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多相电机驱动控制学习(1)——基于双dq坐标系的六相PMSM驱动控制

1.引言

最近想学习一下多相电机。想从相对简单的开始吧,先学一个基于双dq的六相PMSM驱动控制(考虑中性点隔离以及不隔离的情况,即考虑是否有零序电流回路),后面有时间再学学基于VSD的六相PMSM驱动控制。

本篇知乎的参考文献:

[1]李志坚. 对称六相电机驱动系统的相电流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24.

[2] W. Ko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Harmonic Current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ix-Phase DC-Biased Vernier Reluctance Machine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vol. 54, no. 6, pp. 5843-5855, Nov.-Dec. 2018.

2.多相电机的优点[1]

优点1:当电机功率保持不变时,多相电机的多个桥臂具有分散承担电机功率的功能。同时多相电机在设计上可以更好利用磁场和电流,通常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在相同的尺寸和重量下,多相电机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

优点2:电机相数的增加会增加空间谐波阶次,这样可以能够降低电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和噪声,提升调速系统的稳态运行性能。

优点3:多相电机在稳态运行时具有更高的容错性。传统三相电机发生缺相故障时,大多都无法实现自启动。多相电机由于相冗余,当一路或者多路发生故障时,只要正常运行相数不少于三相系统都可正常降频运行无需停机重组,结合适当的容错控制策略都可以保证电机稳定运行。因此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下,多相电机特具有显著优势。

优点4:桥臂的增多和可选择绕组结构类型的增多使得电机控制更加灵活,对不同绕组结构下的电流控制、故障诊断以及容错性能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可研究性,同时拓展了多相电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可选择性(例如多相电机驱动相对于三相电机驱动更容易实现共模电压抑制)。同时,桥臂的增多丰富了调制策略中矢量的选择,电机相数的增加,可选择的电压矢量也呈 2 的幂次增长。

3.六相电机的分类及其控制自由度[1]

本篇知乎学习的是对称六相电机,相邻绕组之间互差60度。

再从中性点是否隔离来分,又可分成中性点隔离型(即上图N1-N2断开)以及中性点连接型(即上图N1-N2连接)。

对于中性点隔离型,对称六相电机可以看作两套三相绕组,每套三相绕组是2个控制自由度,所以加起来就是4个控制自由度。如下图所示,电流环需要四个电流调节器即可控制六相电机的电流。

对于中性点连接型,对称六相电机在原有地4个控制自由度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零序回路,电机会出现零序电流。所以一共是5个控制自由度。如下图所示,电流环需要5个电流调节器才可控制六相电机的电流。

4.基于双dq坐标系的六相电机驱动

4.1双dq坐标系[1]

双dq坐标系,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两个dq坐标系对六相电机进行驱动。如前面展示的六相电机绕组分别可以看出,两套三相绕组互差60度,所以在坐标变换的时候,要注意两套绕组坐标变换角度也是互差60度。

六相电机在双dq坐标系下的电机数学模型如下:

4.2零序回路模型[1][2]

当六相电机的中性点N1-N2连接在一块时(拓扑示意图如下,参考文献[2]),电机便会出现零序电流。

考虑零序回路的六相电机电压方程如下:

同时,由于永磁体一般会存在三次谐波反电势,三次谐波反电势会和零序电流作用产生谐波转矩脉动。(永磁体由于设计的原因,通常都是会有比较大的三次谐波的,可以看看我这篇知乎贴的反电势波形)https://zhuanlan.zhihu.com/p/1905565017463558402https://zhuanlan.zhihu.com/p/1905565017463558402

4.3 Simulink建模

知道电机的数学模型,即可根据数学模型搭建simulink模型。搭建的电机本体模型如下:

4.4逆变器调制部分

(1)中性点隔离型——此时不需要考虑零序回路,两套绕组可分别采用SVPWM进行调制。

(2)中性点连接型——此时需要考虑零序回路,两套绕组需要根据零序电压参考值进行零序电压的分配,以控制零序电流。类似于下图的紫色方框内容(参考文献[2])。

5. 中性点隔离型对称六相电机的仿真验证

仿真中采用的控制框图如下:

电机参数如下:

仿真工况:初始电机转速为500r/min,0.25s前的参考转速设置为1500r/min,0.25s后设置为600r/min;0.15s前负载为10Nm,0.15s时突加10Nm负载。

5.1无死区情况下的仿真波形

整体仿真波形如下:

放大图如下:

