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再造盈利模式,重塑客户价值
数字化转型,不要高估短期价值,却低估了长期价值
国家为什么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因为数字化决定了未来企业、国家的竞争力。但是,我们很多企业与数字化的从业者,却总希望数字化能一蹴而就,短期就实现明显的收益,这种对数字化的急功近利,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另外,绝大多数的人,却又低估了数字化长期给企业、行业以及产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也是企业在数字化投入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再造组织与流程,重塑客户价值
所有的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提升效率与效益,而效率的提升,最终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企业推动的任何数字化的改造,最终都需要用可以量化的价值去呈现。数字化的推动,必须兼顾短期及长期效益,不见短期效益,老板投入心发慌,只讲短期效益,容易急功近利。
不要把数字化仅仅当成一个管理工具,这会大大弱化数字化的价值,当然,所有的管理思想最终都通过管理工具去落地。数字化是对企业流程与组织的再造,是对管理思想的重构,为什么我们很多企业推动数字化困难重重甚至失败,是因为旧的组织与流程无法适配数字化的需要,数字化是要打破传统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建立端到端的流程型组织,这对权力构建在传统的组织模式之上的管理者,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适配数字化流程的需要,各级人员都需要构建新的能力、新的工作方式。
数字化转型,管理顾问与数字化技术顾问深度协同
制造业的数字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MRP,MRP(物料需求计划)是由美国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当时,制造业面临着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库存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的MRP概念,旨在通过系统地计算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需的物料数量和时间,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在企业中,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是为了解决管理问题,是为了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制造业数字化的推进,需要管理顾问与数字化技术顾问的深度协同。
制造业的数字化,几乎所有的应用场景,都需要站在价值链的高度,站在精益的角度,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重构,数字化的起点,是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流程化。因此我强烈地建议:管理顾问特别是精益顾问要积极拥抱数字化,否则,精益顾问所拥有的思想与工具方法,只能成为过去的经典,数字化技术顾问,要深度了解精益的理论与方法,只有这样,在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才能如虎添翼。
数字化转型的轻与重
要真正地把制造业的数字化做好,其实是一件非常“重”的工作,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问题要解决,思想与观念的改变、工具的改变、人的能力的提升……太“重”,其实是非常难以落地的。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更是一门科学,企业的数字化,就是把管理的艺术与科学,拆解成一个个非常“轻”的、容易使用的工具,只有简单的工具才可以快速复制、快速使用。
思绪万千,意犹未尽,就此打住。管理来源于实践,数字化也来源于实践。期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战场上奋斗的人,包含企业老板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为中国率先实现工业4.0贡献智慧与力量。
小结:
数字化转型并非单项技术的应用,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个战略和管理命题,是一个长期的旅程,是一种新能力的获得。因此,制造企业需要深度剖析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突破口,建立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然而,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制造模式的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千差万别,个性化极强,单凭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驾驭。
所以制造企业需要充分善用外力,深入生态体系,更快速地学习数字化领域知识,借鉴成熟的行业 know-how,避免盲目,同时借助像织信Informat(企业级低代码平台)这样专业的数字化工具的指导,减少试错成本,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很多时候,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织信Informat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工具,并内置:
-
AI助手(集成多个主流模型,如deepseek、chatgpt)
-
表单设计器(自定义表单样式)
-
组件设计器(一种前端网页配置式工具)
-
自动化(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
-
脚本(编写JS代码拓展更复杂的功能)
-
工作流引擎(国际规范BPMN2.0可自定义的流程审批工具)
-
自定义API(自由对接各类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硬件设备)
-
数字大屏(数据图表和数据分析工具)
-
......
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业务系统,如ERP、MES、CRM、OA、PLM、SRM、WMS、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PPT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