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工第6版】第5章 网络互联⑥
目录
■ 路由协议
▲路由表
▲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 静态路由配置
◎ 默认路由配置
◎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特点
◎ 等价路由和浮动路由
▲ 路由协议分类
▲ 路由协议RIP
本章重要程度:☆☆☆☆☆
■ 路由协议
▲路由表
什么是路由?
当路由器(或其他三层设备)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会查看数据包的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并在路由表中进行查找,在匹配到最优的路由后,将数据包扔给该路由所指出接口或者下一跳。
路由器工作原理
建立并维护路由表RIB
直连路由:路由器本地接口所在网段。
静态路由:手工配置的路由条目。
动态路由:路由器之间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
根据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查看路由表
- ※路由的优先级
迭代路由
记忆妙招:不能直达,要换乘。
IP路由查找的最长匹配原则
示例
◎ 真题
如果路由优先级为15,则(22)。
A.这是一条静态路由
B.这是一台直连设备
C.该条路由信息比较可靠
D.该路由代价较小
解析:如果路由优先级为15,代表IS-IS协议,该路由信息比较可靠。
◎ 真题
路由信息中不包括(16)
A.跳数
B.目的网络
C.源网络
D.路由权值
◎ 真题
路由条路Flag中带R的表示迭代路由,迭代路由不论有多少出接口和下一跳,仅统计为1条路由。
▲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手工配置方式,为路由器创建静态路由表项。
◎ 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关联下一跳IP的方式)
[Router] ip route-static 网络号 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静态路由的配置(关联出接口的方式)
[Router] ip route-static 网络号 掩码 出接口
静态路由的配置(关联出接口和下一跳IP的方式)
[Router] ip route-static 网络号 掩码 出接口 下一跳IP地址
配置示例:
[R1] ip route-static 192.168.100.0 255.255.255.0 192.168.12.2
[R1] ip route-static 192.168.200.0 24 192.168.13.2
注意:通信是双向的,因此要留意往返流量(的路由);路由行为是逐跳的,因此需要保证沿途每一台路由器都有路由。
◎ 默认路由配置
R1配置一条默认路由指向网络的出口。
[R1]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2
或者
[R1] ip route-static 0.0.0.0 0 192.168.12.2
◎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特点
静态路由
- 配置简单 手工配置,可控性高 节省网络带宽
- 网络大,工作量大,比如配置1000条静态路由
- 网络故障,无法响应拓扑动态变化
默认路由
-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走投无路的选择
- 配置简单,简化管理
- 降低路由CPU、内存资源
- 用处:网络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
◎ 等价路由和浮动路由
等价路由:前往该目的网段的IP报文路由器会通过所有有效的接口、下一跳转发,这种转发行为被称为负载分担。
浮动路由:主用路由的备份,保证链路故障时提供备份路由。主用路由下一跳可达时该备份路由不会出现在路由表。
◎ 真题
网络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反馈互联网业务变慢,网络管理员发现NGFW和Core之间下行带宽长时间利用率100%,计划利用空间的干兆端口,在NGFW和Core之间增加一条链路,实现链路带宽扩容以解决网络故障,网络管理员规划以下两种扩容技术方案:
方案一:原有链路不变,两台设备之间新增链路采用新的互联地址,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形成(等价路由),从而实现两条链路的流量负载。
方案二: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将原有链路和新增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逻辑链路,实现链路带宽的提升。为防止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乱序,可采用(基于流的)负载机制,保证同一数据流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转发。
▲ 路由协议分类
路由协议分类方式:按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分类、按内部网关和外部网关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一般基于Bellman-Ford算法,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Dijkstra算法(也叫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 真题
以下关于路由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23)。
A.路由协议是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B.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C.路由协议是一种允许数据包在主机之间传送信息的协议
D.路由器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协议学习网络的拓扑结构
解析:路由协议主要运行在路由器或其他三层设备之间,用来传递路由信息。只有OSPF这类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可以学到网络拓扑,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能学习网络拓扑结构。如果没有C,可以选D。
▲ 路由协议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华为设备上路由优先级为100。
计算跳数:最大15跳,16跳不可达,一般用于小型网络。
几个时钟:30s周期性更新路由表(Update Timer,更新定时器:30s)、180s无更新(无效/老化定时器Age Timer:180s)表示不存在、300s(5 min)删除路由表。垃圾收集定时器(Garbage-collect Timer):120s。
支持等价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使用UDP 520端口。
- ※RIPv1与RIPv2对比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使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并不了解网络的拓扑。该路由器只知道:自身与目的网络之间的距离。应该往哪个方向或哪个接口转发数据包。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特点
周期性地更新(广播)整张路由表。
- 距离Distance一多远
- 矢量Vector—哪个方向
RIP路由的度量值
RIP以跳数作为度量值,虽然简单,但事实上不科学。
如何查看RIP路由的度量值?
[R1]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路由优先级
RIP防环机制
①最大跳数:当一个路由条目发送出去会自动加1跳,跳数最大为15跳,16跳意味着不可达。
②水平分割:一条路由信息不会发送给信息的来源。
③反向毒化的水平分割:把从邻居学习到的路由信息设为16跳,再发送给那个邻居。
④抑制定时器和触发更新也可以防止环路。
◎ 真题
在RIP协议中,默认的最大度量值是()跳,除了设置最大度度量值外,还可以采用()防止路由环路。
A.15 B.16 C.32 D.64
A.水平分割和垂直翻转
B.水平分割和路由毒化
C.垂直翻转和路由毒化
D.垂直翻转和毒化逆转
至此,本文分享的内容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