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咨询——企业数据资产怎样评估
数据资产评估的依据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评估方法?
大家好,我是王浩。今天我讲为大家讲诉数据资产评估的依据及具体方法。
数据资产评估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将数据从“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资产”,明确其在财务报表中的价值,为企业融资、并购、上市等提供依据。
二是通过评估确定数据资产的合理定价,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发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为企业创造直接收益。
所以数据资产如何评估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数据资产评估的依据是来源于国标GB/T 40685—2021《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其中规定了数据资产的管理总则、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保障要求。2021年10月11日发布,2022年5月1日开始实施。
其中,明确提到数据资产评估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和综合评估法。
市场法是把相对成熟的市场近期成交的类似参照系价格作为参考,并对有差异的因素加以修正,得出待估数据资产评估值。
收益法又称收益现值法,是待评估数据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和。其中,经济价值是把待评估数据资产剩余寿命期内的预期未来经济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期经济价值,从而确定其价值。
成本法是以数据资产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劳动消耗为基础,以成本费用来反映数据资产的价值大小。
综合评估法是在以上三种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的累计价值。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成本法和收益法,接下来我将重点讲解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技巧。
成本法是基于形成数据资产的成本来评估其价值,比较适合尚未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优质数据资产,例如数据平台的搭建,其投入可以按照成本,以“无形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
其优势是操作简单,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计量,完全符合现有会计准则。
其劣势是没有考虑未来收益,根据历史投入成本评估价值往往较低,且没有想象空间。
怎么办呢?我们看回成本法的定义:“以数据资产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劳动消耗为基础,以成本费用来反映数据资产的价值大小。”也就是说数据的采集、加工、应用中产生的所有人工成本费用都可计入数据资产,这其实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不光是系统建设成本、维护费用可以计入数据资产,所有在IT系统中录入数据的人,运营系统的人,其工资、社保等费用都可算作资产。举个例子,办公室里的录单员,设计院里的工程师,生产线上的质检员,门店里的店长等等,但凡能在系统中留下数据的人,他们的费用都可以入表。有人说,录入数据的人并不是全天都在录入数据呀,没关系,我们就以工时来计算,一天中有多少工时在在操作系统就算多少费用。而且这个费用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也就是说每天都在增加数据资产,累积下来其实是不少的。
收益法是通过预计数据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来评估其价值,比较适合已经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数据产品,例如某数据产品参考合同价或数据资产交易所评估价,以“存货”计入资产负债表。
其优势是数据产品的价值评估充分考虑了未来商业价值和收益,尤其针对优质数据产品,可形成更加高价值且合理的价值评估。
其劣势是在会计计量与核算过程中,需要进行路径设计,如通过数据产品交易、无形资产作价股权投资等手段,确保会计入表合规。
要特别注意的是,收益法评估出的数据资产在没有发生实际交易之前,是不能入表的,只能作为表外资产放在那里。有人会说不能入表,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有价值了,这些表外资产可以做股权投资,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质押给金融机构,可以发债,为企业带来增量的融资贷款。
好了,欢迎关注微谷解码站,带您用专业的眼光解码数字经济。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我会免费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