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算法应用】虚拟力算法VFA用于WSN覆盖,无人机网络覆盖问题

目录

    • 1.虚拟力算法VFA
    • 2.WSN覆盖&无人机覆盖应用
    • 3.参考文献
    • 4.代码获取
    • 5.读者交流


1.虚拟力算法VFA

虚拟势场(Virtual Potential Field)最早因解决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避障问题而被提出。它假设待优化个体会根据某种关系与周围的环境或其他个体产生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虚拟的力会推动个体优化的进行。VFA通过将节点视为带有等量同性电荷的粒子,节点间会产生排斥力:
F ⃗ i = − k i ∑ j ≠ i 1 d i j 2 d ⃗ i j ∥ d ⃗ i j ∥ \vec{F}_i=-k_i\sum_{j\neq i}\frac{1}{d_{ij}^2}\frac{\vec{d}_{ij}}{\left\|\vec{d}_{ij}\right\|} F i=kij=idij21 d ij d ij

虚拟势场

其中, F ⃗ i \vec{F}_i F i为节点 i i i受到合力, k i k_i ki为虚拟力系数。虚拟势场产生的排斥力使得节点可以从密集的区域快速分散开, 为保证整个网络的部署趋于稳定,节点受力运动时遵循:
F ⃗ m o ν i = F ⃗ i − ν V ⃗ i \vec{F}_{mo\nu_i}=\vec{F}_i-\nu\vec{V}_i F moνi=F iνV i
其中, ν \nu ν为阻尼系数,它会逐渐消耗势场中的能量直至系统稳定。

Zou 等人首次提出了虚拟力算法(Virtual Force Algorithm, VFA)的概念,该算法模拟了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机制,认为传感器节点之间存在类比的引力与斥力,其作用类型与大小依据节点之间的距离而定。在该研究中,节点不仅受到其他节点的排斥力,还受到来自优先覆盖区域的吸引力以及障碍物的排斥力,引力机制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场景的覆盖效果。由于 VFA 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部署问题。

2.WSN覆盖&无人机覆盖应用


3.参考文献

[1] Zou Y, Chakrabarty K. Sensor deployment and target localization based on virtual forces[C]//IEEE INFOCOM 2003. Twenty-second Annual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IEE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ocieties (IEEE Cat. No. 03CH37428). IEEE, 2003, 2: 1293-1303.

4.代码获取

5.读者交流

http://www.xdnf.cn/news/10284.html

相关文章:

  • 《深度解构现代云原生微服务架构的七大支柱》
  • PyTorch ——torchvision数据集使用
  • 汽车安全 2030 预测 (功能安全FuSa、预期功能安全SOTIF、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成本、效益与行业影响
  • gin 框架
  • C++内存学习
  • JVM学习(六)--垃圾回收
  • 《C++初阶之入门基础》【C++的前世今生】
  • [Android] APK安装器 V20160330-6.0
  • PostgreSQL优化实践:从查询到架构的性能提升指南
  • Java开发中常见的数值处理陷阱与规避方法
  • 快速阅读源码
  • C语言指针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上)
  • c++第四课(基础c)——布尔变量
  • 需求分析文档(PRD)编写指南——结构化定义与标准化写作方法
  • 使用Python绘制节日祝福——以端午节和儿童节为例
  • IPD流程体系-TR3评审要素表
  • Excel如何分开查看工作表方便数据撰写
  • DeepSeek模型微调实战:从数据准备到生产部署全流程指南
  • CRISPR-Cas系统的小型化研究进展-文献精读137
  • 关于镜像如何装进虚拟机
  • [SC]SystemC在CPU/GPU验证中的应用(一)
  • (8)-Fiddler抓包-Fiddler如何设置捕获会话
  • C51单片机
  • hot100 -- 1.哈希系列
  • LeetCode hot100-9
  • 让大模型看得见自己的推理 — KnowTrace结构化知识追踪
  • 时间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技术三
  • 【六. Java面向对象编程入门指南】
  • HackMyVM-Ephemeral3
  • js数据类型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