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Redis 的内存回收机制

Redis 的内存回收机制分为 过期 Key 自动淘汰内存淘汰策略 两个核心部分,它们共同管理内存使用,避免溢出。以下从底层原理详细解析:


一、过期 Key 自动淘汰

当 Key 设置 TTL(过期时间)后,Redis 通过 惰性删除定期抽样删除 两种策略回收内存:

1. 惰性删除(Lazy Expiration)
  • 原理
    • 访问 Key 时触发检查:每次读取 Key 前,先检查其是否过期,若过期则删除。
    • 写操作也会触发惰性删除。
  • 优点:对 CPU 友好,仅在访问时消耗资源。
  • 缺点:若 Key 长期不被访问,会持续占用内存。
  • 底层实现
    // Redis 源码(db.c)
    int expireIfNeeded(redisDb *db, robj *key) {if (!keyIsExpired(db,key)) return 0;// 删除过期 KeydeleteExpiredKeyAndPropagate(db,key);return 1;
    }
    
2. 定期抽样删除(Periodic Expiration)
  • 原理
    • Redis 每秒执行 10 次(可配置)定时任务,每次随机抽取一定数量 Key 检查过期。
    • 采用自适应算法:若某次抽样中过期 Key 比例超过 25%,则继续抽样,直到比例低于 25% 或超时。
  • 优点:减少内存泄漏风险。
  • 缺点:无法完全清理所有过期 Key。
  • 核心配置
    hz 10          # 每秒执行定时任务次数
    
  • 底层流程
    1. 遍历所有数据库。
    2. 随机抽取 ACTIVE_EXPIRE_CYCLE_KEYS_PER_LOOP(默认 20)个 Key。
    3. 删除过期 Key,统计删除数量。
    4. 若删除比例超过 25%,重复步骤 2。

二、内存淘汰策略(Eviction Policies)

当 Redis 内存达到 maxmemory 限制时,触发内存淘汰策略,删除 Key 以释放空间。策略分为 淘汰数据范围淘汰算法 两个维度:

1. 淘汰数据范围
策略说明
volatile-*仅淘汰设置了 TTL 的 Key
allkeys-*淘汰所有 Key(包括无 TTL 的 Key)
2. 淘汰算法
(1)LRU(Least Recently Used)
  • 原理:优先淘汰最久未访问的 Key。
  • Redis 实现
    • 近似 LRU:随机采样 5(可配置)个 Key,淘汰其中最久未使用的。
    • 节省内存:每个 Key 记录 24 位访问时间戳(精度为秒级)。
  • 配置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maxmemory-samples 5
    
(2)LFU(Least Frequently Used)
  • 原理:优先淘汰访问频率最低的 Key。
  • Redis 实现
    • 使用 Morris 计数器:24 位存储访问频率(8 位记录计数器,16 位记录衰减时间)。
    • 频率衰减机制:随时间降低计数器值,优先淘汰长期未访问的低频 Key。
  • 配置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fu
    lfu-log-factor 10   # 计数器增长难度
    lfu-decay-time 1    # 计数器衰减时间(分钟)
    
(3)Random(随机淘汰)
  • 原理:随机选择 Key 淘汰。
  • 变种
    • volatile-random:仅淘汰带 TTL 的 Key。
    • allkeys-random:淘汰所有 Key。
(4)TTL(按过期时间淘汰)
  • 原理:优先淘汰 TTL 最小的 Key(即将过期的 Key)。
  • 配置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ttl
    

三、定时内存淘汰的底层流程

当执行写入命令(如 SET)且内存超限时,触发淘汰流程:

  1. 检查内存使用

    // Redis 源码(evict.c)
    int freeMemoryIfNeeded(void) {size_t mem_used = zmalloc_used_memory();if (mem_used <= server.maxmemory) return C_OK;// 触发淘汰
    }
    
  2. 执行淘汰策略

    • 根据 maxmemory-policy 选择 Key 进行删除。
    • 若为 LRU/LFU,调用 evictionPoolPopulate 采样并填充候选池:
      void evictionPoolPopulate(int dbid, dict *sampledict, dict *keydict, struct evictionPoolEntry *pool) {// 随机采样 Key 并排序
      }
      
  3. 异步删除

    • 使用惰性删除或后台线程(若启用 lazyfree-lazy-eviction)释放内存。

四、总结与对比

机制触发条件核心逻辑性能影响
惰性删除Key 被访问时同步检查并删除过期 Key对单次操作有轻微延迟
定期抽样删除定时任务(默认 10Hz)随机抽样删除过期 Key分散 CPU 消耗
内存淘汰策略内存达到 maxmemory按策略(LRU/LFU/Random/TTL)淘汰可能阻塞主线程

五、配置建议

  1. 优先使用 allkeys-lfu:适用于热点数据场景,精准识别高频访问 Key。
  2. 调整采样数量:增大 maxmemory-samples 提高 LRU/LFU 准确性,但增加 CPU 消耗。
  3. 启用惰性删除
    lazyfree-lazy-eviction yes  # 异步释放内存(减少主线程阻塞)
    

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优化 Redis 内存管理,平衡性能与资源利用率。

http://www.xdnf.cn/news/9546.html

相关文章:

  • HAWQ 取代传统数仓实践(十八) —— 层次维度
  • DeePNAP:一秒预测蛋白-DNA/蛋白-RNA结合强度
  • 安装nginx
  • Qt使用智能指针
  • 桌面系统核桃派部署自启服务
  • 传感器技术的演进与测试方法探究
  • 数据科学 vs. 大数据:一场“烧脑”但有温度的较量
  • Spring AI 多模型智能协作工作流实现指南
  • AI Agent开发第76课-Dify N8n一类的AI流程“出轨“时会爆发什么样的工程灾难
  • 用python制作一个打地鼠游戏
  • 主要国产数据库及其典型应用场景
  • 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ps
  • 多因素身份鉴别组合方案及应用场景
  • MySQL----视图的创造和使用
  • 篇章六 数据结构——链表(二)
  • 某标杆房企BI平台2.0升级实践
  • 系统思考:心智模式与业务创新
  • LiveGBS海康、大华、宇视、华为摄像头GB28181国标语音对讲及语音喊话:摄像头设备与服务HTTPS准备
  • 工业总线的“F1赛车“与“越野车“:从控制周期解读EtherCAT与CANopen
  • 镍钯金PCB为什么很难做?
  • 伽罗华域(galois field)的乘法计算(异或法)
  • 前后端传输 Long 类型数据时(时间戳,雪花算法ID),精度丢失的根本原因
  • JavaSE核心知识点04工具
  • WebFuture:后台离开站点提示设置关闭后无效
  • 基于Matlab实现指纹识别系统
  • 一招解决 win10 安装 Abobe PR/AE 打不开或闪退
  • 如何在 Solana 上发币,并创建初始流动性让项目真正“动”起来?
  • 12.Java 对象冷冻术:从用户登录到游戏存档的序列化实战
  • 电子电路:开关电路技术深度解析
  • Ubuntu 24.04 LTS 和 ROS 2 Jazzy 环境中使用 Livox MID360 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