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ISAQB大纲解读】Kafka消息总线被视为“自下而上设计”?

Kafka消息总线被视为“自下而上设计”的典型案例,核心在于其设计路径和演化逻辑完全符合自下而上方法的本质特征:


自下而上设计的核心逻辑

解决具体问题
构建可复用组件
组件推广为基础设施
重构整体架构

关键特征:从局部技术需求出发 → 抽象为通用能力 → 反推架构重构


Kafka为何是自下而上设计的产物?

1. 起源:解决具体局部问题(而非顶层规划)
  • 背景:LinkedIn内部需要处理活动流数据(用户行为日志、系统监控等)
  • 痛点
    • 数据管道分散(不同团队用ActiveMQ/RabbitMQ等独立实现)
    • 日志丢失严重,系统间耦合度高
  • 方案:开发一个高吞吐的分布式日志中间件(即Kafka雏形)
2. 技术组件先行(自下而上的核心标志)
阶段行为符合自下而上特征
V0.1作为日志收集工具发布从具体功能模块开始构建
V1.0被其他团队复用为消息总线组件价值在复用中被发现
生态扩展衍生Connector/Streams等模块基于需求逐步扩展能力
3. 推动架构演进(逆向重构系统)
  • 旧架构
    服务A
    ActiveMQ
    服务B
    RabbitMQ
    服务C
    数据库
    • 问题:组件割裂、维护成本高、数据孤岛
  • 引入Kafka后
    服务A
    Kafka
    服务B
    服务C
    数据分析
    监控报警
    缓存同步
    • 架构重构
      1. 原有MQ/DB被替换为统一Kafka管道
      2. 新增服务直接复用Kafka能力
      3. 整体架构从“点对点”进化为事件驱动架构

与自上而下设计的对比

维度自上而下设计Kafka的自下而上路径
起点业务目标/质量需求具体技术痛点(日志丢失)
技术选型逻辑“我们需要消息总线,评估选型”“这个日志工具挺好,当消息总线用吧”
架构影响范围全局性改造局部试用 → 逐步推广
风险前期设计失误导致重大返工小范围验证,失败成本低

企业实践中的典型自下而上场景

  1. 遗留系统改造

    • 步骤:
      • 步骤1:用Kafka解耦某个核心服务与数据库的直接依赖
      • 步骤2:将解耦后的Kafka管道复用到其他服务
      • 步骤3:最终形成企业级事件总线
  2. 技术栈统一

    • 现象:
      • 团队A用Kafka处理日志
      • 团队B发现其消息能力,用于订单事件
      • 团队C复用相同集群做实时统计
    • 结果:被动形成统一消息基础设施
  3. 成本驱动决策

    • 自下而上本质:

      “已有Kafka集群闲置容量30%,不如让新服务直接用它,省去新中间件采购成本”


为什么不是“自上而下”?

若采用自上而下设计:

  1. 架构师会先定义企业事件总线规范(如要求:10万TPS/数据持久化6个月)
  2. 技术选型对比 Kafka/RabbitMQ/Pulsar
  3. 统一推行 Kafka作为标准
  4. 所有系统按规范接入

关键差异:Kafka的诞生源于具体问题解决,其架构地位是演化结果而非预先规划。


总结

  • ✅ Kafka是自下而上设计的典范
    具体技术组件(日志工具) → 抽象为通用能力(消息总线) → 逆向推动架构重构(事件驱动化)。
  • ⚠️ 警示
    纯自下而上设计可能导致架构碎片化(如多个Kafka集群各自为政)。最佳实践是结合自上而下管控(如制定Topic命名规范、监控标准)。
http://www.xdnf.cn/news/10757.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PostGIS的GeoTools执行原生SQL查询制图实践-以贵州省行政区划及地级市驻地为例
  • Python Pytest
  • 接口自动化测试之pytest接口关联框架封装
  • Server2003 B-1 Windows操作系统渗透
  • React从基础入门到高级实战:React 高级主题 - React设计模式:提升代码架构的艺术
  • 无人机避障——感知部分(Ubuntu 20.04 复现Vins Fusion跑数据集)胎教级教程
  • XCTF-web-ics-05
  • 生成模型+两种机器学习范式
  • 使用大模型预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技术方案大纲
  • react native webview加载本地HTML,解决iOS无法加载成功问题
  •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协议(八)----关于IS-IS的基础概念
  • HALCON 深度学习训练 3D 图像的几种方式优缺点
  • SpringBoot 系列之集成 RabbitMQ 实现高效流量控制
  • 使用Process Explorer、System Informer(Process Hacker)和Windbg工具排查软件高CPU占用问题
  • 基于51单片机和8X8点阵屏、独立按键的填充消除类小游戏
  • h5的aliplayer-min.js 加密视频会走到debugger
  • 计算A图片所有颜色占B图片红色区域的百分比
  • 第7章 :面向对象
  • 华为云Flexus+DeepSeek征文|DeepSeek-V3/R1 商用服务开通全流程与本地部署搭建
  • 交叉验证集(Cross-Validation Set)和测试集(Test Set)
  • Delphi SetFileSecurity 设置安全描述符
  • 二叉树day1
  • C++和C#界面开发方式的全面对比
  • 初始化已有项目仓库,推送远程(Git)
  • git clone报错:SSL certificate problem: unable to get local issuer certificate
  • 用户管理页面(解决toggleRowSelection在dialog用不了的隐患,包含el-table的plus版本的组件)
  • Java程序员视角- NIO 到 Epoll:深度解析 IO 多路复用原理及 Select/Poll/Epoll 对
  • 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测试开发工程师(第十一天)—Postman动态参数/变量、文件上传、断言策略、批量执行及CSV/JSON数据驱动测试
  • 5.3.1_1二叉树的先中后序遍历
  • 操作系统学习(十一)——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