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主题阅读输出-关于成年/成熟的认识-01-学习

快速回顾

学习的最终目的,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学习对象的选取(学什么),学习过程的理解,对学习状态的觉察;

参考来源
书籍 《心发怒放的人生》 《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 《五维学习力》 《学习的答案》

01-学习是什么?对应的指标是啥?

1)有选择性地不断输入自己感兴趣或者用得上的知识。

(2)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拓展自己的眼界。

(3)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4)学习自己不知道的,并内化为自己知道的。

(5)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我们验证一个人是否真的懂学习的唯一科学方式是,让学习者以某种行为展示他们学到了什么。

我经常会用三个字来概括什么是真正的学习,那就是**“新习惯”**,即相对持久的新行为 。
学习(成功的标志)=(养成了)新习惯
如果这个人只是停留在了“我知道了”的层面,我们就只能说,真正的学习尚未发生,这个人只是一个“知道分子”,而非“做到分子”。

希望你我都牢牢记住,验证学习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是自己是否养成了新习惯。

02-学习之前要弄清楚的事情

无论如何,请你在学习之前搞懂3件事:
①你想通过学习达成什么目标;(原价)
②要达成这个目标,你目前的差距是什么;(分析现状和评估差距)
③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弥补差距。最后的答案,才是你的学习目标。(找到通往目标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前行)

03-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那要如何现学现用,将知识快速转化为行动呢?
先自问,再做计划。

先自问:这个知识,能用在当下的哪件事上(以实现学习目标或解决问题)?
然后输出5W2H计划,即When、Where、Why、What、Who、How、How much,依次代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为了什么目的/目标、做什么事、和谁一起做、具体怎么做、投入多少资源(人力、财力、物力等)。

不要在没有巨龙的世界学屠龙之术

于是当不少人学习超过自身理解能力10倍以上的知识体系时感到不亦乐乎,于是各种感慨学到了很多干货,大开眼界。废掉一个成年人到底有多简单:只要不停给他新知识,让他忙于学,却从不实践就可以了。

因为即使让他学习“商业模式”“大数据”“股权激励”“MBA总裁班”,最后还是会落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上,自己身边的人脉、资源和技术,无法支撑消化掉这10倍以上的高端知识体系,最后学了海量的“屠龙之术”,却没有应用场景,只能是一场空

如何基于自身现状,基于自身资源,通过“田忌赛马”的优化组合,来改善自身的困境,达到优化并调整自身命运的结果,这是由一个又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实践得出的。

不要往大脑中随意填充信息,否则我们会失去知识;不要往大脑中随意填充知识,否则我们会失去智慧。

04-成年人学习的六个特点

来自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S.Knowles)在ASTD学习发展手册中提到的成年人学习有以下六个特点,具体如下。

目标明确:学会权衡收益与代价,付出与收获。
独立自主:希望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而不是被灌输。
经验学习:带入以往的经验,具有特定的思维和习惯。
功利性: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时才会准备投入学习,不喜欢被强迫。
任务驱动:跟工作任务相关的学习,喜欢实践性主题。
问题驱动:喜欢现实的问题解决,愿意学习解决思路。

也就是说,成人学习是以解决当前具体问题为最终目的,带着困惑去学习特定知识来优化自己的技能,并且通过行动来解决自身的困境,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积累,否则和听相声、侃大山没有任何区别,给你再多的信息和知识,都是无意义的重复。

05-学习过程的框架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学”的结构,上面一个叉,代表交叠的小树枝,引申意思是“交叠的算筹”,是演算周易的意思,下面的符号其实就是房屋的意思,表示演算的房屋,而有的甲骨文会非常形象地加上两只小手在玩“小树枝交叉在一起”的“爻”,也就是《周易》,突出了练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动手在玩的内容是像《周易》一样变化的知识,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反复推演、举一反三的过程

练习到一定量,才能明白这个知识的动态演化,才能明白知识背后的真正含义,从而达到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境界,于是当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开始用心感受、用心体会的时候,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很久。

