdnf.cn/news/391.html

相关文章:

  • 算法题(128):费解的开关
  • 手动实现LinkedList
  • 【操作系统原理02】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 Kubernetes 多主多从集群部署完整文档
  • 【上海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多机环境下MPI并行编程
  • 国产GPU生态现状评估:从寒武纪到壁仞的编程适配挑战
  • 健康养生之道
  • package.json ^、~、>、>=、* 详解
  • JMeter介绍
  • Sentinel源码—5.FlowSlot借鉴Guava的限流算法二
  • Redis增删改查
  • FPGA——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 基于chatgpt和deepseek解答显卡的回答
  • Python语法系列博客 · 第8期[特殊字符] Lambda函数与高阶函数:函数式编程初体验
  • 【25软考网工笔记】第二章(7)多路复用技术
  • 抽象类和接口
  • 【现代深度学习技术】循环神经网络04:循环神经网络
  • 面试招聘: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人员需求内部研讨会纪要(2025年4月19日草稿流出)
  • day28 学习笔记
  • 小程序 GET 接口两种传值方式
  • 利用 i2c 快速从 Interface 生成 Class
  • Linux系统:进程终止的概念与相关接口函数(_exit,exit,atexit)
  • 浅析vue2和vue3的区别
  • UIjavaScritIU
  • C++ 讲解—函数模板
  • Matlab画海洋与大气变量的时间序列并带标记面的三维折线图--来源粉丝
  • React-useImperativeHandle (forwardRef)
  • 美信监控易:数据采集与整合的卓越之选
  • JSAPI2.2—日期
  • 蓝桥杯之递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