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设计模式区别】装饰器模式和适配器模式区别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和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都是 结构型设计模式 或者说 包装模式 (Wrapper),用于解决对象的组合和扩展问题,但它们的核心目的、结构和使用场景有显著区别。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


1. 核心意图

装饰器模式适配器模式
动态扩展对象的功能,在不改变原有类的情况下,通过组合实现灵活的功能增强。解决接口不兼容问题,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另一个接口,使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协同工作。

2. 结构对比

装饰器模式的结构
  • Component(组件接口):定义被装饰对象的公共接口,所有具体组件和装饰器都实现该接口。
  • ConcreteComponent(具体组件):实现Component接口的基础对象,提供核心功能。
  • Decorator(装饰器抽象类):继承Component接口,维护一个对Component的引用(组合关系),并定义装饰行为。
  • ConcreteDecorator(具体装饰器):在Decorator的基础上,添加具体的功能或行为。

UML图示意

Component
├── ConcreteComponent
└── Decorator├── ConcreteDecoratorA└── ConcreteDecoratorB
适配器模式的结构
  • Target(目标接口):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 Adapter(适配器):实现Target接口,同时与Adaptee(被适配类)关联,将Adaptee的接口转换为Target接口。
  • Adaptee(适配者):现有类的接口,可能与Target不兼容。

UML图示意

Target
└── Adapter└── Adaptee

3. 关键区别

a. 目的不同
  • 装饰器模式增强功能,在运行时动态添加行为。
  • 适配器模式接口转换,让不兼容的接口可以协作。
b. 结构不同
  • 装饰器模式:通过组合继承实现,Decorator持有Component的引用,并与Component形成继承关系。
  • 适配器模式:通过组合多重继承实现,Adapter持有Adaptee的引用,但与Adaptee没有继承关系。
c. 接口处理
  •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和被装饰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客户端无需关心是否被装饰。
  • 适配器模式:Adapter实现目标接口(Target),而Adaptee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接口。
d. 扩展方式
  • 装饰器模式:支持叠加多个装饰器,形成功能链(如:加糖→加奶→加咖啡)。
  • 适配器模式:通常一对一适配,不支持叠加(除非嵌套适配,但不常见)。
e. 使用场景
  • 装饰器模式:需要动态、灵活地扩展对象功能,例如:
    • Java的IO流(BufferedInputStream 装饰 FileInputStream)。
    • 咖啡店点单系统(基础咖啡 + 糖 + 奶 → 动态组合不同装饰器)。
  • 适配器模式:需要适配现有类的接口,例如:
    • Java的I/O类库,将字符串数据->字节数据,字节数据-> 流数据 等。
      如 InputStreamReader实现了Reader接口,并持有InputStream引用
    • 适配旧版支付接口到新版系统。
    • 将第三方库的类(如 List)适配为自定义接口。

4. 具体示例对比

装饰器模式示例
// Component接口
interface Coffee {String getDescription();double cost();
}// 具体组件
class SimpleCoffee implements Coffee {public String getDescription() { return "Simple Coffee"; }public double cost() { return 2.0; }
}// 装饰器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CoffeeDecorator implements Coffee {protected Coffee decoratedCoffee;public CoffeeDecorator(Coffee coffee) {this.decoratedCoffee = coffee;}
}// 具体装饰器(加糖)
class SugarDecorator extends CoffeeDecorator {public SugarDecorator(Coffee coffee) {super(coffee);}public String getDescription() {return decoratedCoffee.getDescription() + ", Sugar";}public double cost() {return decoratedCoffee.cost() + 0.5;}
}// 使用
Coffee coffee = new SimpleCoffee();
coffee = new SugarDecorator(coffee); // 动态添加糖
coffee = new MilkDecorator(coffee); // 再动态添加奶
System.out.println(coffee.getDescription()); // 输出:Simple Coffee, Sugar, Milk
适配器模式示例
// Target接口(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interface PaymentAdapter {void payWithCreditCard();
}// Adaptee(现有接口,需要适配)
class OldPaymentSystem {public void processPayment(String paymentType) {if ("credit".equals(paymentType)) {// 处理信用卡支付的逻辑}}
}// Adapter(适配器)
class CreditCardAdapter implements PaymentAdapter {private OldPaymentSystem adaptee;public CreditCardAdapter(OldPaymentSystem system) {this.adaptee = system;}public void payWithCreditCard() {adaptee.processPayment("credit"); // 将新接口调用转换为旧接口的方法}
}// 使用
OldPaymentSystem oldSystem = new OldPaymentSystem();
PaymentAdapter adapter = new CreditCardAdapter(oldSystem);
adapter.payWithCreditCard(); // 客户端通过适配器调用旧系统的方法

5. 总结对比表

特性装饰器模式适配器模式
目的动态扩展功能接口兼容性适配
接口关系装饰器和被装饰对象实现同一接口适配器实现目标接口,适配者有不同接口
扩展性支持叠加多个装饰器通常一对一适配
核心操作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强或修改行为不同接口的方法调用进行转换
使用场景需要灵活扩展功能(如UI组件、流处理)接口不兼容时需要适配(如第三方库、旧系统)

6. 关键区别总结

  • 装饰器模式:通过组合和继承,增强现有对象的功能,且保持接口一致。
  • 适配器模式:通过组合或多重继承,转换现有对象的接口,使其符合客户端需求。

两者虽然都涉及组合关系,但装饰器关注功能扩展,适配器关注接口兼容。理解它们的核心意图是区分的关键。

http://www.xdnf.cn/news/2127.html

相关文章:

  • C#中wpf程序中的x名空间详解
  • CSS3布局方式介绍
  • 如何修改npm的全局安装路径?
  • 【Token系列】02 | Embedding是怎么“长出来”的?从查表到训练过程全解
  • git和github的使用指南
  • 探索具身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应用与未来
  • 苹果(IOS)手机怎么开启开发者模式(简单明了版)
  • 在QML中获取当前时间、IP和位置(基于网络请求)
  • 机器学习:逻辑回归实现二元分类
  • 【解决】trying to draw too large(147456000bytes) bitmap
  • 当自动驾驶遇上“安全驾校”:NVIDIA如何用技术给无人驾驶赋能?
  • Redis和MQ的区别
  • WEB安全--RCE--webshell bypass
  • 数据分析岗位-相关知识
  • Nginx性能优化:从配置到缓存,全面提升Web服务器性能
  • Datawhale AI春训营二期---使用AI实现老人的点餐效果(关于task2的相关思考)
  • [FPGA Video IP] Video Processing Subsystem
  • 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定制
  • 软件技术专业
  • CF-Hero:自动绕过CDN找真实ip地址
  • 深入理解 C++ 三法则:资源管理的关键准则
  • Linux基础IO(十一)之动态库(基础IO的最后一篇啦!)
  • 智能座舱背后的秘密:智能座舱测试如何“具身智能”
  • Golang | 自行实现并发安全的Map
  • 在 WSL 安装 OpenFOAM-12
  • 【软件工程】TCP三次握手中的SYN与ACK:核心机制详解
  • 使用ast解ob混淆时关于types的总结
  • leetcode刷题日记——简化路径
  • AI与思维模型【79】——煤气灯效应
  • 深入解析Mlivus Cloud核心架构:rootcoord组件的最佳实践与调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