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使用DDR4控制器实现多通道数据读写(十三)

一、概述
在上一章节中使用仿真简单验证了interconnect的功能,使用四个axi4的主端口同时发起读写命令,经过interconnect后,将这些读写指令依次发给ddr4控制器。Ddr4控制器响应后再依次将响应发送到各个通道。从而实现多通道读写ddr4控制器的功能。
本章节继上一章节来概述实现的具体过程。

测试功能模块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测试模块说明
通道0测试模块接口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测试模块代码
module chnl_test_0(
input wire chnl_clk_0,
input wire chnl_rst_0,
//wr
output reg wr_start_0,
output reg [31:0] awaddr_in_0,
output reg [7:0] awlen_in_0,
output reg [511:0] wdata_in_0,
input wire wvalid_0,
input wire wready_0,
input wire [31:0] awaddr_cnt_0,
input wire wr_busy_0,
//rd
output reg rd_start_0,
output reg [31:0] araddr_in_0,
output reg [7:0] arlen_in_0,
input wire [511:0] rd_data_0,
input wire rd_en_0,
input wire [31:0] araddr_cnt_0,
input wire rd_end_0,
input wire rd_busy_0
);

reg [31:0] clk_cnt;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clk_cnt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9) begin
clk_cnt <= clk_cnt + 1;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wr_start_0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0) begin
wr_start_0 <= 1;
end
else begin
wr_start_0 <= 0;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awaddr_in_0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0) begin
awaddr_in_0 <= 0;
end
else begin
awaddr_in_0 <= 0;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awlen_in_0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0) begin
awlen_in_0 <= 'd127;
end
else begin
awlen_in_0 <= 0;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wdata_in_0 <= 0;
end
else if (wr_busy_0 == 0) begin
wdata_in_0 <= 0;
end
else if (wvalid_0 && wready_0) begin
wdata_in_0 <= wdata_in_0 + 1;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rd_start_0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9) begin
rd_start_0 <= 1;
end
else begin
rd_start_0 <= 0;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araddr_in_0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9) begin
araddr_in_0 <= 0;
end
else begin
araddr_in_0 <= 0;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hnl_clk_0) begin
if (chnl_rst_0) begin
arlen_in_0 <= 0;
end
else if (clk_cnt == 'd999) begin
arlen_in_0 <= 'd127;
end
else begin
arlen_in_0 <= 0;
end
end

endmodule
测试模块说明:
1、产生写开始标志:
使用计数器来触发读写开始标志,计数器计数到’d1000时停止计数。当计数器计数到’d990时产生写开始标志。
2、产生写起始地址:
与写开始标志同时产生。写地址可以为0,或者为64的整数倍,因为每个数据都需要64个地址来存储,ddr4的地址空间为4GB,使用64的整数倍作为起始地址,这样当写到ddr4的最后一个地址空间时,可以将完整的512位数据存储进去。如果将随意的地址作为写起始地址,当写到ddr4的最后一个地址空间时,不足以将完整的512位数据放进去。最后一个512位数据的地址空间不足64位,还需要使用掩码来将数据分开,而被掩掉的数据还需要写进ddr4的低位空闲地址中。这样不仅写入数据难度增加,后期读取数据的时候也不方便。所以使用64的整数倍作为起始地址,这样当ddr4写到最后的地址空间时,512位的数据也正好可以存储进去。
3、产生写长度:
与写开始标志同时产生。ddr4支持最高256突发长度.输入的写长度值最高为255。在测试代码中给的是127,写入128个数据。
4、产生读开始标志:
为了可以读出写入的数据,所以产生读开始标志时刻相比写开始标志晚几个时钟周期,当计数器计数到’d999时产生读开始标志。
5、产生读起始地址:
与读开始标志同时产生。我们的目的时将写入的数据读出来,所以读起始地址与写起始地址相同。
6、产生读长度:
与写开始标志同时产生。读长度与写长度相同。

以上为通道0的测试代码,与另外三个通道的测试代码大同小异,需要注意的是起始地址不要与其他通道冲突,不然在同一地址下,后写入的数据会将先写入的数据覆盖,导致读出该地址的数据为后写入的数据。例如通道0从地址0开始写入128个数据,那么本次写突发后,地址增加到64*128=8192,那么其他通道的读写地址应该避免在0-8192区间。

三、章节总结
本章节概述了测试模块的代码说明,详细讲解了如何产生读写信号,和突发地址和突发长度的注意事项。下一章节再继续讲述与interconnect交互的axi读写模块。
本文章由威三学社出品
对课程感兴趣可以私信联系

http://www.xdnf.cn/news/8438.html

相关文章:

  • DAO模式
  • DEBUG设置为False 时,django默认的后台样式等静态文件丢失的问题
  • 新能源汽车滑行阻力参数计算全解析:从理论推导到MATLAB工具实现
  • macOS 安装 PostgreSQL
  • 基于大模型的股骨干骨折全周期预测与诊疗方案研究报告
  • 可视化大屏全屏后重载echarts图表
  • JUC并发编程1
  • MyBatis 笔记:parameterType、resultType 与 resultMap 的区别详解
  • Android 网络全栈攻略(四)—— 从 OkHttp 拦截器来看 HTTP 协议一
  • 146. LRU Cache
  • Anthropic公司近日发布了两款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Claude Opus 4与Claude Sonnet 4
  • 矩阵:线性代数在AI大模型中的核心支柱
  • 深入解析MySQL中的HAVING关键字:从入门到实战
  • Docker 与 Kubernetes 部署 RabbitMQ 集群(二)
  • C++ 忘掉std::cout吧,fmt和spdlog的结合
  • 达梦数据库-报错-01-[-3205]:全文索引词库加载出错
  • paddle 打包代码 ocr
  • 国产高云FPGA实现MIPI视频解码+图像缩放,基于OV5647摄像头,提供Gowin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 04-jenkins学习之旅-java后端项目部署实践
  • 攻略生成模块
  • python邮件地址检验 2024年信息素养大赛复赛/决赛真题 小学组/初中组 python编程挑战赛 真题详细解析
  • C++---vector模拟实现
  • 黑马点评-实现安全秒杀优惠券(使并发一人一单,防止并发超卖)
  • Java桌面应用开发详解:自制截图工具从设计到打包的全流程【附源码与演示】
  • LVS + Keepalived + Nginx 高可用负载均衡系统实验
  • 详解Mysql的 Binlog、UndoLog 和 RedoLog
  • 「金融证券行业」 如何搭建自己的研发智能管理体系?
  • Linux 操作文本文件列数据的常用命令
  • @Column 注解属性详解
  • 【Nature子刊聚焦:超构表面多维调控与AI驱动的设计革命 ——2024-2025年超构表面领域突破性进展速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