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快速排序:原理、示例与 C 语言实现详解

一、算法思想

快速排序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

  1. 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更小但结构相似的子问题,递归地解决这些子问题,最后合并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

  2. 基准值(Pivot)选择:在待排序序列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pivot),将序列划分为两部分。

  3. 分区(Partition)操作

    • 小于基准值的元素放在基准值左边
    • 大于基准值的元素放在基准值右边
    • 基准值放置在中间正确的位置
  4. 递归排序:分别对左右两个子序列递归地应用快速排序算法,直至子序列长度为 1 或 0(自然有序)。

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 (n log n),属于不稳定排序。

二、手动排序示例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展示快速排序的过程。待排序数组为:[5, 3, 8, 4, 2]

步骤 1:选择基准值

选择第一个元素 5 作为基准值(pivot=5)。

步骤 2:分区操作

初始化两个指针:左指针指向 3,右指针指向 2。

  1. 左指针向右移动,找到第一个大于等于 5 的元素(8)
  2. 右指针向左移动,找到第一个小于等于 5 的元素(2)
  3. 交换这两个元素:[5, 3, 2, 4, 8]

此时左右指针位置:

  • 左指针指向 2(索引 2)
  • 右指针指向 4(索引 3)

继续移动指针:

  • 左指针右移指向 4(索引 3)
  • 右指针左移指向 4(索引 3)
  • 左右指针相遇,分区结束

将基准值 5 与相遇位置的元素 4 交换:[4, 3, 2, 5, 8]

步骤 3:递归处理子数组

得到两个子数组:

  • 左子数组:[4, 3, 2]
  • 右子数组:[8]

处理左子数组 [4, 3, 2]

  • 选择基准值 4
  • 分区后:[2, 3, 4]
  • 递归处理子数组 [2, 3] 和 []

处理子数组 [2, 3]

  • 选择基准值 2
  • 分区后:[2, 3](自然有序)

右子数组 [8] 自然有序。

最终排序结果

[2, 3, 4, 5, 8]

三、C 语言实现代码

下面是快速排序的 C 语言实现,采用 Hoare 分区方案:

#include <stdio.h>// 交换两个元素
void swap(int* a, int* b) {int t = *a;*a = *b;*b = t;
}// Hoare分区函数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int pivot = arr[low];  // 选择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int left = low - 1;int right = high + 1;while (1) {// 找到左边第一个大于等于基准值的元素do {left++;} while (arr[left] < pivot);// 找到右边第一个小于等于基准值的元素do {right--;} while (arr[right] > pivot);// 如果指针相遇或交叉,分区完成if (left >= right)return right;// 交换左右指针指向的元素swap(&arr[left], &arr[right]);}
}// 快速排序主函数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if (low < high) {// 分区操作int pivotIndex = partition(arr, low, high);// 递归排序左右子数组quickSort(arr, low, pivotIndex);quickSort(arr, pivotIndex + 1, high);}
}// 打印数组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size) {for (int i = 0; i < size; i++)printf("%d ", arr[i]);printf("\n");
}// 主函数
int main() {int arr[] = {5, 3, 8, 4, 2};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原始数组: ");printArray(arr, n);quickSort(arr, 0, n - 1);printf("排序后数组: ");printArray(arr, n);return 0;
}

四、代码解释

  1. swap 函数:用于交换两个整数的值,通过指针传递参数实现。

  2. partition 函数

    • 选择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
    • 使用左右指针向中间移动,找到需要交换的元素
    • 返回分区点位置,确保左边元素≤基准值,右边元素≥基准值
  3. quickSort 函数

    • 递归调用自身处理左右子数组
    • 递归终止条件是子数组长度≤1
  4. main 函数

    • 初始化测试数组
    • 调用快速排序函数
    • 输出排序前后的数组

五、优化建议

  1. 随机基准值:随机选择基准值可以减少最坏情况的发生概率,提高算法稳定性。

  2. 三数取中法:选择首、中、尾三个元素的中间值作为基准值,避免有序数组导致的最坏情况。

  3. 小数组插入排序:对于小规模子数组(如长度≤10),使用插入排序可能更高效。

  4. 尾递归优化:通过优化递归调用,减少栈空间使用,避免栈溢出。

快速排序因其平均性能优秀,广泛应用于各种排序场景,是实践中最常用的排序算法之一。

http://www.xdnf.cn/news/15447.html

相关文章:

  • C语言---自定义类型(下)(枚举和联合类型)
  • 云服务器如何管理数据库(MySQL/MongoDB)?
  • 【html常见页面布局】
  • 50天50个小项目 (Vue3 + Tailwindcss V4) ✨ | DoubleClickHeart(双击爱心)
  • netstat -tlnp | grep 5000
  • Swift实现股票图:从基础到高级
  • python的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 并发-原子变量类
  • 【MCU控制 初级手札】1.1 电阻
  • 现代CSS实战:用变量与嵌套重构可维护的前端样式
  • 使用 Java 获取 PDF 页面信息(页数、尺寸、旋转角度、方向、标签与边框)
  • Flink双流实时对账
  • 大语言模型零样本情感分析实战:无需机器学习训练,96%准确率实现指南
  • 云手机隐私保护指南:如何保障账号与数据的云端安全?
  • 虚拟机删除操作
  • IELTS 阅读C15-test1-passage 2 复盘
  • React源码6 三大核心模块之一:commit, finishConcurrentRender函数
  • 24.找到列表中最大或最小值的索引
  • Pitaya 是一个简单、快速、轻量级的游戏服务器框架,它为分布式多人游戏和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开发框架
  • 优雅的Java:01.数据更新如何更优雅
  • Python学习之路(十二)-开发和优化处理大数据量接口
  • 从springcloud-gateway了解同步和异步,webflux webMvc、共享变量
  • S7-200 SMART PLC:不同CPU及数字量 IO 接线全解析
  • 构建强大的物联网架构所需了解的一切
  • Janitor AI重塑人机交互的沉浸式智能体验
  •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技术面试题
  • 【机器人】REGNav 具身导航 | 跨房间引导 | 图像目标导航 AAAI 2025
  • 【算法-BFS 解决最短路问题】探索BFS在图论中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的高效解法
  • docker停止所有容器和删除所有镜像
  • 【Docker基础】Dockerfile指令速览:高级构建指令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