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C 语言版)

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的图长这样:

image-20200422082300641

二叉树是每个结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常被用于实现二叉查找树和二叉堆。二叉树是链式存储结构,用的是二叉链,本质上是链表。二叉树通常以结构体的形式定义,如下,结构体内容包括三部分:本节点所存储的值、左孩子节点的指针、右孩子节点的指针。

struct TreeNode {//树的结点int data;//数据域struct TreeNode* lchild;//指向左孩子节点struct TreeNode* rchild;//指向右孩子节点 
};

当然,我们也可以为我们的的树节点结构体重新定义一下名字,使用 C 语言中的 typedef 方法就可以了。

struct TreeNode {//树的结点int data;//数据域struct TreeNode* lchild;//指向左孩子节点struct TreeNode* rchild;//指向右孩子节点 
} BiNode, *BiTree;

2 二叉树的建立

二叉树的操作通常使用递归方法,二叉树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改变二叉树的结构的,比如二叉树的创建、节点删除等等,这类操作,传入的二叉树的节点参数为二叉树指针的地址,这种参入传入,便于更改二叉树结构体的指针(即地址)。

如下是二叉数创建的函数,这里我们规定,节点值必须为大于 0 的数值,如果不是大于 0 的数,则表示结束继续往下创建子节点的操作。然后我们使用递归的方法以此创建左子树和右子树。

比如说,建立这个二叉树:

		5/ \3   8/   / \   2   6   9 

首先根据这个二叉树,我们先模拟一下:

先序输入:5 3 2 0 0 0 8 6 0 0 9 0 0

先序遍历输出:5 3 2 8 6 9

中序遍历输出:2 3 5 6 8 9

后序遍历输出:2 3 6 9 8 5

层次遍历输出:5 3 8 2 6 9

下面通过先序的方式建立二叉树:

  • 第一种建立二叉树:使用一级指针
//先序建立二叉树
BiTree CreateTree() {int data;scanf("%d", &data);//根节点数据BiTree root;if (data <= 0) {return NULL;} else {root = (BiTree)malloc(sizeof(BiNode));root->data = data;root->lchild = CreateTree();root->rchild = CreateTree();}return root;
}

测试使用:

//测试
int main() {//BiTree root;//CreateTree(&root);BiTree root = NULL; root = CreateTree();//创建树 PreOrderTraverse(root);//先序遍历输出 return 0;
}
  • 第二种建立二叉树:使用二级指针
//先序建立二叉树
void CreateTree(BiTree* root) {int data;scanf("%d", &data);//根节点数据if (data <= 0) {*root = NULL;} else {(*root) = (BiTree)malloc(sizeof(BiNode));(*root)->data = data;CreateTree(&((*root)->lchild));CreateTree(&((*root)->rchild));}
} 

测试使用:

//测试
int main() {BiTree root;CreateTree(&root);//BiTree root = NULL; //root = CreateTree();//创建树 PreOrderTraverse(root);//先序遍历输出 return 0;
}

如果没有要求的话,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

3 二叉树的遍历

3.1 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的思路:

先序遍历的过程是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先序遍历根的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根的右子树。对于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遍历的过程相同。

方案一:递归

  • 采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
//先序遍历二叉树:递归实现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root) {if (root) {printf("%d ", root->data);PreOrderTraverse(root->lchild);PreOrderTraverse(root->rchild);}	
}

方案二:非递归

  • 非递归实现:引入辅助栈
//先序遍历二叉树:非递归实现 
void PreOrderTraverseNonRec(BiTree root) {BiTree stack[MaxSize];BiTree p;int top = -1;if (root != NULL) {//根节点入栈top++;stack[top] = root;//栈不空时循环while (top > -1) {//出栈并访问该节点p = stack[top];top--;printf("%d ", p->data);//右孩子入栈if (p->rchild != NULL) {top++;stack[top] = p->rchild;}//左孩子入栈if (p->lchild != NULL) {top++;stack[top] = p->lchild;} } } 
}

3.2 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的思路

中序遍历的过程是首先中序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中序遍历根的右子树。对于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遍历的过程相同。

方案一:递归

  • 采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
//中序遍历二叉树:递归实现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root) {if (root) {InOrderTraverse(root->lchild);printf("%d ", root->data);InOrderTraverse(root->rchild);}
} 

方案二:非递归

  • 非递归实现:引入辅助栈
//中序遍历二叉树:非递归实现 
void 
http://www.xdnf.cn/news/4806.html

相关文章:

  • es6/7练习题1
  • 微软推动智能体协同运作:支持 A2A、MCP 协议
  • mqtt选型,使用
  • 关键字where
  • Docker学习笔记
  • deeplabv3+街景图片语义分割,无需训练模型,看不懂也没有影响,直接使用,cityscapes数据集_25
  • python小说网站管理系统-小说阅读系统
  • 什么是HTML、CSS 和 JavaScript?
  • 电容的基本介绍
  • WPF 子界面修改后通知到主页面
  • 嵌入式 C 语言控制语句
  • 44 Python MySQL(PyMySQL 驱动)
  • Java的对象头:原理与源码详解
  • python实现的音乐播放器
  •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
  • Java后端程序员学习前端之JavaScript
  • PHP反序列化漏洞
  • CBO和HBO区别及介绍
  • 【包含例题P1955、P1892、P2024、P1196】并查集、扩展域并查集、带权并查集
  • arcmap栅格数据地理坐标转换,从WGS84坐标到2000
  • 深入理解Bitmap及Roaring Map:原理与应用详解
  • PPIO × GPT4All:构建本地知识库,让AI更懂你
  • 从单智到多智:深度拆解基于MetaGPT的智能体辩论
  • AI原生手机:三大技术阵营的终极对决与未来展望
  • 使用Maple Flow创建电路最坏情况分析WCCA工作表
  • 【前端】每日一道面试题2:解释CSS盒模型的box-sizing属性,以及它在响应式布局中的作用。
  • 字符串哈希(算法题)
  • VR 南锣鼓巷:古老街区的数字化绘卷与沉浸式遨游​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考试重点知识
  • Platform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