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nx DSP48E2 slice 一个周期能做几次float32浮点数乘法或者加法?如果是fix 32定点数呢?
Xilinx DSP48E2 slice 一个周期能做几次float32浮点数乘法或者加法?如果是fix 32定点数呢?
了解 DSP48E2 Slice 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其设计目的
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了解 DSP48E2 Slice 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其设计目的。DSP Slice 主要包含高性能的乘法器、加法器/累加器 (ALU) 以及相关的预加器、寄存器和控制逻辑,专门用于优化数字信号处理和高性能计算中的常见运算,尤其是乘法和加法/累加操作。
1. float32 浮点数运算 (单精度浮点)
一个标准的 DSP48E2 Slice 无法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 float32 浮点数乘法或加法。
原因:
- 复杂性: 浮点数运算,无论是乘法还是加法,都比定点数运算复杂得多。它涉及指数的处理(加法、减法)、尾数(Mantissa)的处理(乘法、加法)、结果的归一化、舍入等多个步骤。
- 硬件资源: 一个 DSP48E2 Slice 内部的乘法器和 ALU 是为定点运算设计的,虽然它们可以作为构建浮点单元的“积木”,但单个 Slice 不包含完成一个完整 float32 运算所需的所有硬件(如专门的指数处理逻辑、复杂的归一化和舍入逻辑)。
- 实现方式: 在 FPGA 中实现 float32 运算通常需要:
- 多个 DSP48E2 Slice: 组合多个 Slice 的乘法器和 ALU,以及大量的逻辑资源 (Logic Fabric)。
- 流水线 (Pipelining): 即使使用了多个 Slice,浮点运算通常也会被分解成多个阶段,并在多个时钟周期内完成,形成一个流水线。这样虽然单次运算的延迟较高(需要多个周期),但可以实现单周期吞吐量 (Single-Cycle Throughput),即每隔一个周期就能输出一个结果,从而达到很高的性能。
结论: 一个 DSP48E2 Slice 不能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 float32 乘法或加法。实现 float32 运算需要多个 DSP Slice 和逻辑资源,并且通常是流水线化的。
2. fix32 定点数运算 (32位定点)
-
fix32 定点数乘法:
- 一个标准的 DSP48E2 Slice 通常无法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 32x32 位定点数乘法。
- 原因: DSP48E2 Slice 的主要乘法器是固定大小的,典型的配置支持 27x18 位的乘法,或者通过拼接输入端口支持其他大小(如 27x27 或 48x18 的部分操作)。虽然它可以通过内部逻辑或组合多个 Slice 来实现更大的乘法,但一个 32x32 位乘法通常需要:
- 多个 DSP48E2 Slice: 将 32x32 位的乘法分解成几个较小的乘法(例如 16x16 或 27x18),然后在逻辑资源中组合结果,这会用到多个 Slice。
- 多个周期: 或者在单个 Slice 中通过多周期的方式分步完成。
- 但是: 如果是小于其内置乘法器大小的定点乘法(例如 27x18 位),那么一个 DSP48E2 Slice 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完成。
-
fix32 定点数加法/减法:
- 一个标准的 DSP48E2 Slice 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个 32位的定点数加法或减法。
- 原因: DSP48E2 Slice 内部有强大的 ALU,它可以处理来自乘法器或直接输入端口的数据,并执行加法、减法、逻辑运算等。这个 ALU 的位宽足够支持 32位或更宽(通常是 48位或以上)的加法/减法操作。
结论:
- fix32 乘法 (32x32): 一个 DSP48E2 Slice 不能在一个周期内完成。需要多个 Slice 或多个周期。
