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实验复现
拓扑图
- 自治系统(AS):客户A站点(AS 64512 ) 、客户B站点(AS 64513 )与MPLS VPN骨干网络(BGP AS 2345 )。不同AS通过边界设备(PE)连接,实现跨域通信 。
- 设备类型
- CE(Customer Edge):客户边缘设备,如CE1 - CE4 ,负责连接客户站点网络与MPLS VPN骨干网络,CE1连接客户A站点1 ,CE2连接客户A站点2 ,CE3连接客户B站点1 ,CE4连接客户B站点2 。
- PE(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设备,如PE1、PE2 ,是MPLS VPN骨干网络与客户网络的边界设备,负责处理VPN相关业务,如标签交换、路由信息交互等 。
- P(Provider):运营商核心设备,如P1、P2 ,在MPLS VPN骨干网络内部,主要负责标签交换路径(LSP)的转发 。
IP 地址分配
- 链路地址:设备间链路使用特定IP地址,如CE1与PE1通过GE0/0/0接口相连,IP地址分别为172.16.0.2/30和172.16.0.1/30 ,/30子网掩码表示每个链路只有2个可用IP地址,用于点到点连接 。
- 环回地址(Lo):设备配置环回地址用于管理和路由,如PE1的Lo0地址为1.1.1.1/32 ,P1的Lo0地址为2.2.2.2/32 等,环回地址在网络中具有稳定性 。
网络功能
- MPLS VPN:骨干网络采用MPLS VPN技术,实现不同客户站点间的逻辑隔离和安全通信 。通过标签交换机制,提高数据转发效率 。
- BGP:骨干网络使用BGP协议(AS 2345 )进行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信息交换,确保跨域通信的可达性 。
- IGP(如OSPF):骨干网络内部可能使用IGP(如之前配置分析中的OSPF )实现设备间的路由可达,例如P1、P2与PE设备间通过IGP协议学习彼此网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