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C++】内联函数inline以及 C++入门(4)

目录

1. 内联函数

1.1 问题引入

1.2 内联函数的概念

1.3 内联函数的特性

1.3.1 inline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做法,省去调用函数额开销。所以代码很长或者有循环/递归的函数不适宜使用作为内联函数

1.3.2  inline对于编译器而言只是一个建议,编译器会自动优化,如果定义为inline的函数体内有循环/递归等等,编译器优化时会忽略掉内联

1.3.3  inline不建议声明和定义分离,分离会导致链接错误。因为 inline 被展开,就没有函数地址了,链接就会找不到


1. 内联函数

1.1 问题引入

在C语言中我们学过函数,当函数在调用的时候会开辟函数栈帧。假设调用10次Add()函数,那么就要开辟10次函数栈帧。而函数栈帧中需要做很多事情,如保存寄存器、压参数、压返回值等等,过程会很繁琐,在C语言中我们使用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C++中我们使用内联函数inline来解决


1.2 内联函数的概念

使用关键字inline修饰的函数叫做内联函数,C++的编译器会在调用内联函数时展开。没有压栈的开销,使得程序的运行效率提升。

int Add(int a, int b)
{int c = a + b;return c;
}

以Add()函数为例,C语言中使用宏来代替函数:

#define Add(x,y) ((x)+(y))

在C++中使用内联函数:

inline int Add(int x, int y)
{int z = x + y;return z;
}

那么请问,为什么在已经有了宏定义的情况下,还需要内联函数?

  • 宏晦涩难懂,比较复杂容易写错,语法机制设计不好

  • 宏不支持调试,而inline函数在Debug模式下支持调试(Debug模式下不会展开,release才会),能够提高和加深我们对于代码的理解

我们通过反汇编来看一下不加inline的调用:

发现会有函数的调用,后面跟的是函数栈帧的地址。

如果在Add函数前使用inline关键字,编译器在编译期间就会使用函数体代替函数调用。

查看方式:

  • release模式下,查看汇编代码中是否存在call
  • debug模式下,需要对编译器进行设置(因为在debug模式下,编译器默认不会对代码进行优化)

编译器设置步骤:

 

 

我们在来看一下使用inline内联函数的结果:

会发现,编译器优化了 Add(1, 2),直接内联(inline)计算,未生成函数调用(无call指令),避免了栈帧开销。


1.3 内联函数的特性

  1. inline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做法,省去调用函数额开销。所以代码很长或者有循环/递归的函数不适宜使用作为内联函数。

  2. inline对于编译器而言只是一个建议,编译器会自动优化,如果定义为inline的函数体内有循环/递归等等,编译器优化时会忽略掉内联。

  3. inline不建议声明和定义分离,分离会导致链接错误。因为 inline 被展开,就没有函数地址了,链接就会找不到。

1.3.1 inline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做法,省去调用函数额开销。所以代码很长或者有循环/递归的函数不适宜使用作为内联函数

因为如果是长代码(复杂算法)时:

inline void processBigData(Data& data) {// 100+ 行代码// 复杂的逻辑...
}

如果内联 100 次,最终二进制文件会显著膨胀(可能从几 KB 变成几 MB),导致:

  • 缓存命中率下降(CPU 缓存能存储的代码变少,性能反而可能下降)。

  • 可执行文件体积变大(加载更慢,占用更多内存)。


1.3.2  inline对于编译器而言只是一个建议,编译器会自动优化,如果定义为inline的函数体内有循环/递归等等,编译器优化时会忽略掉内联

这里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函数里面有13行代码,但是我们需要调用100次。如果使用inline替换的话,就会有100*13条指令,如果不替换就会有100+13条指令:

inline int Add(int x, int y)
{int 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z += x * y;return z;
}
int main()
{for (int i = 0; i < 100; i++){Add(1, 2);}return 0;
}

意思就是说,内联后的二进制文件会膨胀的很快。

我们看一下汇编代码:

我们可以看见,虽然Add函数前加了inline,但是最终却没有展开。


1.3.3  inline不建议声明和定义分离,分离会导致链接错误。因为 inline 被展开,就没有函数地址了,链接就会找不到

 

 

会发现在头文件包含,并且函数定义正确的情况下,报错未定义的标识符!

这是因为这是因为test.h中替换到test.cpp中发现是内联函数,内联函数不需要生成地址,因为内联函数调用的地方都展开了,因此不会存在在符号表中。外部调用时就找不到。因此不要将声明和定义分开。


(本篇完)

http://www.xdnf.cn/news/15286.html

相关文章:

  • 自动评论+AI 写作+定时发布,这款媒体工具让自媒体人躺赚流量
  • C++(STL源码刨析/List)
  • PyTorch中的torch.argmax()和torch.max()区别
  • 标准化模型格式ONNX介绍:打通AI模型从训练到部署的环节
  • 基于Springboot+UniApp+Ai实现模拟面试小工具二:后端项目搭建
  • 上位机知识篇---安装包架构
  • java集合类
  • 输入流挂起
  • 人脸图像生成(DCGAN)
  • Java线程进阶-并发编程
  • python的病例管理系统
  • halcon 求一个tuple的极值点
  • 性能狂飙 Gooxi 8卡5090服务器重新定义高密度算力
  • 深入剖析Spring Bean生命周期: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
  • JavaSE——Object
  • Linux驱动基本概念(内核态、用户态、模块、加载、卸载、设备注册、字符设备)
  • DSSA(Dom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特定领域架构
  • 台球 PCOL:极致物理还原的网页斯诺克引擎(附源码深度解析)
  • Leaflet面试题及答案(21-40)
  • 2025年体育科学与健康大数据国际会议(ICSSHBD 2025)
  • OpenAI 将推 AI Agent 浏览器:挑战 Chrome,重塑上网方式
  • 异构Active DataGuard对于convert参数的错误理解
  • SpringCloud之Feign
  • 从「小公司人事」到「HRBP」:选对工具,比转岗更能解决成长焦虑
  • 十二、k8s工程化管理Helm
  • Linux自动化构建工具(一)
  • pdf拆分
  • 《打破预设的编码逻辑:Ruby元编程的动态方法艺术》
  • LVS负载均衡-DR模式配置
  • 进制转换原理与实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