- fix32 加法/减法 (32位): 一个 DSP48E2 Slice 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完成。
总结表格:
运算类型 | 数据类型 | 单个 DSP48E2 Slice 在一个周期内完成? | 备注 |
---|---|---|---|
乘法 (Multiplication) | float32 | 否 | 需要多个 Slice 和逻辑资源,通常是流水线实现。 |
加法 (Addition) | float32 | 否 | 需要多个 Slice 和逻辑资源,通常是流水线实现。 |
乘法 (Multiplication) | fix32 (32x32) | 否 | 需要多个 Slice 或多个周期。但可以单周期完成小于其内置乘法器大小的乘法。 |
加法/减法 (Add/Sub) | fix32 (32位) | 是 | 利用内部强大的 ALU。 |
因此,DSP48E2 Slice 是定点运算(尤其是乘加运算)的强大加速器,并且是构建浮点运算单元的基础块,但单 Slice 的功能有其限制,无法独立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复杂的浮点或大位宽定点乘法。
峰值性能计算
如何用 360 个 DSP48E2 Slice 计算 FPGA 板卡的峰值性能(FLOPs for float32, OPs for fix32)。理解这一点需要区分 单个运算的延迟 (Latency) 和 系统的吞吐量 (Throughput),对于峰值性能计算,吞吐量是更关键的指标。
核心概念回顾:
- 延迟 (Latency): 完成一个独立的运算需要多少个时钟周期。
- 吞吐量 (Throughput): 在每个时钟周期内,系统能够开始或完成多少个运算。峰值性能通常指的是在持续输入数据的情况下,系统的最大吞吐量乘以工作频率。
1. float32 浮点数运算的峰值性能
-
单个运算的延迟 (Latency): 正如之前所说,一个完整的 float32 乘法或加法无法在一个 DSP48E2 Slice 中一周期完成。通过组合多个 DSP Slice 和逻辑资源,一个 float32 运算(例如乘法或加法)通常需要 多个 时钟周期才能完成。具体的周期数取决于实现细节(例如,Vitis HLS 生成的流水线深度)。一个典型的 float32 乘法或加法可能需要 3-8 个或更多周期。一个 Fused Multiply-Accumulate (FMA,
a*b + c
) 运算可能需要更多周期。- 所以,“几个周期能做 1 次运算”指的是这里的延迟,这个数字是大于 1 的。
-
系统的吞吐量 (Throughput): 虽然单个运算有延迟,但为了实现高吞吐量,FPGA 中的浮点单元通常是深度流水线化 (Deeply Pipelined) 的。这意味着,即使一个运算需要 N 个周期完成,只要有连续的数据输入,流水线可以在每个周期接收一个新的运算,并在每个周期输出一个结果。这样,一个浮点运算单元(由多个 DSP 和逻辑组成)可以实现 1 个运算/周期 的吞吐量。
-
利用 360 个 DSP 计算峰值 FLOPs:
- 峰值性能取决于我们能用这 360 个 DSP 和板卡上的逻辑资源构建多少个可以并行工作的浮点运算单元。
- 一个 float32 乘法单元通常需要2-4 个 DSP Slice (具体取决于精度、是否流水线等)。
- 一个 float32 加法单元通常需要 1-3 个 DSP Slice 和一些逻辑。
- 一个 float32 FMA (乘加) 单元通常需要 3-6 个 DSP Slice。
- 假设我们构建的是 float32 FMA 单元,并且每个 FMA 单元需要大约 4 个 DSP Slice(这只是一个估计,实际会变动)。
- 那么,360 个 DSP 可以构建大约
360 / 4 = 90
个独立的 float32 FMA 单元。 - 每个 FMA 单元在流水线完成后可以达到 1 个 FMA/周期的吞吐量。
- 一个 FMA (a*b + c) 通常被计为 2 个浮点运算 (FLOPs: 1乘法 + 1加法)。
- 所以,理论上,这 90 个 FMA 单元加起来,每个周期可以完成
90 * 2 = 180
个 FLOPs。 - 峰值 FLOPs/周期 = 360 / (估算的每个浮点运算所需的 DSP 数量) * (该运算包含的 FLOPs 数)。
- 如果只看乘法,假设每个 float32 乘法需要 3 个 DSP,则可以构建
360 / 3 = 120
