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和P15钢材的区别
化学成分差异
P20 钢材
P20 属于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常用钢种。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C)含量在 0.28% - 0.40%,硅(Si)为 0.20% - 0.80%,锰(Mn)0.60% - 1.00%,铬(Cr)1.40% - 2.00%,钼(Mo)0.30% - 0.55%,磷(P)≤0.030%,硫(S)≤0.030% 。这种成分组合赋予了 P20 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铬和钼元素有助于提高钢的淬透性,使较大截面尺寸的钢材也能获得均匀的硬度,同时增强了钢的耐磨性和回火稳定性。
P15 钢材
P15 钢材的具体成分因生产标准和厂家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它以碳(C)、硅(Si)、锰(Mn)为基础元素,可能还含有适量的铬(Cr)、镍(Ni)、钼(Mo)等合金元素。以一种常见的 P15 配方为例,碳含量在 0.15% - 0.25% 左右,相比 P20 钢材,碳含量较低,这对其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较低的碳含量使得 P15 钢材在韧性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同时在某些加工工艺下,有利于改善钢材的冷成型性能。
性能特点对比
硬度与耐磨性
P20 钢材经过预硬化处理,出厂硬度一般在 HRC28 - 34 之间,具备较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模具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适用于一般塑料模具的成型工作,满足塑料制品生产对模具表面硬度和耐磨的基本需求 。
P15 钢材由于碳含量相对较低,其硬度通常低于 P20,耐磨性也稍逊一筹。在面对对硬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模具应用场景时,P15 可能无法像 P20 那样长时间保持模具表面的完整性和精度,容易出现磨损较快的情况,导致模具寿命缩短。
韧性
P20 钢材具有一定的韧性,在承受一定冲击力时不易发生脆性断裂,但其韧性并非特别突出。在一些对韧性要求极高、需要频繁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模具应用中,P20 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P15 钢材因碳含量低,其晶体结构相对更为均匀,位错运动阻力较小,使得它在韧性方面表现较为出色。在需要模具具备良好抗冲击能力的场合,如冷冲压模具,P15 能够更好地吸收冲击能量,降低模具因冲击而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模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加工性能
P20 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进行切削、钻孔、铣削等操作,能够满足模具制造中复杂形状的加工要求,这得益于其适中的硬度和组织均匀性。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抛光性能,能够通过抛光处理获得高质量的模具表面,这对于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塑料制品,如光学镜片模具、精密塑料外壳模具等非常关键。
P15 钢材的加工性能也较为不错,特别是在冷加工方面,由于其良好的韧性,在冷成型过程中不易出现开裂现象,适合进行冷冲压、冷弯曲等加工工艺。但在某些热加工工艺中,P15 可能需要更精确地控制温度和加工参数,以避免因温度不当导致钢材性能发生不利变化。
耐腐蚀性
P20 钢材本身的耐腐蚀性并不突出,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含有腐蚀性添加剂的塑料原料,P20 模具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品质量。不过,通过后续的表面处理,如氮化处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耐腐蚀性 。
P15 钢材在耐腐蚀性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固有优势,与 P20 类似,在一些腐蚀性环境下,需要借助额外的防护措施来增强其耐腐蚀性。但由于两者成分的细微差异,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它们的耐腐蚀表现可能会略有不同。
加工工艺不同
P20 钢材
锻造时,加热温度为 1100 - 1150℃,始锻温度 1050 - 1100℃,终锻温度≥850℃,锻后空冷。退火处理时,加热温度 850℃,保温 2 - 4 小时,等温温度 720℃,保温 4 - 6 小时,炉冷至 500℃后出炉空冷。淬火加热温度 860 - 870℃,采用油淬方式,回火温度在 540 - 580℃。若要提高模具寿命至 80 万模次以上,可对预硬态的 P20 钢进行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淬火前先在 500 - 600℃预热 2 - 4 小时,然后在 850 - 880℃保温至少 2 小时,油冷至 50 - 100℃后出油空冷,淬火后硬度可达 50 - 52HRC,随后立即进行 200℃低温回火,回火后硬度可保持在 48HRC 以上。此外,P20 钢还可进行氮化处理,氮化后表层硬度达到 650 - 700HV(57 - 60HRC),模具寿命能提升至 100 万次以上,且氮化层组织致密、光滑,可改善模具的脱模性及抗湿空气和碱液腐蚀性能 。
P15 钢材
其锻造工艺与 P20 有一定区别,加热温度、始锻和终锻温度等需要根据具体的成分和性能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由于其碳含量较低,在锻造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精度要求相对较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晶粒粗大,影响钢材性能;温度过低则可能增加锻造难度,甚至出现锻造缺陷。在热处理方面,P15 钢材的淬火和回火工艺也与 P20 不同,其淬火温度通常相对较低,回火工艺则需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硬度目标来确定,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应用场景区别
P20 钢材
适用于制造大中型和精密塑料模,像电视机前壳、电话机、饮水机、吸尘器等塑料模及模架,以及热塑性塑胶注塑模具、挤压模具、吹塑模具等。同时,由于其可用于压铸低熔点金属(如锡、锌、铅、铅合金)的模具,在一些小型压铸模具领域也有应用 。
P15 钢材
凭借良好的韧性和冷加工性能,常用于冷冲压模具,如汽车覆盖件冷冲模、电子元器件冲压模等,能够在冷冲压过程中有效抵抗冲击,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在一些对强度和韧性有综合要求,且需要进行冷成型加工的模具制造中,P15 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成本差异
P20 钢材由于其广泛应用和成熟的生产工艺,市场供应较为充足,成本相对较为稳定且适中。在塑料模具钢领域,它是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规塑料模具制造的需求,同时不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材料成本压力 。
P15 钢材的成本受其成分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其对生产工艺控制要求较高,或者所含合金元素的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其成本与 P20 有所不同。如果市场上 P15 钢材所需的特定合金元素价格上涨,或者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加工难度增加,都可能使得 P15 钢材的成本相对提高。但在一些对韧性要求高且产量较大的模具生产中,通过合理的工艺优化和规模化采购,P15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性。
P20 和 P15 钢材在化学成分、性能特点、加工工艺、应用场景及成本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模具的具体使用要求、加工工艺条件以及成本预算等因素,综合权衡选择合适的钢材,以确保模具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