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如何生成随机数+原理详细分析
如何生成随机数+原理详细分析
- 前言
- 一、理解真正生成随机数原理
- 二、生成指定位数随机数:
- 1、生成两位随机数:
- 2、生成三位随机数:
前言
在计算机编程中,随机数的生成是一个常见但极其重要的话题。无论是游戏开发、密码学、模拟仿真,还是简单的抽奖程序,随机数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计算机本身是确定性的机器,它无法真正产生“随机”的数字。因此,我们通常使用**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来模拟随机性。
C语言提供了 rand()
和 srand()
等函数来生成伪随机数,但其底层原理是什么?如何优化随机数的分布?如何避免常见的陷阱(如种子固定导致随机数可预测)?
本文将深入探讨:
- 伪随机数生成的基本原理
- C语言中的随机数生成方法(
rand()
和srand()
) - 如何生成更均匀、更安全的随机数
- 现代随机数生成方法的改进(如 C11 的
arc4random()
等
通过本文,你不仅能学会如何在 C 语言中生成随机数,还能理解其背后的机制,避免在实际应用中遇到潜在问题。
现在,让我们从最基础的 rand()
函数开始,逐步揭开随机数生成的神秘面纱!
一、理解真正生成随机数原理
这里的第一句说到rand函数会返回一个从0到RAND_MAX的整型,那RAND_MAX的值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将它复制到编译器中然后选中它右击鼠标点击转到定义,就可以看到这句话
其实RAND_MAX的值也就是0x7fff,转换为十进制也就是32767,所以说rand函数可以随机生成一个0到32767的整型,当你在编译器中尝试时,你会看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int main()
{int n = 10;while (n){int ret = rand();printf("%d\n", ret);n--;}return 0;
}
当你天真的以为你已经成功的可以生成随机数的时候,你会发现当年再次运行该代码时,它生成的还是这些随机数,也就是第一次运行代码时代码生成了随机数,且每次运行时会生成相同的随机数。
这时我们应该想起对rand函数的描述中还有第二句话:在调用rand函数之前,我们要使用srand函数设置生成随机数的起点。我们又查srand函数:
我们可以看到srand函数的参数是一个无符号整型并且无返回值,那么这时我们可以来测试一下,就随便给一个无符号整型传给srand函数。
但是当我们再次执行程序时照样还是这些随机数,当我们把传入srand函数的改变时,发现所给随机数便改变了:
所以我们只要在每次执行程序的时候给srand函数传入一个与上一次不同的数即可,但是我们就是要生成一个随机数,现在又需要一个随机数,这不成死循环了吗?
这时我们想到在电脑上有一个东西是时刻在发生着变化的,那就是时间,这时我们需要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时间戳。
时间戳: 当前时间与计算机起始时间的差值,单位是秒。
计算机的起始时间:1970-01-01 08:00:00
每一秒的时间戳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要把时间戳传入srand函数即可,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time函数,因为time函数的返回值就是时间戳。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time函数的参数是time_t型指针,返回值是time_t型,这里的time_t我们也可以把它放到编译器中右击鼠标,点击转到定义: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time_t就是int型被typedef重定义了(也就是起了个别名)而已。
而我们也不需要向time函数传入什么指针,于是我们就向time函数传入一个空指针( NULL)即可,也就是time( NULL),但是srand函数的参数是unsigned int型,所以我们如果要将time函数的返回值传入srand函数,那么我们就需要将time函数的返回值强制性转化会unsigned int型,也就是( unsigned int )time( NULL),所以我们最终将代码写为:
这样,每次运行代码时所得到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数了。
如何生成规定位数的随机数:
二、生成指定位数随机数:
1、生成两位随机数:
我们只需要将所得随机数对90取余数,那么我们得到的数就是0-89的数字,这时再加上10便是10-99的数字了。
2、生成三位随机数:
查询函数网站: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