当你明白了古人学习理论知识的训练过程,称为“学”,这是一个持续发生的动词,而不是一个点到为止的名词。

那么如何理解“习”这个字?“习”字的的单词源代码——甲骨文是这样演化的:刚出生的幼鸟,在鸟巢里面扇动自己的两个翅膀高频次地演练飞行的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练习让小鸟从不会飞,慢慢习得如何飞行的能力。而这个不断实践,不断试错直到找到感觉的过程,称为“习”。

古人称“学”是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训练,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习”是自身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这是一个输出内化的过程。

学习可以简化为两个过程

过程一:“学”。我们通过看、听、闻、触等认知方式调动大脑神经元,推动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阅读、听音频、背单词等,就是调动神经元“学”的过程。

过程二:“习”。我们通过思考、想象、创造等方式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思考、理解、加工得越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越多,越能够用一个知识连接到更多神经元。

学习状态的觉察

问了学生以下几个问题,就找到问题症结了,具体如下。

我问:你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对方回答道:5分钟碎片时间。

我又问:那么你听了之后,会记录笔记吗?对方回答道:我从不做笔记。

我再问:那么你学会了之后会用吗?对方回答道:没有场合用。

我最后问:你会看专业书验证这个知识的可靠性吗?对方直接给出否定回答。

通过实践掌握大量未被写明,却又对真正做好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问题有重要影响的隐性知识

06-如何达成目标并让学习持续有效

“有无完美”自我反思,让你越来越好

1.“有”(有效果)——继续做

2.“无”(无效果)——停止做

效果比道理更重要。没有效果,就证明这个方法或计划不对,就不要按照原样做了。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我们经常与现实对抗,不承认事实

3.“完”(没有完成)——延期做,修改,或者取消

4.“美”(完美)——如何做得更好

07-成年人的自学能力分为五个维度

学习辨识力:看看我们都有哪些学习误区

学习驱动力:从内而外爱上学习

学习策略力:学习方法才是关键

学习创造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学习持久力:解决5个常见的学习困扰

08-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纠正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偏差,只有看懂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才能适应其中的趋势,并且能够应用自己所理解的专业知识,不断缩小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偏差,通过不断练习来强化和确认自己习得经验和认知之间的偏差并进行调节,然后直到自己能够达到或做到什么结果,或找到差距,尽可能趋于一致,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秘密,这才是成人学习的精髓所在,而不是仅仅看几本书,写几句感想而已。

http://www.xdnf.cn/news/9600.html

相关文章:

  • vue3 项目运行 加载 白屏
  • 嵌入式JPEG图像加水印实战技巧
  • 自我觉察是成长的第一步,如何构建内心的平静
  • 仿真每日一练 | ABAQUS水滴入水分析
  • SWMM+HTWATER最新水文水动力模型应用
  • linux版本vmware修改ubuntu虚拟机为桥接模式
  • STM32:ESP8266 + MQTT 云端与报文全解析
  • 微信小程序关于截图、录屏拦截
  • 通义实验室开源针对RAG的预训练框架
  • P1923 【深基9.例4】求第 k 小的数
  • Sentinel限流熔断机制实战
  • 软件测试计划中时间与资源的估算
  • 探索Dify-LLM:构建自定义大模型应用的高效平台
  • IO进程(进程 Process)
  • COF材料前沿应用:多孔晶态材料的催化革新之旅 | 乐研试剂
  • 华南会议|AI驱动仿真未来 2025 Altair区域技术交流会华南站,报名开启!
  • 【人工智能】DeepSeek的AI狂想曲:从训练到应用的交响乐
  • 2025.05.28【Parallel】Parallel绘图:拟时序分析专用图
  • 创建型模式之 Builder (生成器)
  • 从跟跑到领跑:雷克赛恩17年创业历程
  • 正则表达式的修饰符
  • 如何更新和清理 Go 依赖版本
  • 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实现
  • Trae配置JAVA本地环境,开发前后端
  • ToolsSet之:大数及高精度运算
  • Web 端顶级视效实现:山海鲸端渲染底层原理与发布模式详解
  • 234. Palindrome Linked List
  • Linux系统编程-DAY07
  • JAVA中常用算法详解:排序(冒泡、快速排序)与查找(二分查找)
  • 途景VR智拍APP:开启沉浸式VR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