个乘法器,峰值是 120 FLOPs/周期 (只算乘法)。如果只看加法,假设每个 float32 加法需要 2 个 DSP,则可以构建360 / 2 = 180
个加法器,峰值是 180 FLOPs/周期 (只算加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乘加混合运算,FMA 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
最终峰值 FLOPs (每秒):
峰值 FLOPs/秒 = (峰值 FLOPs/周期) * DSP 工作频率
- 例如,如果 DSP 工作频率是 300 MHz,且按 FMA 估算峰值是 180 FLOPs/周期,那么峰值性能约为
180 * 300 * 10^6 = 54 * 10^9 = 54 GFLOPs
。
-
重要注意点:
- 上面的计算是基于理论最大值,假设所有 DSP 资源都能有效利用来构建浮点运算,且逻辑资源和布线不是瓶颈。
- 实际性能还会受到数据加载/存储带宽、算法结构、具体实现(HLS 工具优化、手动设计)以及最终布线后的最高稳定频率的影响。
2. fix32 定点数运算的峰值性能
-
fix32 (32位) 加法/减法:
- 单个运算的延迟 (Latency): 一个 DSP48E2 Slice 的 ALU 可以直接完成一个 32位定点加法或减法,通常只需要 1 个时钟周期。
- 系统的吞吐量 (Throughput): 每个 DSP48E2 Slice 都可以独立地执行一个 32位加法或减法(使用其 ALU),并且是单周期完成,意味着每个 DSP Slice 的吞吐量是 1 个加法/周期。
- 利用 360 个 DSP 计算峰值 OPs: 理论上,360 个 DSP 可以同时执行 360 个独立的 32位加法或减法。
- 峰值 OPs/周期 (加法/减法) = 360。
- 最终峰值 OPs (每秒):
峰值 OPs/秒 = 360 * DSP 工作频率
。例如,如果 DSP 工作频率 300 MHz,峰值加法/减法性能约为360 * 300 * 10^6 = 108 * 10^9 = 108 GOPs
。
-
fix32 (32x32 位) 乘法:
- 单个运算的延迟 (Latency): 如前所述,一个 DSP48E2 Slice 内置乘法器不足以直接完成 32x32 乘法。一个 32x32 乘法通常需要组合 2-3 个 DSP Slice 的乘法器资源。这可能需要 1-2 个或更多 时钟周期才能完成单个运算(取决于是否跨 DSP 分解以及流水线)。
- 系统的吞吐量 (Throughput): 即使单个运算延迟大于 1 周期,通过流水线化,一个由多个 DSP 组成的 32x32 乘法单元也可以达到 1 个乘法/周期 的吞吐量。
- 利用 360 个 DSP 计算峰值 OPs:
- 假设一个 32x32 乘法需要 2 个 DSP Slice(这通常是可以通过拼接实现的一种方式)。
- 那么,360 个 DSP 可以构建大约
360 / 2 = 180
个独立的 32x32 乘法器。 - 每个乘法器流水线后达到 1 个乘法/周期吞吐量。
- 峰值 OPs/周期 (32x32 乘法) = 180。
- 最终峰值 OPs (每秒):
峰值 OPs/秒 = 180 * DSP 工作频率
。例如,如果 DSP 工作频率 300 MHz,峰值 32x32 乘法性能约为180 * 300 * 10^6 = 54 * 10^9 = 54 GOPs
。
总结来说:
-
float32 (单精度浮点):
- 单个运算延迟 > 1 周期。
- 流水线单元吞吐量 = 1 运算/周期。
- 峰值性能受限于可用 DSP 数量、构建一个浮点单元所需的 DSP 数量(例如,一个 FMA 大约需要 4 个 DSP,提供 2 FLOPs/周期),以及逻辑资源和频率。这是一个估计值,例如 54 GFLOPs (乘加混合)。
-
fix32 (32位定点):
- 加法/减法:
- 单个运算延迟 = 1 周期。
- 吞吐量 = 1 运算/周期/DSP。
- 峰值性能 ≈
360 * DSP 工作频率
(例如,108 GOPs @ 300MHz),因为每个 DSP 的 ALU 都能独立做加减。
- 32x32 乘法:
- 单个运算延迟 >= 1 周期(通常 > 1 周期)。
- 流水线单元吞吐量 = 1 运算/周期。
- 峰值性能受限于可用 DSP 数量、构建一个 32x32 乘法所需的 DSP 数量(例如,大约需要 2 个 DSP),以及频率。例如,180 GOPs (乘法) @ 300MHz。
- 加法/减法: