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Booster
文章目录
- 前言
- 13.4.17 WriteBooster
-
- 13.4.17.1 Overview
- 13.4.17.2 WriteBooster configuration
-
- LU dedicated buffer mode
- Shared buffer mode
- 13.4.17.3 Writing data to WriteBooster Buffer
- 13.4.17.4 Flushing WriteBooster Buffer
- 13.4.17.5 Preserve user space option
- 总结
前言
提示:1~4章有兴趣自己查询英文文档,本文就不具体描述,直接进去正题,从第5章开始。 绿色:重点语句,红色:重点词汇,蓝色:作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相关解析,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一点帮助,帮点个赞吧!
13.4.17 WriteBooster
注:UFS2.2、UFS3.1、UFS4.0支持WriteBooster特性;UFS2.1、UFS3.0不支持
13.4.17.1 Overview
TLC NAND的写入性能明显低于SLC NAND,因为逻辑上定义的TLC位需要更多的编程步骤,并且具有更高的纠错概率。
为了提高的写性能,部分TLC NAND(普通存储)被配置为SLC NAND,用作临时或永久的写缓冲区。
使用 SLC NAND 作为写入加速缓冲区,能够使写入请求的处理具有更低的延迟,并提升整体的写入性能。分配给用户区的TLC NAND的某些部分被分配为WriteBooster Buffer。
写入WriteBooster Buffer中的数据可以通过显式主机命令或在hibernate (HIBERN8)状态下隐式地刷新到TLC NAND存储中?
TLC和SLC以外的技术NAND可以用作普通存储和WriteBooster Bu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