从放大图看出,六相电流之间每相互差60度,符合理论。

双dq坐标系下的电流跟随情况如下,稳态时能实现id=0控制,且动态过程中iq1和iq2都能有效跟踪参考电流。所以仿真搭建的控制回路没啥问题。

5.2有死区情况下的仿真波形

双dq坐标系下的电流跟随情况如下,d轴电流开始出现明显谐波电流。

第一套绕组A相电流在600r/min情况下的FFT分析:

第二套绕组A相电流在600r/min情况下的FFT分析:

由此可见,两套绕组的相电流都出现了明显的5、7、11、13次谐波电流,说明仿真的死区模块搭建无误。

6. 中性点连接型对称六相电机的仿真验证

仿真中采用的控制框图如下:

电机参数如下(三次谐波磁链设置为基波磁链的3%,零序电感设置为1.5mH):

仿真工况:初始电机转速为500r/min,0.25s前的参考转速设置为1500r/min,0.25s后设置为600r/min;0.15s前负载为10Nm,0.15s时突加10Nm负载。

6.1无零序电流闭环控制下的仿真波形

整体仿真波形如下:

放大图如下:

dq0电流的跟随性能:

第一套绕组A相电流在600r/min情况下的FFT分析:

第二套绕组A相电流在600r/min情况下的FFT分析:

从FFT分析结果来看,无零序闭环的情况下,中性点连接型对称六相电机会出现零序电流,这部分零序电流在相电流中的表现为3次谐波电流、9次谐波电流、15次谐波电流。

对于3次谐波电流,一部分由永磁体三次谐波反电势产生,一部分由逆变器非线性产生;9次谐波电流以及15次谐波电流均由逆变器非线性产生。

此外,如果两套三相绕组均采用传统三相的SVPWM,由于SVPWM相当于在三相正弦参考电压中注入了三角波零序电压,因此零序回路还会存在由SVPWM产生的三次谐波电流和九次谐波电流。

6.2有零序电流闭环控制下的仿真波形

我这里在零序回路加入3、9次谐波的PIR控制,同时在dq轴加入6、12次谐波的PIR控制。

整体仿真波形如下:

放大图如下:

dq0电流的跟随性能:

第一套绕组A相电流在600r/min情况下的FFT分析如下。从FFT分析结果来看,加入零序闭环以及dq电流的谐波抑制后,电流THD由零序电流闭环前的11.67%下降至2.30%,相电流的3、5、7、9、11、13次谐波电流均被有效抑制。

此时电机还有2%左右的15次谐波电流,这是由于逆变器非线性产生的,如果想进一步抑制这部分谐波,可以再加上一个谐振调节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7. 总结

本篇文章展示了中性点隔离型以及连接型对称六相PMSM的数学模型以及仿真结果。后续再学习VSD,看看VSD和双dq有什么区别。


仿真模型已经上传X鱼,有需要可X鱼联系。

http://www.xdnf.cn/news/9314.html

相关文章:

  • C++23 新成员函数与字符串类型的改动
  • 算法竞赛中的基本数论
  • 实时技术对比:SSE vs WebSocket vs Long Polling
  • 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农村电压越限,如何处理?
  • Vue中van-stepper与input值不同步问题及解决方案
  • 如何将联系人从 Android 传输到 PC(正确步骤)
  • 哈尔滨云前沿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
  • influxdb时序数据库
  • 如何制作全景VR图?
  • Linux基础I/O【文件理解与操作】
  • nt!MiInitializeSystemCache函数分析之PointerPte->u.List.NextEntry的由来
  • 深度解析 K8S Pod 控制器,从原理到企业实践
  • [ Qt ] | 常见控件(二): window相关
  • 字符串day7
  • 线上 VR 展会:独特魅力与显著特质
  • 新增 git submodule 子模块
  • 安全接口设计:筑牢对外接口的安全防线
  • 企业im怎么选? BeeWorks -安全的企业内部通讯软件
  • 设计模式-单一职责原则
  • (14)JVM弹性内存管理
  • 【自用资源分享】Protocol Buffers 构建脚本: 支持生成 ​C++、Go、Python、Java 的 Protobuf 和 gRPC 代码
  • Leetcode-5 好数对的数目
  • 全局事务标识符
  • SPSS跨域分类:自监督知识+软模板优化
  • Ubuntu 下搭建ESP32 ESP-IDF开发环境,并在windows下用VSCode通过SSH登录Ubuntu开发ESP32应用
  • WordPress免费网站模板下载
  • 【C++】小知识点
  • 【MySQL】第11节|MySQL 8.0 主从复制原理分析与实战
  • 线下陪玩app小程序 陪玩同城搭子系统开发;
  • 【NLP基础知识系列课程-Tokenizer的前世今生第四课】生物信息中的 Tokenizer 策略:如何切开一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